塔韋尼埃,B.

法國電影導演。1941年4月25日生於里昂。曾攻讀法律,後輟學從事電影新聞工作,為多家刊物撰寫評論文章。與人共創尼克爾-奧代翁電影俱樂部,併合著有《美國電影三十年》(1972)等書。1974年開始獨立拍片,根據小說改編的處女作《聖保羅的鐘表匠》一經問世,便獲得路易·德呂克獎。接著,反映攝政時期社會變革的《讓節日開始吧》(1975),獲首屆愷撒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獎。1977年以後的作品涉及的多是當代題材,如住宅、醫學、工作時間、家庭關係等。在他看來,電影是對歷史、社會和習俗進行批判性和政治性思考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他雖然十分熟悉美國電影,但是依然竭力在影片中保持法國電影所固有的強調自然和富於生活氣息的特點。他的影片還有《法官和殺人犯》(1976)、《被慣壞的孩子》(1977)、《死亡的直播》(1980)、《一周假期》(1981)、《掃帚》(1981)、《鄉間星期天》(1984)等。

塔韋尼埃,B.

正文

法國電影導演。1941年4月25日生於里昂。曾攻讀法律,後輟學從事電影新聞工作,為多家刊物撰寫評論文章。與人共創尼克爾-奧代翁電影俱樂部,併合著有《美國電影三十年》(1972)等書。1974年開始獨立拍片,根據小說改編的處女作《聖保羅的鐘表匠》一經問世,便獲得路易·德呂克獎。接著,反映攝政時期社會變革的《讓節日開始吧》(1975),獲首屆愷撒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獎。1977年以後的作品涉及的多是當代題材,如住宅、醫學、工作時間、家庭關係等。在他看來,電影是對歷史、社會和習俗進行批判性和政治性思考的一個強有力的工具。他雖然十分熟悉美國電影,但是依然竭力在影片中保持法國電影所固有的強調自然和富於生活氣息的特點。他的影片還有《法官和殺人犯》(1976)、《被慣壞的孩子》(1977)、《死亡的直播》(1980)、《一周假期》(1981)、《掃帚》(1981)、《鄉間星期天》(1984)等。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