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山中學

堯山中學

堯山中學是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將軍1934年創辦的,是陝西省首批確定的十所重點中學之一。學校現占地158畝,建築面積35000平方米,59個教學班,學生4000餘人。2004年被認定為陝西省標準化高中,2012年被陝西省教育廳命名為陝西省示範高中,是蒲城縣唯一一所省示範高中。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我愛堯園我愛堯園

蒲城縣堯山中學是蒲城籍的愛國將領楊虎城創辦的一所具有光榮歷史和優良傳統的

省級重點中學,位於蒲城縣堯山路中段,中心廣場北500處,無論在渭北、在陝西,還是在中國的現代教育史上都具有特別意義。校址原為蒲城堯山書院、金兀朮紫禁城的舊址。勿幕圖書館是關中地區最早的一座現代化鋼筋水泥建築,系楊將軍為紀念蒲城籍的西北辛亥革命領袖井勿幕所建,由楊虎城部下、毛主席親家孔從周將軍題字,也是當地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挺拔的雪松,象徵著堯山人堅毅不拔的品質。挺拔的雪松,象徵著堯山人堅毅不拔的品質。
新教學樓前綠草茵茵新教學樓前綠草茵茵

恢復聯考三十年里,學校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各項改革不斷深入,教育教學質量一直名列全市、全省前茅,受到了全社會的好評。堯山中學是一所三秦名校,是渭北教育的一面旗幟。

走進21世紀,學校進行了八大工程建設,建成並投入使用的有現代化教學大樓(6600平方米)

堯中辦公樓堯中辦公樓

、學生食堂(3000平方米)、學生公寓樓(6700平方米)、青少年活動中心樓(3502平方米)、教師餐廳、浴池等;整修了所有建築物,以國家I類標準裝備了各部(室);建成完善了微機室、電子備課室、資料室和校園網路;還投資數百萬元,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興建了堯馨園、思遠園、時代科技園、文化牆等,辦學條件得到了極大的改善。學校原建築面積不足20000平方米,現在增加為43415.5平方米,辦學規模也由原來的36個班發展為72個班,在校學生達到5000餘人,一舉通過了省上省級標準化高中驗收。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很大程度在於第一線教師的素質。學校從抓教師隊伍的建設著手,致力於打造一支適應現代教育要求的優秀師資隊伍。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模式,教學中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綠意盎然校園春綠意盎然校園春

在課堂上,學校要求教師刻意創設問題的情景,積極引導學生對事物進行分析比較, 培養概括和判斷推理、綜合的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求教師掌握教材體系、基本內容及其內在聯繫,抓住主線,明確重、難點,搞清疑點,把握關鍵。精心設計教案。各教研組堅持單周備課,雙周教研活動制度。每學期開展不同形式的教學比賽已初步形成特色,它為廣大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提供了一個展示教學技能技巧的舞台。

學校教師在省、市級以上學術刊物上發表或省、市級以上學術會議上交流獲獎的論文共200餘篇。學校還十分注重課題研究,已承擔國家、省級以上課題8個、市級課題1個。教育科研課題《基於網路環境下的數學概念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研究》已被國家課題專家組驗收評為優秀。

目前,學校在職在崗教師318人,專任教師235人,專任教師中有研究生、大本學歷223人,

學歷合格率為94.8%;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增至55人,中級職稱的教師增至90人。學校先後獲得“陝西省國防教育十佳先進單位”,被省教育廳表彰為“陝西省基礎教育信息化工作先進集體”、“德育先進單位”、“法治校園”、“文明示範視窗單位”、“責任目標考評先進單位”,2006年10月,又被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組織委員會、教育部命名為“北京2008奧林匹克教育示範學校”。

辦學理念

辦學理念:以人為本,育德育才並重,

一切為了學生終身發展。

校訓: 愛國 進取 求實 創新

校風: 敬業 厚德 啟智 求真

學風: 勤學 篤行 深思 精取

現任校長

堯山中學校長楊春龍堯山中學校長楊春龍

楊春龍,男,中共黨員,大學本科學歷。陝西省蒲城縣龍陽鎮人,1963年元月出生,現擔任

蒲城縣堯山中學校長,中學高級教師。

1981年7月畢業於蒲城師範;同年參加工作,81年8月至92年7月在龍陽職中、黨睦中學擔任團委書記、副主任等職務;92年8月至05年7月先後擔任堯山中學政教處副主任、主任、副書記兼工會主席、副校長等職務;05年8月至09年6月擔任黨木中學校長;09年7月經蒲城縣公開選聘擔任堯山中學校長至今。1998年被評為陝西省“學校國防教育先進個人”,2004年被評為渭南市德育工作先進個人,先後有多篇論文在省市獲獎。2010年 被評為蒲城縣“十佳校長”。

該同志擔任校長來,注重個人修養,恪盡職守,以崇高的人格魅力影響教師,以質量為生命,下大勢抓學校發展、抓教學工作,2010年聯考堯中二本上線1184人,再創歷史最高。

歷屆校長書記

詳見下表:

年代 校長 書記 備註
1934 張永敷 10月27日開學典禮
1935——1936 袁若愚
1937——1937.10 米俊生 改校名為蒲城縣堯山中學
1937.11——1939.10 關中哲
1939.11——1942 李浩
1943.01——1943.08 姬德鄰
1943.9——1946 李天培
1947——1949.5 雷在陽 5月改校名為陝甘寧邊區東府分區蒲城中學9月改名為陝西省堯山中學
1949.06——1949.09 馬生翮
1949.10——1949.12 高成齋
1950 周至仁(代)
1951——1952 周至仁
1953——1955.08 張廷棟
1955.09——1966.04 段寶珊 段寶珊 1958年改校名為蒲城縣堯山中學
1966.5——1969.11 文化大革命
1969.11——1977 蘇伯翔 蘇伯翔
1978——1981.02 扈新發 蘇伯翔 校長為革委會主任
1981.03——1982.08 林風 扈新發
1982.09——1983 林風 韓英傑
1984——1993.08 王謀盛 王謀盛 84年50年校慶
1993.9——1996.9 趙鶴禎 趙鶴禎
1996.10——2000 李濤 李濤
2000——2005 李濤 陳文浩 2004年70年校慶
2005————2009 李濤
2009———— 楊春龍

堯山中學校歌

堯山中學校歌作於1994年並使用至今,由蘇阿剛老師和語文組集體作詞,時任音樂教師閻會余作曲。詞曲富有時代精神,激勵堯中師生繼承和發揚我校光榮的歷史共創未來。歌曲為降B大調、二四拍、進行曲速度、,雄壯有力、鏇律流暢激盪、音域適中、為單樂段結構,結構簡單,主題明晰。第一樂句點名了主題和堯中的光榮歷史,第二樂句點名了學校的校訓,第三樂句唱出了學校師生們用自己行動展望未來,受到當時師生一致好評。

堯山中學校歌堯山中學校歌

著名校友

李元鼎(1879---1944),字子彝,自號漫西居士。陝西省蒲城縣荊姚鎮中街村人。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就讀期間,孫中山創建中國同盟會,李率先加入,並與井勿幕等在東京創辦《夏聲》雜誌。宣統元年(1909)回國,任西安府實業中學堂教員。同年,陝西咨議局成立,李任秘書長。1911年10月22日西安起義爆發,李任革命軍參議兼文書。陝西軍政府成立,任軍政府秘書,後又負責秘書廳事務。中華民國成立後,李任陝西軍政府教育司司長。1928年,應于右任之邀,赴南京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編纂委員會編纂,國民政府審計部副部長、部長、監察委員等職。1934年,參與楊虎城創辦堯山中學的籌備,任校董。1940年1月,擔任國民參政會華北慰勞視察團團長。1943年2月,任陝西省第二屆臨時參議會議長。詩作甚豐,有《老曼齋詩存》。

張錫極(1881-1946):堯山中學第一任校長,陝西省蒲城縣翔村陶池村人。清末求學於西安師範學堂,並參加了同盟會。辛亥革命後,任蒲城縣財政局局長,1920年,赴榆林任軍需處長。1926年,受井岳秀派遣,赴西安任陝北國民軍辦事處任處長,同時被楊虎城聘為高參。1926年4月,劉振華率土匪圍困西安期間,協助楊虎城處理日常事務,深得信任。1931年起,任陝西稅務局局長、陝西省鹽務局局長。1934年,楊虎城將軍在老家蒲城創辦堯山中學,他被吸收為校董會成員,參與捐資活動。後楊委任他主持建校工作,選擇校址,設計方案、施工、督工。期間,拆除五嶽廟廢墟時,遭士紳民眾攔阻,頗受周折。9月,堯山中學開學,他被任命為第一任校長。為了解決辦學經費問題,他受楊將軍之託,到鹹陽主持油廠創辦,接著又赴大荔、永豐一帶,購買洛河沿岸水地三千多畝,作為學田。其孫女張肖曾任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主任。

李儀祉(1882-1938):著名教育家,我國現代水利建設先驅。陝西省蒲城縣馬湖鄉富原村人,其父李桐軒為關中名儒,辛亥革命後曾任陝西省咨議局副局長、省修史局總纂、西安易俗社首任社長、劇作家。伯父李仲特為數學家,曾任同盟會陝西分會會長。李議祉8歲就讀,17歲時考中同州府第一名秀才,被推薦入涇陽崇實書院讀書,1900年入三原宏道學堂求學,與于右任結為學友。1906年和其兄李約祉同在北京京師大學堂讀書,由井勿幕介紹同入同盟會。後赴德國留學。1911年武昌起義後,回國參加辛亥革命。次年回陝,在西安與友人創辦私立三秦公學。1915年再次留德回國,應清末狀元、實業家、全國水利局總裁張謇(字季直)聘請,參與創辦我國第一所高等水利學府---南京河海工程專門學校(現河海大學),李儀祉任教務長,編寫了《水工學》(即水工建築學)、《水力學》、《水工試驗》、《潮汐論》等教科書。1922年李儀祉應楊虎城之邀,離南京回陝,任省水利局局長。1923年兼任教育廳廳長,親自籌建陝西水利道路傳習所,後改為陝西水利道路工程學校。1924年改隸國立西北大學工科,李儀祉兼任西北大學校長,還受聘在北京大學、同濟大學、南京河海工專、南京第四中山大學教授。1932年,創辦陝西水利專修班,後改為西北農學院、西北農業大學。1934年,他協助楊虎城在家鄉蒲城縣創辦堯山中學,並擔任校董。李儀祉博學多才,著述豐厚,還是一位很有造詣的詩人、劇作家,深受人民敬仰。

韓望塵(1888---1971):原名作賓,又名峻,陝西省蒲城縣東陽高閣韓家人。1911年在西安秘密加入中國同盟會,後回響“改革縣政”的號召,回蒲城縣財政局任職。曾出任蒲城高小校長。1913年赴日本留學,考入明治大學政治經濟科。1916年回國參加反袁護國運動。1918年8月出任陝西靖國軍第三路曹世英部參謀,與第三路第一支隊司令楊虎城結為摯友,遂改任楊部參謀、西安辦事處處長。1930年10月,任陝西省菸酒印花稅局局長、西安綏靖公署參議,並協助楊虎城創辦蒲城堯山中學、三原靖國國小,與友人合辦西安阿房宮電影院等。“九一八”事變後,韓熱情支持西安地區的抗日救亡運動,與武念堂等七位開明紳士被譽稱為“西安八大家”,應邀出席追悼魯迅大會。楊虎城被迫出國考察期間,任《西北文化日報》董事長,照顧楊虎城的母親及家人。韓受實業救國思想的影響,繼承父親的兩個商號,積極發展民族工業。1943年8月,韓當選為眉山筆鉛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集資發展陝西採礦業。聯合13家廠礦,在西安開積義興銀號,任銀號董事長;還先後向西安集成三酸廠、渭南象峰麵粉廠等企業和西京醫院投資入股,為陝西民族工業發展做出了貢獻。韓還參與民盟西北總支部的籌建工作,被推選為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陝西解放後被選為西安市副市長、全國人大代表、陝西省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建國會西安市主任委員、陝西省工商聯主任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任委員。“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錯誤批判,因病逝世。

張永敷:1934年任陝西省蒲城縣堯山油廠經理,堯山中學校董,受楊虎城將軍委任主持堯山中學建校。

米暫沉:陝西省渭南人。長期擔任楊虎城將軍機要秘書,1928年隨楊前往日本,1931年任陝西省民政廳科長、秘書主任,西安事變中任十七路軍總部軍法處長。1934年,受楊虎城委派,負責堯山中學籌備期間的人事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著有《楊虎城傳》一書,由鄧小平題名。

袁若愚(1903---1969):別名袁鈍,陝西省澄縣人。1930---1934年在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攻讀研究生,畢業後擔任堯山中學校長,1941---1944年任陝西省國民教育所副所長,1944---1969年曆任陝西省商業專科學校、西北大學經濟系、西北財經學院教授。

馮一航:陝西省臨潼縣人。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解放前曾任陝西省蒲城縣堯山中學教導主任、省立三原中學校長、富平師範校長、西北民盟會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陝西省教育廳副廳長;抗美援朝期間,為中國人民第二屆赴朝慰問團第二分團副秘書長。

朱茂青:西安事變期間的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曾任堯山中學教師。

趙曼青:西安事變期間的共產黨員和進步人士,曾任堯山中學教師。

何寓礎(1905---1968):又名何琪、於藻,別號雲嵯,筆名語粗、石林。陝西省長安縣人。早年家貧,1924年得友人方仲如、馮一航資助考入國立北京師範大學。1927年轉為中共黨員,奉派赴陝西綏德省立第四師範,以教員身份作掩護,從事地下工作,任中共綏德地方執行委員會委員兼組織部部長;後又赴渭南縣立中學教書,任中共渭南縣委常委兼組織部部長。1928年參加渭華起義,因反左被“開除”黨籍。1936年在堯山中學教書,並在蒲城重新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與周恩來與西安各救國團體代表的座談,當選西北教育界抗日救國大同盟第一、二屆執行委員。1937年,創辦《老百姓》。後任楊虎城部下孔從洲秘書、趙壽山司令部上校秘書,在國民黨軍隊中從事中共地下工作。1947年,進入陝甘寧邊區,歷任延安大學新聞班主任、第一副校長、中共延安大學總支部組織委員等職。1949年任西安市人民政府秘書長、黨組成員,1952年兼任西安市人民政府機關統戰委員會主任,1965年12月當選西安市政協副主席。他律己甚嚴,生活儉樸,並重視文物古蹟保護,“文化大革命”遭遊街批鬥,始終保持應有的氣節和品質。著有《中國共產黨奮鬥簡史》、《社會學講授大綱》、《國家與政治》及講義多種。

張希欽(1910年---1998年12月):原名張錫慶,河南省東明縣(今屬山東省)人,出生於農業兼手工業家庭。1923年到上海,在北洋軍閥滬護軍署通信隊當勤務兵。1927年到軍閥孫傳芳的後方留守處當公務員,1928年失業流浪。1930年考入國民黨南京軍官學校,後任察綏抗日同盟軍18師連長,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同盟軍失敗後去西安,任楊虎城軍事學校炮兵隊長,並擔任堯山中學教師。西安事變時,他任楊虎城將軍警衛營連長。1937年11月,因中共黨員身份暴露離開西北軍,赴周恩來提議設立的第二戰區民族革命戰爭戰地總動員委員會任主任參謀。保全二區部隊縮編為山西陸軍暫編第一師後,先後任參謀長、副師長。以後這支部隊編入晉綏軍區野戰軍,張希欽任晉綏軍區第八軍分區副司令員、呂梁軍區參謀長,1947年任西北野戰軍第二縱隊參謀長,參加保衛延安等戰役。1949年任第二軍參謀長、第一兵團參謀長,進軍新疆。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任新疆軍區參謀長,1955年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1958年入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學習,1960年畢業後任軍事科學院戰爭理論部副部長,1962年任部長。同年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1975年任南京軍區副司令員,1978年兼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是全國政協委員、全國人大代表,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

楊拯民(1922---1998):陝西省蒲城縣孫鎮甘北村人,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長子。1934年就讀於其父創辦的堯山中學,1938年進入延安抗大、馬列學院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米脂縣委統戰部部長、銀城市委書記、關中軍分區及延屬軍分區副司令員,大荔軍分區司令員。建國後,歷任玉門石油礦務局黨委書記、局長,西北石油管理局副局長,陝西省副省長、陝西省委書記,天津市副市長,建築材料工業部副部長,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是中共八大代表、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第二至四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至九屆全國政協常委。

同向榮(1939---):陝西省蒲城縣人。曾就讀於堯山中學,1965年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後分配在西北大學任教,先後任助教、講師、德育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等職。1980年至1981年,在北京師範大學、上海戲劇學院進修美學和傳播學。1984年10月,任陝西省廣播電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1985年12月,任陝西省廣播電視廳黨組副書記、副廳長,主持全面工作。1986年9月起任陝西省廣播電視廳黨組書記、廳長、總編輯。1993年4月調任廣播電影電視部副部長,後兼任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台長。1998年4月任國家廣電總局副局長。1999年12月離休。

曹勇進:堯山中學1960屆畢業生,1964年就讀於西北政法學院(現為西北政法大學),先後在中央直屬機關馬列主義研究院、中央政治研究室、光明日報社等從事理論研究、政策調研、報刊書籍編輯工作,曾任紅旗出版社副社長兼副總編輯,退休後被聘為《求是》雜誌特邀研究員。參加選編《馬恩列斯語錄》、《毛澤東選集》,編輯《毛澤東》傳記,參與光明日報特約評論員文章《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編務,撰寫《鄧小平在真理標準問題討論中的歷史功勳》、《愛國愛民的鄧小平》等文稿。

趙熙 (1940---):著名作家。陝西省蒲城縣人,畢業於堯山中學。現任共青團陝西省委辦公室副主任、《陝西青年》副主編、陝西省文聯黨組成員、《東方》雜誌主編、陝西省作家協會黨組書記、副主席等職。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說集:《長城魂》、《白葡萄傳說》、《十八的月亮》。長篇小說五部:《愛與夢》、《女兒河》、《綠血》、《狼壩》、大戲樓》等。

張玉峰 (1946年4月18日---):著名企業家。陝西省蒲城縣人,畢業於堯山中學。1987年下半年,自籌資金420萬元,帶領幾位同事創立方正集團。1988年任北大新技術公司副總裁,後任方正集團執行副總裁,成立方正(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7月任方正集團公司總裁,使方正集團在香港成功上市,並成立方正研究院、方正投資管理公司,同時啟動方正南方產業基地。1997年任方正集團董事長,1999年任上海方正延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被譽為“影響中關村的50個人”。

劉振偉 (1956---):陝西省蒲城縣人,畢業於堯山中學。先後任中央書記處農村政策研究室副處級研究員、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處級研究員、《農民日報》社副總編、中共安徽省滁州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農業部辦公廳副主任(正廳級)、市場與經濟信息司司長、政策法規司司長、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主要著作有《鄧小平農業思想論》(合著)、《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合著)及《農民與農村組織建設》,主編有《農業法釋義》等。

王忠民(1957---):蒲城東黨鄉人,畢業於堯山中學。1982年和1985年先後獲西北大學經濟學學士、碩士學位,後留校任教。1988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學博士學位。1991年到英國基爾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1993年2月回校1992年破格晉升為教授。199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博士生指導教師。1998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研修。2001年在中央黨校第17期中青班學習,曾任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西北大學副校長。1997年被任命為西北大學校長,曾獲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專家、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陝西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陝西十大傑出青年等榮譽稱號。後任陝西省人民政府秘書長、陝西行政學院長、省政府辦公廳主任、中共安康市委書記、全國政協委員、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

王水才: 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研究員,教授,博士導師,我國著名超快光學專家。

堯山中學堯山中學

1936年12月15日生,陝西蒲城上王東芋人,1958年畢業於陝西省堯山中學,1963年由中國科技大學核物理系五年制本科畢業,同年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從事核物理探測技術研究。1974年進入中國科學院西安光機所從事瞬態光學雷射變相管相機技術研究,1991年轉入瞬態光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一直任瞬態光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學委副主任,從事飛秒雷射技術及超快現象研究。 在近代物理所12年間,開創研究抗輻射微電子學,從製作高頻電擴散外延開始,合作研製成一套大型快中子飛行時間譜儀,在強輻射源上進行核反應中子能譜測量研究 。由於國防安全的需要,受部委指示,開創高頻電乾燥烈性炸藥研究。這是一項難度極大極其危險的研究任務,選擇了無人居住四面圍山的實驗場所。設計好研製成高頻電爐等設備,經過半年艱苦實驗,提高生產速度100多倍。將速度由原來需要1到2個小時減少到1分鐘左右。在西安光機所30多年間,以固體飛秒雷射技術為手段,承擔了國家“七五”攻關,“八五”,“九五”,“十五”國家攀登計畫 及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973”項目中的重大課題研究。研製出了鈦寶石多波長,內腔倍頻等18種超快雷射器及7種飛秒分辯光譜儀,這些雷射器和飛秒光譜儀均處於國際先進水平,有的為國內首創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理論研究了飛秒雷射器鎖模量子理論,首次創造性的研究了飛秒雷射增益動力學,並給出了飛秒雷射脈衝成長的數字解,發現了鎖模雷射器的自穩特性。瞬態光學技術的基礎是瞬態光學,其基本理論是瞬態光子學,它是研究一群有規率變化的光子集合體或是一群單光子集合體的變化過程。利用研製出的超快雷射器和以雷射穩態/瞬態為代表的飛秒光譜儀,進行飛秒雷射與物質相互作用超快現象研究;首次利用自創的雙獨立調諧飛秒分辯光譜儀等研究飛秒分子生物學超快過程及生物分子構象或結構;創新性的理論和實驗研究了光合作用激發能傳遞機理,首次給出了光系統Ⅱ激發能傳遞超快動力學物理模型。捕光天線色素分子Chla,Chlb和β-Car吸收激發光子,傳遞光能到反應中心D1-D2-Cytb559,核心天線中Chla分子和 β-Car分子傳遞光能到反應中心。理論研究分析也給出了兩種天線中不同色素分子的傳能機制及傳能時間常數,實驗數據擬合給出了每種分子的超快光譜和傳能機制以及傳遞過程中的能量損耗等特性。

四十五年來,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230餘篇,合譯《核電子學》一書,先後編著《超短雷射脈衝》和《超快雷射技術》兩本研究生教材,合作編著《雷射測量學》和《光合作用原初光能轉化過程的原理與調控》兩本巨著 及《 瞬息萬變》等六本書,榮獲省部委級及國家級科技進步獎12項。從1993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獲得為國防現代化建設作出了貢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特頒發“獻身國防科技事業”榮譽證書,及“獻身國防科技事業”獎章一枚。

王水才教授曾先後去德、美等國參加國際學術會議,進行學術交流。多年來為研究生授課,由於在培養高技術層次研究生方面作出了成績,榮獲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的”傑出貢獻教師”光榮稱號,培養出碩士、博士、博士後4 0餘人。

多年來他從事的科學技術研究深受國內外關注,由於他在瞬態光學技術、飛秒固體雷射技術、雷射條紋相機技術、光合作用機理超快動力學及超快光學現象等五個領域的傑出成就,得到世界範圍的承認,對人類社會作出了特殊突出的貢獻。1995年被美國傳記研究所列為75個國家通過的成就金牌人物,榮獲1996年度世界人民文化榮譽金獎。成為對人類社會科學技術有特殊突出貢獻的世界文化名人 。

王中林(1961---):納米科學家。陝西省蒲城縣高陽鎮人,畢業於堯山中學。1978考入西北電訊工程學院(今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並於同一年考取中美聯合招收的物理研究生,1987年獲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物理學博士。之後曾在喬治亞理工學院任多項職務,包括終身制正教授、電子顯微鏡實驗室主任、納米科學和技術中心主任等。他於2000年9月創建了喬治亞理工學院納米科學和技術中心,現任北京大學先進材料和納米技術系主任、喬治亞理工學院終身校董事講席教授、傑出講席教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