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能量平衡的建築結構抗震設計

《基於能量平衡的建築結構抗震設計》是2010年12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秋山宏。

圖書信息

作者:秋山宏 (作者), 潘鵬 (注釋 解說詞), 葉列平 (譯者), 裴星洙 (譯者)
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2月1日)
平裝: 217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302243018, 9787302243014
條形碼: 9787302243014
產品尺寸及重量: 20.8 x 14 x 1.2 cm ; 259 g

內容簡介

《基於能量平衡的建築結構抗震設計》的簡明版,避免了深奧的理論,通俗易懂,能量平衡原理能夠全面揭示建築結構抗震的機理,反映建築結構抗震的本質。基於能量平衡的建築結構抗震設計是理論上非常完備的設計方法。日本東京大學著名教授秋山宏40多年來對基於能量平衡的抗震設計進行深人系統的研究,建立了完整的計算理論和設計方法,在國際上具有重要影響。目前日本已將基於能量平衡的抗震設計方法作為與基於承載力和基於延性抗震設計方法並用的方法,並體現在日本《建築基準法》中。《基於能量平衡的建築結構抗震設計》適用於適合於從事建築結構抗震設計方法的研究人員和工程抗震設計人員學習和參考。《基於能量平衡的建築結構抗震設計》是秋山宏教授的專著。

目錄

緒論
第1章 單自由度體系的輸入能
1.1 力平衡方程和能量平衡方程
1.2 輸入能量的基本特性
1.2.1 無阻尼彈性體系的輸入能量
1.2.2 有阻尼彈性體系的輸入能量
1.2.3 彈塑性體系的輸入能量
1.2.4 能量譜的形狀
1.2.5 有效周期的概念
1.2.6 有效周期的算例
註:地面運動輸入的能量
第2章 多自由度體系的輸入能量
2.1 連續體的彈性回響
2.1.1 振型分析
2.1.2 剪下桿的算例
2.2 剪下型多層結構的彈塑性回響
第3章 結構的損傷
3.1 損傷的表達
3.2 剪下型理想彈塑性體系的基本損傷分布
3.3 最優屈服剪力係數分布
3.4 多層結構層間損傷分布規則
3.4.1 基本損傷分布規則
3.4.2 損傷集中指數
3.4.3 損傷分布算例
3.5 層間損傷分布規則
第4章 累積塑性變形和最大塑性變形
4.1 最大變形的意義
4.2 累積塑性變形與最大變形的對應關係
4.3.1 分析參數
4.3.2 理想彈塑性恢復力模型的算例
4.3.3 考慮包辛格效應的理想彈塑性型恢復力模型的算例
4.3.4 具有剛度退化型恢復力模型的算例
4.3.5 等價往復滯回次數
4.4 殘餘變形
4.5 等價線性化模型的成立條件
第5章 阻尼耗能
5.1 阻尼的概念
5.2 阻尼耗能
5.3 設計用VD譜
5.4 阻尼耗能的統一評價
5.4.1 由滯回阻尼類推黏滯阻尼
5.4.2 滯回阻尼與黏滯阻尼的耦合
第6章 基於能量平衡抗震設計方法的基本框架
6.1 抗震結構
6.2 基本公式
6.3 基本參數的確定
6.5 變形需求
6.5.1 基於的表達
6.5.2 變形量的直接表達
6.6 多層結構的有效周期
第7章 隔震結構
7.1 隔震結構的發展史
7.2 隔震結構能夠實現的原因
7.3 隔震結構的基本公式
7.4 上部結構為彈性時的隔震結構
7.5 隔震結構的優越性和今後展望
第8章 剛柔混合結構
8.1 剛柔混合結構概述
8.2 剛柔混合結構的基本公式
8.3 剛柔混合結構的可能性
第9章 有關抗震設計的補充
9.1 多層結構各層的特性
9.1.1 多層結構的層分解
9.1.2 層框架的分解與合併
9.1.3 合併框架單元的耗能能力
9.2 一般體系等效為理想彈塑性體系
9.2.1 一般恢復力特性
9.2.2 一般損傷分布準則
9.2.3 一般體系等效為理想彈塑性體系
9.4 抗震性能評估公式
9.4.1 抗震單元並列(同時發揮作用)的情況
9.4.2 抗震單元串聯(先後發揮作用)的情況
9.4.3 構件的DS值
9.4.4 梁屈服型結構的DS值
9.5 彎曲變形的影響
9.5.1 基本周期
9.5.2 彎剪型結構的總輸入能量
9.5.3 彎剪型結構的最優屈服剪力係數分布
9.6 扭轉回響
9.6.1 含扭轉變形的結構
9.6.2 總輸入能量
9.6.3 損傷預測
9.6.4 可忽略不計扭轉影響的條件
9.6.5 一般體系的損傷預測
9.6.6 多層結構的損傷集中
9.7 各種場地的能量譜
9.7.1 基於一維波動理論的分析結果
9.7.2 兵庫縣南部地震的能量譜
第10章 設計例題
10.1 概述
10.2 設計用能量譜
10.3 設計用公式及主要參數
10.3.1 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結構
10.3.2 強柱弱梁型框架結構
10.3.3 剛柔混合結構
10.4 數值算例
10.5 框架一剪力牆結構
第11章 針對地震動不可預知性的建築結構抗震設計
11.1 地震動的不可預知性
11.4 有效周期
11.5 例題
11.6 小結
11.7 補充:剛柔混合結構的抗震設計
11.7.1 剛柔混合結構的抗震性能評估公式
11.7.2 例題
11.7.3 剛柔混合結構應採用的輸入能量
11.7.4 小結
結束語
附錄恢復力模型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