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1章 基於at89c2051的電子鬧鐘
1.1 電子鬧鐘的功能與設計方案
1.1.1 電子鬧鐘的功能與設計要求
1.1.2 設計方案的確定
1.2 電子鬧鐘的硬體系統設計
1.2.1 電子鬧鐘的硬體系統框架
1.2.2 電子鬧鐘的主機電路設計
1.2.3 電子鬧鐘的顯示電路設計
1.2.4 電源設計
1.2.5 硬體電原理圖
1.3 電子鬧鐘的軟體系統設計
1.3.1 軟體系統中的主模組設計
1.3.2 基本顯示模組設計
1.3.3 當前編輯位閃爍功能的實現
1.3.4 時間設定模組設計
1.3.5 秒脈衝發生器原理與走時處理
1.3.6 12小時制與24小時制的實現
1.3.7 鬧鈴功能的實現
1.3.8 基於asm51彙編的源程式
1.3.9 基於c51的源程式
.1.4 系統的組裝與調試
1.4.1 硬體系統的組裝與調試
1.4.2 軟體調試2
1.4.3 系統實物5
1.5 電子鬧鐘系統中可以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1.5.1 溫度計功能的實現
1.5.2 基於tc77的溫度計的硬體設計
1.5.3 溫度計的軟體設計
1.6 低功耗問題及其解決思路
第2章 基於at89s8252的遠程監測系統
2.1 遠程監測系統的設計要求
2.1.1 概述
2.1.2 遠程監測系統的功能與設計要求
2.2 遠程監測系統下位機的硬體設計
2.2.1 下位機的硬體框架
2.2.2 cpu模組設計
2.2.3 人機界面設計
2.2.4 模擬量輸入通道和開關量輸入通道設計
2.2.5 modem通信接口設計
2.2.6 硬體系統電原理圖
2.3 遠程監測系統下位機的軟體設計
2.3.1 下位機的軟體框架
2.3.2 軟體主模組設計
2.3.3 採用字元點陣液晶模組的顯示模組設計
2.3.4 基於ad7705的a/d轉換模組設計
2.3.5 modem通信模組設計
2.3.6 基於軟硬體看門狗的容錯性設計
2.3.7 源程式清單
2.4 遠程監測系統的下位機樣機實物
2.5 遠程監測系統的上位機軟體設計
2.5.1 上位機軟體的設計要求
2.5.2 基於vb6.0的上位機軟體的設計
2.6 串口調試軟體及其套用
第3章 數位化調節器
3.1 數位化調節器的套用與設計要求
3.1.1 數位化調節器的套用
3.1.2 數位化調節器的設計要求
3.2 數位化調節器控制系統設計
3.2.1 數位化調節器控制系統硬體設計
3.2.2 數位化調節器控制系統軟體設計
3.3 數位化調節器顯示系統設計
3.3.1 數位化調節器顯示系統的設計要求
3.3.2 數位化調節器顯示系統的硬體設計
3.3.3 數位化調節器顯示系統的軟體設計
3.3.4 數位化調節器顯示系統源程式
3.4 數位化調節器實物
3.5 值得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第4章 基於can匯流排的汽車組合儀表指針壓裝控制器
4.1 概述
4.2 汽車組合儀表指針壓裝控制器的設計要求
4.2.1 功能與性能設計要求
4.2.2 界面設計要求
4.2.3 壓裝系統的原理示意圖
4.3 汽車組合儀表指針壓裝控制器的設計方案
4.3.1 控制器總體框架
4.3.2 人機子系統和控制子系統的通信方式
4.4 汽車組合儀表指針壓裝控制器的人機子系統設計
4.4.1 人機子系統的硬體設計
4.4.2 人機子系統的軟體設計
4.5 基於89c52的控制子系統設計
4.5.1 控制子系統的硬體設計
4.5.2 控制子系統的軟體設計
4.6 系統調試
4.6.1 分系統和分模組調試技術
4.6.2 can通信調試
4.7 汽車組合儀表指針壓裝控制器的樣機
第5章 基於89lpc932的超音波測距儀
5.1 概述
5.2 超音波測距儀的設計要求
5.2.1 設計要求
5.2.2 設計方案的確定
5.3 超音波測距儀的硬體設計
5.3.1 超音波傳送器的設計
5.3.2 超音波接收器的設計
5.3.3 基於ds18b20的溫度測量電路
5.3.4 基於p89lpc932的主機電路設計
5.4 超音波測距儀的軟體設計
5.4.1 超音波測距儀的軟體規劃
5.4.2 ds18b20的接口程式設計
5.4.3 顯示程式設計
5.4.4 距離計算及其程式實現
5.4.5 主程式與p89lpc932的初始化程式
5.4.6 源程式
5.5 超音波測距儀的樣機
參考資料
內容簡介
本書按照“完整性、公開性、實踐性、典型性”原則,主要討論了遠程監測系統、數位化調節器、汽車組合儀表指針壓裝控制器等5個智慧型系統的設計,其中4個來自生產實踐。所有系統均以51系列單片機為基礎,主要涉及ATMEL 89系列和Philips 89LPC兩個主流系列。介紹的實例,從單片機結構來說,既有單CPU系統,又有雙CPU系統;從通信匯流排來說,既有RS-232串列匯流排,又有CAN現場匯流排;從開發語言來說,所有系統均以ASM 51和C51兩種語言分別實現,並提供了完整的源程式。本書內容既有典型A/D、D/A、顯示等功能部件的設計與套用問題,又有許多作者的實踐經驗的體現及對可靠性等普遍性問題的理解。 本書內容豐富、取材典型,具有很好的實用價值,適合於從事基於單片機的智慧型儀器儀表系統開發的科技人員及高校師生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