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基塘農業是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實踐中創建的耕作經營管理制度的一種新型農業。基塘是指水塘及包圍水塘的小地塊。這種農業生產包括桑(桑樹)基魚塘、蔗(甘蔗)基魚塘、果(水果)基魚塘等類型。在珠江三角洲中部,有許多地勢低洼的地方,每逢暴雨便積水不退,後經人工改造,把窪地深挖成池塘養魚,挖出的泥土堆在四周成“基”。“基”既可在暴雨洪水時防止塘水泛濫,又可在“基”面上栽培桑樹、甘蔗、果樹等。比如,“基”上種植桑樹,桑樹可以養蠶,蠶沙投入池塘又可成為魚的餌料,魚類及微生物分解後的塘泥又成為“基”面上作物的肥料,兩者相互促進,互為利用構成基、塘互養的水陸物質循環體系,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和經濟效益,這是我國農業生產上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變不利條件為有利條件,改造自然的突出典型。基塘的形成
1、圍“海”築塘 圍“海”築塘是指將一些河涌堵塞或圈築河旁來修築成塘。早在十四世紀中期,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地區的勞動人民已經結合修建水利來“堵河築堰而養魚”了。據史料載:明中,順德縣陳村等地區的“築海為池者”,更是“輒以頃計”。圍“海”築塘的生產活動,六百多年來不斷發展,三百多年前相當盛行。《廣東新語》則說:這種“築海為池”的活動,已遍布於“廣州諸大縣村落”。後來,由於河流逐漸變狹,圍“海”築塘潛力已不大,又跟不上桑基魚塘發展的需要,因此,圍“海”築塘的生產活動就逐漸減少了[10]。2、挖田築塘 唐宋以前,珠江三角洲不少部分地區都是面臨大海,地勢低洼,水患嚴重威脅著生產和人民生活。因此,珠江三角洲人民根據地區特點,因地制宜地在一些低洼的地方,把低洼的土地挖深為塘,將泥土復於四周成基。既可收到地盡其利,又可收到降低地下水位有利生產的效果,便組成基、塘的生產形式。因這些平曠低洼地勢,挖塘蓄水養魚,不但可以發展生產,又能使挖塘的余泥填高部分地面,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水患。這是當時勞動人民改造自然,充分利用低洼地發展生產的方法之一。清中,由於受蠶桑業商品經濟的促進作用,不少窪田被改成魚塘,窪田地區變成基塘地區,南海縣的九江、順德縣的龍山、龍江等鄉,不少池塘都是挖田築成的。鴉片戰爭後,蠶桑生產畸形發展,原來已有基礎的基塘區,更大規模的挖田築塘,出現“人與魚共命,魚與谷爭秋”的情景,挖田築塘的風氣,向鄰鄉及其附近擴展,達到歷史上的高峰。可以看到,珠江三角洲的河涌密布和“地勢低洼,水潦頻仍”,是形成基塘區的基礎。圍“海”築塘和挖田築塘,是當地勞動人民改造窪地,利用自然的主要途徑[11]。
3、修築桑園圍 珠江三角洲大規模農業開發是在唐宋以後。此時,人們為防洪水,保護農田,已開始建造堤圍。據史志記載,北宋時沿江已建有堤圍十餘座。從堤圍發展趨勢看,早期的堤圍多建在珠江三角洲的上中部。建於宋代的西江、北江上的堤圍絕大多數在鶴山—南海一線西北。據《羅格圍志》載:宋代南海縣的西北部始築堤圍,最早有北江的羅格圍,這段堤圍長26005丈,捍衛農田400頃。其次是北江的大富南圍、大富北圍和西江幹流左岸的桑園圍,築堤規模較大。如桑園圍,分東、西圍,“西圍自三水飛鵝翼起至龍江河澎圍尾止”,長“萬二千餘丈,捍田千百頃”[12]。桑園圍修建於1101年至1125年,堤長14700丈,捍衛農田面積1500頃。據宣統二年(1910)《南海縣誌》載:“雍正五年(1727),桑園圍,海舟堡屬之丫基,採石修築,桑園圍修築用石自此始”。據此記載,桑園圍到清初才開始在部分基段上改用石方修築,而始築桑園圍時極可能是用泥疊成的。桑園圍是宋代位於珠江三角洲最南面的河岸堤圍,堤大且長,用泥修築;桑園圍的修築東西兩基均“遵海捍築不與水爭地”,並根據當地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和在桑園圍“下流之水較上流差四、五尺”,故築堤留口,在圍東南角的倒流港和龍江滘兩水口,“不設閘堵水”,讓圍內水及江“水從外灌入圍內,互相宣泄。”即將桑園圍修成開口圍而不築成閉口圍。據清同治十三年(1874)《南海縣誌》載:“邑內江防之最巨,無過桑園圍,形勢與它圍不同,它圍形如碗,桑園圍形如箕,東西兩堤皆從上游建瓴之地,依山築堤,從高而下,順水性,送至下流而止,而下流之水較上流差四五尺,故圍盡處,甘竹、龍江兩口,其水從外灌入圍內,互相宣洩。”[13] 築堤後,洪水泛濫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控制,珠江三角洲農田受泥沙淤積的機會也因而大為減少,地勢低洼的狀況被固定下來。據《新建南海縣桑園圍石堤碑記》載:“田之未圍堤也,大水浸之則泥沙加積焉,一年積二三分之泥沙,百年積高一二尺之田地,自有堤而田無水患,地亦不復加高。”堤圍不僅在數量上不斷增加,而且不斷地加高培厚,小圍聯成大圍,土圍改成石圍,有些地方大圍之內又建起子圍。如著名的桑園圍內就有東方子圍、五約子圍、南方子圍等.
形成條件
1地勢低平,起伏小,多窪地2河網密布降水充沛,地表積水豐富
3為熱帶亞熱帶地區,熱量充足
4當地人食物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