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癌細胞是一種變異的細胞,是產生癌症的病源,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不同,有無限生長、轉化和轉移三大特點,也因此難以消滅。
癌細胞由“叛變”的正常細胞衍生而來,經過很多年才長成腫瘤,所以使現在的癌症治療非常困難。以手術切除患部或用放射線治療後,病患仍可能有20—30%的復發率。
研究
病毒就像車子,車上的貨物是基因,但車輛需要司機控制行駛方向,如何控制車開向何處,就是靠基因改良技術。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洛杉磯加大(簡稱UCLA)華裔研究團隊的教授周正洪、吳若萍(LilyWu),和博士後研究員劉紅榮,發展以病毒攜帶改良基因當載體,追蹤或攻擊癌細胞的標靶治療方法。
洛杉磯加大分子醫學所教授吳若萍和微生物、免疫、分子基因學教授周正洪的想法是,用病毒來辨識癌細胞,先將腺病毒進行基因改造,讓病毒只有在遇到癌細胞時才產生作用,就可透過將病毒打入癌症患部或血液的方式,追蹤癌細胞擴散,或殲滅身體中的癌細胞。
周正洪的團隊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lectronmicrosocopy)拍攝吳若萍提供的樣本,在3萬1815張病毒圖片中挑出較好的樣本,以三維重建技術(3-Dreconstruction)顯示病毒的原子量級結構,讓基因改良學者可了解病毒結構,更有效的改變病毒基因。
目前(2010年9月),有部分基因改良治療已進入臨床實驗階段,但過去只能掌握病毒分子形象,這次的病毒原子形象圖可讓學者更容易改變病毒基因結構。
成果
2010年8月27日,研究成果發表於出版的“科學”雜誌。有了腺病毒原子量級的影像,可讓病毒基因的修改和試驗更有效率,為癌症治療帶來突破。未來一兩年內應該就可進入下一代的基因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