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雜桂旱1號

2002~2003年參加自治區水稻品種桂南早稻遲熟組試驗,其中2002年產量為485.3公斤,與對照特優63相當;2003年產量為454.3公斤,比對照特優63減產11.4%(極顯著)。 ①適時播種,培育壯秧,早稻2月底3月初播種,秧齡25~30天;晚稻7月初播種,秧齡20~25天。 ④早追肥,出苗後15天畝施尿素15公斤,氯化鉀8公斤,促進早分櫱早封行。

選育單位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來源:培矮64S×桂旱1號(桂D1號/桂99)

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感溫型兩系雜交水稻,在大化、柳州、南寧等地作旱稻種植,全生育期130~135天,比對照巴西陸稻遲熟14~16天;桂南早稻種植,全生育期123天左右,與對照特優63相仿。主要農藝性狀表現:株型緊束,葉挺,分櫱較強,穗大粒多,熟期轉色較好,較易落粒,每畝有效穗數15.6~18.3萬,株高87.1厘米,穗長22.1厘米,每穗總粒數151.7粒,結實率80.2%,千粒重23.9克。米質:整精米率56.2%,長寬比3.2,堊白米率16%,堊白度1.6%,膠稠度72毫米,直鏈澱粉含量21.6%。抗性表現:葉瘟、穗瘟平均2級,最高3級;苗期抗旱指數64.9(5級),穗期抗旱指數0.95(5級)。
產量表現:2003~2004年參加國家旱稻品種試驗西南組區試,其中2003年平均畝產293.14公斤,比對照巴西陸稻增產4.88%(顯著);2004年平均畝產332.59公斤,比對照巴西陸稻增產37.02%(極顯著)。2002~2003年參加自治區水稻品種桂南早稻遲熟組試驗,其中2002年產量為485.3公斤,與對照特優63相當;2003年產量為454.3公斤,比對照特優63減產11.4%(極顯著)。2002~2005年在桂中的柳州、忻城、融安、象州、興賓和桂南的邕寧、武鳴等地進行“水插旱管”試種,一般畝產400公斤左右。
栽培技術要點:1、水插旱管。①適時播種,培育壯秧,早稻2月底3月初播種,秧齡25~30天;晚稻7月初播種,秧齡20~25天。②施足基肥,及早追肥,促進早分櫱早封行。插後施用水田除草劑,插後20天停止灌溉,以後依靠自然降雨至收穫,如遇嚴重乾旱,灌水保苗。③及時防治蟲害及鼠害。2、旱播旱管。①適時播種,早稻3月上旬至中旬,晚稻7月上旬。②旱整地,耙碎耙平,開行條播,行距23~25厘米,畝施複合肥25~30公斤(N∶P∶K=15%∶15%∶15%)作基肥,畝播種量1.5公斤,浸種催芽露白,播後用耙沿行溝直耙;使種子入土3-5厘米以防鼠鳥為害。③播後灌水或噴水,使土壤充分濕潤但無水層,並施用旱地專用除草劑。④早追肥,出苗後15天畝施尿素15公斤,氯化鉀8公斤,促進早分櫱早封行。肥力差的旱地孕穗期畝施尿素3公斤作壯尾肥。追肥時土壤必須濕潤,可在降雨後進行。⑤及時防治蟲害及鼠害。
審定意見:經審核,該品種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桂中稻作區作早、晚稻和中稻地區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