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國小[溫嶺市城西國小]

城西國小[溫嶺市城西國小]

溫嶺市城西國小組建於2001年7月,並於2004年9月29日實施整體搬遷。新校占地60畝,建築面積達15500多平方米,區位優勢明顯、規劃超前、規模宏大、功能較全。現學校在編正式教師90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4人,國小高級教師40人,省名師人選、台州市名師、教壇新秀、骨幹教師及市級教學比賽獲獎計45人;省優秀教師、省春蠶獎獲得者、台州市先進教育工作者等市級以上榮譽40多人。學校現有40個班級,2400多名學生,其中國小部33班,2000多名學生;幼兒部7班,400多名幼兒。

辦學思想

學校的辦學思想“規範、發展、特色”是在幾年的發展中不斷探索、不斷反思、逐步積累而形成的,“規範”是“夯實基礎、規範行為”,對剛組建不久的城西國小來講,顯得非常必要,注重新校運作管理層面的導向;“發展”是“夯實基礎”之中的發展,更包含“自主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特色”是學校在較長一段時期的追求目標,教改實踐研究在一定區域範圍內形成了示範與輻射的功能,今後逐步向文化內涵這一深層次的品位推進。

辦學目標

區域強校、省級名校、國家級特色學校。

學校歷史

這所發展中的10周歲學校又是歷史延續悠久的學校。她的前身可追溯至民國10年(1921年3月)辦在神童門關廟裡的新文國小。1921—1945年,北洋軍閥統治時期,在中國滿布陰霾的天空中,響起一聲春雷,爆發了一場猛烈抨擊幾千年封建思想文化的啟蒙運動——新文化運動。這是“新文”國小產生的背景。1946—1948年,新文國小改為莘田鄉中心國小,27年間,學校一直辦在神童門。1949—1978年,渭川解放後的30年,該區域分屬鑒洋鄉、渭川鄉、高洋鄉,校名曾以鄉名再加中心國小,校址一直設在鑒洋。1979—1987年,溫嶺縣行政區域調整,作了新的劃分,辦在神童門的學校稱城北區渭川鄉中心國小。1988年學校遷址至下蔡。1992年8月,縣委、縣政府根據我縣撤區擴鎮並鄉後行政區域變動情況,決定調整我縣教育管理體制,撤銷區中區小,橫湖國小為城關鎮中心國小,渭川鄉中心國小取消,改為北城國小,屬城關鎮中心國小管轄。1994年2月,溫嶺撤縣設市;7月,建立太平鎮中心國小,北城國小成為該校下屬國小。

城西國小 城西國小

2001年9月,這所地處城郊結合部萬昌西路北側,原是完小性質的北城國小升格為城西街道中心國小,下轄雙橋、雙洋、馬公和向陽4所完小及附屬幼稚園。中心校10個班20位教師,師資力量十分薄弱。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陳舊,教學手段落後,整體教學水平不高。教育設施十分薄弱,校舍仍是原完小的下蔡國小,面積不到三畝。教學條件甚差,教學輔助功能室除了面積僅10平方米的圖書室,幾乎為零。地理環境的限制,加上學校自身薄弱的基礎,學生行為習慣、綜合素質各方面同周邊城鎮學校學生相比有很大差距。

教育設施

面對教育設施、師資、生源與教育環境的“四薄弱”,瞿梅福校長帶領班子及全體教職工,毅然面對“螺螄殼裡做道場”的尷尬局面,不畏艱辛、負重拼搏、團結奉獻、銳意進取,日以繼夜地苦幹加巧幹,使默默無聞的鄉村小校、弱校開始向著大校、強校跨越式發展。學校領導站在戰略發展的高度,提出了“艱苦創業,跨越發展,開創城西教育新局面”的構思,實施“夯實基礎、規範行為、凸現教改、形成特色”的策略,注重新校管理層面的導向;確定教科研工作“關注學生學習活動,探究學生活動方式”這一主題,從教學觀摩、教研周活動、業務講座、業務學習、經驗介紹、以省規課題與學科教改主題相結合、以教學案例與學生質量現狀調查、探討學生學習活動中存在普遍性與特殊性問題,開展扎紮實實的教學改革。

學校規模

2004年9月29日,學校喬遷至上林,新校占地60畝,建築面積達15500多平方米,區位優勢明顯、設計超前、規模宏大、功能較全。硬體條件的改善,為學校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與廣闊的空間。學校堅持走優質教育內涵發展之路,重視規劃與發展,重視教師專業成長,逐步打造學校品牌特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系統、全面、科學地推進各項創新性工作。2004年,提出特色化學校建設綱要性意見,重點實施“試行學校管理新體制、構建教師培訓新體系、推進校本教研新模式、拓展課程建設新渠道、最佳化常規教育新舉措”五方面特色化工作;2005年,學校進一步明確了辦學思想、辦學目標,並提出校園文化內涵的提升,實施校園文化建設五年規劃;2006年,提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學校二次騰飛”的目標與構想,實施教改實踐特色工程、學生文化提升工程、家長素質改造工程三大特色工程,學校進入自主發展軌道,並確立從建章立制向校園文化品位內涵提升轉變,從教師培訓向內化為學生綜合素質提高轉變;2007年,以“規劃·提高·一流”對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出了具體與更高的要求;2008年,提出第二輪特色化建設,從“實施別具一格的學校管理新體制、拓展科學高效的教師培訓新體系、推進示範引領的教改實踐新模式、探索內涵豐富的學生校園文化新渠道”構建學校今後五年的發展藍圖;2009年,學校以“縮短差距趕一流,敢創特色求品質”規劃第二輪三年自主發展,學校繼續保持良性的可持續發展勢頭。

管理理念

在規劃與實踐的推進中,學校堅持“法治化、專業化、個性化”管理理念,緊抓制度管理,創新管理模式,具體實施“校長負責制、校級具體制、科室獨立制、重大事項督辦制”,並加強“五好環節”精細化管理,校長統籌調控指導作用進一步強化,分線工作更明確與穩定,科室獨立功能與運作機制更加凸顯,專項督辦的職能進一步發揮,項目策劃有品位,實施有創新,精品化管理方式與載體呈多樣趨勢,學校管理更加科學、高效;隊伍建設紮實有效,學校通過班子理論中心組與班子管理研討講座有機結合,形成了一支敢為人先、不計得失、精心管理、務實奮進的管理隊伍。同時,以“學習—調研—評比”相結合,加強教師專業素養與師德修養,教師群體已經形成勤奮努力、蓬勃向上、團結和氣的優良風氣;特別加強了科學民主管理,形成“一二二四”調研體系,即一學年一次的家長評教,一學期一次一年共兩次的學生評教調研活動,一年共兩次每學期開學初的教學研究、教育科研與校本研修“三合一”工作會議,每學期兩次一年共四次的年級段工作調研,既拉近家校、師生的密切關係,調動教師工作積極性與創造性,弘揚正氣,改進工作,保持學校發展的正確方向。

教學改革

學校探索教改實踐新途徑,以教學實踐與新課改為基礎,以集體備課為校本教研突破口,以行動研究策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基於2002—2004年備課管理改進、2004—2006年集體備課操作流程與管理體系、2002—2006年期間未形成體系的有關學校課程探索與學生學習方式改進,構建了集體備課理論體系的“五個支點”,即研究內容的“四個要素”、活動層面“四個環節”、過程操作的“四個階段”、相關聯繫的“四個結合”、拓展延伸的“四個方面”,並構建“行動研究——組織管理——操作流程——專業引領”的管理體系,與“主備教案研究——主講內容研究——四度調整研究——課堂教學全息評價研究”的研究體系。從規範的備課管理,到研備研教,到聚焦課堂、拓現個性,再到深化備課管理、培植個性課堂,學校的特色品牌已在全省發揮其示範與輻射作用,並以“校本教研”、“減負提質”、“課程建設”為研究切入點,繼續強勢推進學校特色化工作。

教師專業發展載體形式多樣,充分發揮名、骨幹教師引領作用,以市“瞿梅福名師工作室”與街道國小“名師工作室”為載體,有效開展特色教師培訓;以“教改實踐”論壇與《城西教改》校刊為載體的研究型教師培養,以院校合作、校際交流、專家講學為載體促進各層面的教師培訓,以校內業務講座與外出培訓學習為形式的大面積、大幅度教師培訓,以針對青年教師進行的社團組建以及多種載體的青年培養等,課堂教學的主題教研與問題研究在各個層面深入開展。同時,作為市國小第四教研區區長學校,引領區域內的教研活動深入開展。

學校堅持“終身化、全面化、國際化”的教育理念,通過師德培訓學習、德育專題講座、德育論壇等多種形式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出台並實施優秀班集體量化考核制度等,有效促進班集體建設,開展“學生評教”、家校活動,探索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德育格局,提高學校的辦學品質。構建學生文化與活動操作新模式,以“文明禮儀”與“幫扶助學”為兩大支撐點,重點推進校園文化“三一、一二三”系列——“體育節”、“藝術節”、“科技節”及陽光體育活動,完善與拓展“減負提質”有效載體,注重節日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少先隊活動;學校注重培優輔差與學生各級競賽,重視英才培養,開展“春之歡、夏之韻、秋之味、冬之樂”系列比賽,促進語文、數學、體育、藝術、科技等方面的發展,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促進個性發展;學生綜合素質點上提高較快,面上明顯擴張,逐步達到與學校的發展同步。以“兩要兩不要”和“四項十六條”為要求,開展文明禮儀養成教育,開展手拉手“幫扶助學”活動,通過多種途徑做好“三生”及“留守兒童”等特殊學生的關愛工作;提高學生文明素養,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建設。

學校體系

學校已形成一流的、良性可持續發展的、充滿生機活力的、呈跨越發展與快速發展的態勢,並得到了家長、社會、各級領導的廣泛認可。學校規模不斷擴大,編正式教師112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5人,國小高級教師49人,省名師人選、台州市名師、教壇新秀、骨幹教師及市級教學比賽獲獎近60人;省優秀教師、省春蠶獎獲得者、台州市先進教育工作者等市級以上榮譽50多人。學校現有45個班級,近2300名學生,其中國小部40班,近2000名學生,幼兒部5班,近300名幼兒。

學校榮譽

學校先後獲溫嶺市“自主發展·依法辦學”示範學校、浙江省校本教研示範學校、浙江省2007-2008教科研先進集體、浙江省I類標準化學校、浙江省綠色學校、台州市首批校本研訓示範校、台州市2003-2007教科研工作先進集體、全國中國小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100多項榮譽;被確定為中國基礎教育網路實驗學校、全國農村國小作文教學研究實驗基地、台州市校本教研究協作研究基地、台州市基礎教育項目研究基地等12項;教改實踐分別獲教育部頒發的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教學研究成果二等獎,浙江省第四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台州市第三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由百家出版社出版54萬字的《學校管理與教學研究叢書》一套,省級五次、台州市級十次作典型經驗介紹,台州市內外60多所中國小自發來校取經與工作交流;教師教科研成果與論文等在市級以上獲獎、發表、彙編900多項,學生在市級以上獲獎1000多項。

自主發展

學校通過自主發展,從初具特色到逐步發揮輻射效應,成為充滿活力與創新的學校,在台州市內甚至浙江省內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學生家長對本校的認可度大大提升,家長對學校的美譽度大大提高。在督導評估中,評估組領導和專家一致認為學校發展迅速,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認同,“從城西國小可以看到溫嶺教育發展的縮影,希望在新農村教育中更好地發揮引領作用,成為我市新農村教育的典範。”省教研室專家這樣評價學校幾年來特色創建工作:“如果沒有進取的精神和循序進步的心態,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解和鍥而不捨的信念,如果沒有團隊的合作和同心同德的凝聚,如果沒有研究的態度和直面困難的探求,可能未必都成為現實。城西國小的進步正是反映了學校老師和幹部們幾年來審時度勢,擺正位置,立足現實,循序求進的策略與行動。”

學校發展

風雨兼程,十年輝煌。新千年21世紀的第一個10年,伴隨著祖國昂首闊步前進的步伐,溫嶺市城西國小的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成績斐然,世人矚目;城西國小領導和師生10年艱苦奮鬥,10年孜孜追求,10年桃李芬芳,10年碩果纍纍;城西國小教育事業進入全面改革、飛速發展的新時期,登上一級又一級高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令人矚目的業績。十年磨一劍,城西展輝煌。今日回望10年的學校教育改革發展的光輝歷程,對於進一步激勵全體師生再創城西國小第二個10年的新輝煌具有重要的意義。

美好未來

回顧學校自主發展的歷程,創造了學校主動、和諧、可持續發展的教育環境,改革學校教育活動模式、管理模式、重視學校教育的特色化、個性化,追求學校發展的可持續性、前瞻性、創造性,取得的業績是振奮人心的。但前進的道路上還會有種種困難,因此學校領導將客觀分析與解決制約學校迅速、可持續發展的各個因素,時刻保持知難而上、奮勇拼搏的信心,以“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最高追求,堅持“規範·發展·特色”的辦學思想,在城西國小自主發展的奮進中,不懈努力,繼續保持前列,用智慧和勇氣勾畫更加美好的未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