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義注釋

2、城府深淺標誌著一個人素質修養的高低,人世間有花開花落,月盈月虧,人生中有酸酸甜甜,坎坎坷坷;這是十分平常的事情!
少年的時候,對任何事情,總會只知其一,不想其二;哪怕芝麻粒大的事情,也會誇大其詞,心中感到不是滋味。如果是大事更是坐臥不安,誠惶誠恐;那個年齡是沒有城府的年齡,如果有的話就叫做老成了!
隨著年齡的增長,國小、中學、大學;學得知識不斷增多,走向社會,經過許許多多事件的磨練,該忍的忍住了,該等的等起了。不再會怒形於色,不再會聲嘶力竭,更不再會氣急敗壞了,這說明城府已由淺入深。
城府標誌在一個人的言行上.
3、“城府”特指人們在待人處事時的心機,還特意舉例做了說明:心無城府即為人坦率。如此看來,城府的深與淺代表著世人在處理人際關係時的心機的多與少,而“心機”一詞倘若用以人們改造客觀與主觀世界的活動中尚有它的積極意義,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而“城府”一詞則涵括著更多的貶義,緣於它限定在了為人處事的上面。
4、城府:城市及官署。“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
——《後漢書·龐公傳》。
5、比喻待人處事的心機,令人難於揣測的深遠用心。“性深阻若城府,而能寬綽以容納”——《晉書·愍帝紀論》。後稱人胸懷坦白為“胸無城府”,相反則稱“城府很深。”
詞語出處
城府極深:最早見於“居峴山之南,未嘗入城府”——《後漢書·龐公傳》。
相關詞語
胸無城府、城府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