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形態活力論

城市形態活力論

《城市形態活力論》內容簡介 本書提出營造有活力的城市形態,在於形成人與城市公共空間的互動,這正是當代城市設計所忽視的重要目標。

基本信息

版 次:1頁 數:286字 數:373000 印刷時間:2007-2-1開 本:紙 張:膠版紙 印 次:I S B N:9787564106270包 裝:平裝

內容簡介

本書針對城市活力概念所具有的開放性和混沌性特徵,構建具有的開放性和混沌性特徵,構建具有開放性的理論框架;通過對城市的生命體特徵以及“市”與市井生活的分析,確立城市應具有活力這一前提;通過對城市設計向度經濟活力、社會活力、文化活力營造的分析與歸納,構建城市活力營造的巨觀視野;通過提出交混原則、公共生活原則、自組織原則,確立城市活力營造的指針。本書還立足於當代城市形態,歸納出營造“雙尺度”城市十項營造城市活力的城市設計手法,並特別指出當代中國城市活力營造之道。

本書可供城市規劃師、建築師、城市管理者及相關專業人士研究參考,也可作為建築規劃院校師生的學習參考教材。

作者簡介

蔣滌非,1966年出生,主要研究建築學。清華大學建築學學士、碩士,同濟大學城市設計方向博士。研究員高級建築師,香港建築師學會會員資格,國家一級註冊建築師。中國建築學會理事,湖南省設計藝術家協會副主席。曾任湖南省建築工程集團設計研究院院長兼總建築師。現任中南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系系主任、教授,中南大學勘測設計研究院首席設計師。主持國內外工程設計逾百項,獲省部級優秀工程設計一等獎兩項,二等獎五項,發表論文三十多篇。

目錄

0 引言

0.1 問題的提出

0.2 研究的目的

0.3 研究的範疇與方法

0.4 研究的框架

第一篇 城市活力解析

1 城市與活力

1.1 城市本質

1.2 城市活力概念

1.3 城市活力沿革——紀念性與市民性的交織與更替

1.4 小結

2 當代背離城市活力的趨向

2.1 汽車之城——大尺度城市

2.2 布景之城——視覺化城市

2.3 自我之城——肢解的城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