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舞蹈
埃及法老時期約自公元前3000年起,到公元前332年被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三世征服為止。這一時期埃及文化得到高度發展,舞蹈藝術也達到很高的水平。從古埃及君王陵墓發現的文物和寺院牆壁上的大量浮雕中證明,當時已經有了祭神、宗教儀式、婚喪、慶祝節日及慶豐收等舞蹈場面,在多神信仰中,還有一位主管愛和舞蹈的女神哈托爾。古埃及時期的舞蹈有以驚險動作為主的舞蹈,也有即興舞蹈和情節舞蹈。表演形式有同性雙人舞、男女集體舞和男女混合集體舞。裝飾逐漸從裸體走向服飾化。舞蹈的伴奏樂器有鼓、琉特等;有節奏的掌聲,也為舞蹈增色不少。女性舞蹈的臀部系彩帶,扭動胯部。男性舞蹈的剛勁、豪放和手持棍棒打鬥,從古至今皆為埃及舞蹈的重要特色,古埃及舞蹈是現代埃及舞蹈的本源。
埃及古老的自成一體的舞蹈藝術,雖然在歷史的長河中時興時衰,但它不斷發展。由於曾與稍後發端的希臘文化交流,對希臘文化的形成起過重大作用。埃及舞蹈藝術隨著漫長歷史的演變,始終保持著古埃及舞蹈的傳統,是一種不同於黑非洲舞蹈風格的、以直線形態為特點的、阿拉伯體系的舞蹈。
現代舞蹈
現代埃及舞蹈以女性的“東方舞”最為著名。因扭胯與牽扯腹、臂部動作為其主要特色,具有獨特的風格、韻味。整個舞蹈分為引子、正舞和結尾3段,表演者隨著音樂即興起舞。有的舞段,還手持金屬夾片,邊舞邊敲出悅耳的鏗鏘聲。此外還有表現各種勞動場面和歡騰喜悅的女子3人舞、女子集體舞和男女混合集體舞。“東方舞”的伴奏,一般以阿拉伯盆鼓為主,加上嗩吶、笛子、豎琴等樂器。其服裝,不論是穿長袍或著短裙,均於臀部系一條彩帶,以突出胯部動作。現代埃及的男性舞蹈,主要是顯示男子的粗獷、剛勁的性格,通常是比肩搭臂成一橫排,隨著音樂變換舞步,跺踏雙足;另一種常見的是手持棍棒爭雄鬥勝的舞蹈。其服裝以長袍、長褲為主。
埃及西部沙漠、尼羅河三角洲和東部地區,女性舞蹈都是東方舞,只因地區差別而大同小異。在南部努比亞地區和西奈半島的舞蹈,則沒有扭胯的特徵,主要是腿和胸部的動作,同時努比亞的歐林阿拉克特舞蹈的節奏也更為明快,多半以五拍為一樂句,與蘇丹北部地區舞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