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以和平條約,全稱“埃及-以色列和平條約”。1979年3月26日埃及總統薩達特和以色列總理貝京在華盛頓簽署。埃以條約由正文和3個附屬檔案組成。它的簽署結束了埃以之間30多年的戰爭狀態,但該條約遭到了阿拉伯國家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的反對。條約簽署的第二天,在巴格達舉行的阿拉伯國家聯盟會議通過決議,要求各阿拉伯國家與埃及斷交。
相關詞條
-
《埃蘇友好合作條約》
《埃蘇友好合作條約》全名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和阿拉伯聯合共和國友好合作條約》。1976年3月15日,埃及人民議會通過法案,終止了這個條約。
《埃蘇友好合作條約》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日美安全保障條約》
《日美安全保障條約》是由美國與日本於1960年1月19日在華盛頓簽訂的條約,此條約宣示兩國將會共同維持與發展武力以抵抗武裝攻擊,同時也將日本領土內一國受...
簡介 條約信息 歷史沿革 詳細 發展階段 -
《凡爾賽條約》
《凡爾賽條約》或《凡爾賽和約》,全稱《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協約國)對戰敗國(同盟國)的和約。協約國和同盟國於1918...
戰勝國的目的 談判過程 主要內容 軍事限制 戰爭責任 -
法國、奧地利、俄國、英國和普魯士和平條約
法國、奧地利、俄國、英國和普魯士和平條約是由法國,英國,奧地利在1814年05月30日,於巴黎簽訂的條約。
-
倫敦條約
倫敦條約,也叫作1839公約,於1839年的4月19日簽署。在此條約中,歐洲承認比利時的獨立與中立的地位。 倫敦條約的歷史重要性在其第十二章要求比利時保...
1359年的倫敦條約 1518年的倫敦條約 1604年的倫敦條約 1700年的倫敦條約 -
綠色和平
綠色和平組織簡稱綠色和平(Greenpeace),國際非政府組織。前身是1971年9月15日成立於加拿大“不以舉手表決委員會”,1979年改為綠色和平組...
簡介 概況 活動 非議 所獲榮譽 -
1815年《巴黎條約》
1815年11月20日,第七次反法聯盟成員國(英、俄、普、奧)與法國簽訂了第二次《巴黎條約》。 法國遵守1815年《巴黎條約》規定,按期償付賠款,181...
內容 過程 歷史意義 結果 參考資料 -
《倫敦條約》
中英《倫敦條約》簽訂時間:清:道光31年,公元1850年。
倫敦條約 中英條約 條約意義 -
凡爾賽條約
《凡爾賽條約》(英文:Treaty of Versailles,又稱:《凡爾賽和約》),全稱《協約國和參戰各國對德和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戰勝國(協...
締約國家 談判過程 條約要覽 償還賠款 各方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