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
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
坎兒井地下水利工程VI-1077
簡介
坎兒井是我國新疆特有的一種利用地下水通過地下渠道灌溉農田的水利設施,位於新疆吐魯番、哈密地區,被稱為地下大運河。新疆地區共有坎兒井1400多道,總長度達五千多公里。其中吐魯番市為538道,鄯善418道,託克遜180道,年徑流量達2.94億立方米,占吐魯番總灌溉面積的30%以上。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坎兒井起源於漢代的“井渠”,《史記·河渠書》和《漢書·溝洫志》均有記載。漢武帝時,在陝西大荔一帶開龍首渠,引洛水灌田。因為渠岸容易倒塌,水工設計鑿井在井下通水。穿井技術和鑿井法通過漢朝的軍隊傳到新疆。新疆各族人民根據當乾旱、夏季炎熱、有高山融雪的自然條件發展了坎兒井,主要流行於吐魯和哈密一帶。 坎兒井是與我國橫亘東西的萬里長城、縱貫南北的大運河齊名的我國古代三大工程之一,是偉大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坎兒井是一種特殊的水源,古稱“井渠”。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乾旱地取用地下水的一種渠道,主要分布在新疆東部博格達山南麓的吐魯番和哈密兩個地區。它是把地層中的潛流沿著挖成的暗渠引至地面,再由明渠引入農田或澇壩。一條坎兒井一般長約3--10公里。四季水流不斷,水量穩定。以後,隨著絲綢之路的發展,逐漸向西傳到中亞和波斯。坎兒井
坎兒井是利用當地獨特的地理特徵而修建的一種地下水利工程,即在地表下開挖引水渠道,把地下潛流逐漸引出地面。坎兒井的長短因地理環境不同而不同。一般由豎井、暗渠、明渠、和澇壩四個部分組成。暗渠是坎兒井的主體,即地下水河道。豎井是出運井下泥沙石礫的通道。暗渠的出水口叫“龍口”,和地面的明渠相連線,坎兒井水注入蓄水池,引入渠道。在坎兒井發展的最興盛時期,吐魯番地區遍布著1700多條、總長度達到4400公里的坎兒井,比今天的黃河還要長,至今仍在當地的生產和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所以坎兒井被稱之為吐魯番的“生命線”和“綠色線”。 坎兒井是古代新疆人創造的地下水利灌溉工程,早在2000年前的漢代就已經出現雛形,以後傳到中亞和波斯。吐魯番地區共有坎兒井1100多道,年徑流量達2.94億立方米,它是綠洲的生命之源。坎兒井根據吐魯番盆地地理條件及水量蒸發特點,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灌溉農田,它由明渠、暗渠、豎井和澇壩四個部分組成。每條坎兒井的長短各不相同,長的可達20公里,短的只有100米左右。最古老的坎兒井是吐爾坎兒孜,它位於吐魯番市恰特卡勒鄉莊子村,全長3.5公里,日水量可澆20畝地,至今已使用了470多年了。
坎兒井的歷史源遠流長。漢代在今陝西關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術的創造,稱“井渠法”。漢通西域後,塞外乏水且沙土較松易崩,就將“井渠法”取水方法傳授給了當地人民,後經各族人民的辛勤勞作,逐漸趨於完善,發展為適合新疆條件的坎兒井。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興建的。據史料記載,由於清政府的倡導和屯墾措施的採用,坎兒井曾得到大量發展。清末因堅決禁菸而遭貶並充軍新疆的愛國大臣林則徐在吐魯番時,對坎兒井大為讚賞。
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則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墾地,途經吐魯番縣城,在當天日記中寫道:“見沿途多土坑,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橫流者,由南而弱,漸引漸高,水從土中穿穴而行,誠不可思議之事!”坎兒井的清泉澆灌滋潤吐魯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變成綠洲良田,生產出馳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糧食、棉花、油料等。現在,儘管吐魯番已新修了大渠、水庫,但是,坎兒井在現代化建設中仍發揮著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
名氣最大的坎兒井是米衣木·阿吉坎兒井,它全長5公里,最深處為80米,日水量可澆地70畝,已有200年的歷史,它是維吾爾人米衣木·阿吉開掘而成的,故以此命名。你可以就近到西郊的坎兒井民俗園去參觀這種古代遺留下來的地下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