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區
清乾隆七年間編《南靖縣誌》卷二坊里,記載居仁里【在縣南統圖二】鄉村坂場【系和溪總】(註:據考這個或許有誤,應為永豐里。居仁乃屬龍巖,後析至漳平,宋時南靖縣和溪、梅林等一帶屬龍巖轄之)
民國初屬永源區。
民國24年屬南靖縣第二區。
民國36年屬南靖縣和溪鄉。
1949年屬南靖縣第四區和溪鄉。
1950年屬南靖縣第三區。
1952年屬南靖縣第八區和溪墟。
1955年屬南靖縣和溪區。
1956年屬南靖縣金山區。
1958年屬南靖縣和溪鄉。
1958年屬南靖縣紅旗人民公社。坂場村亦改名了紅星大隊。
1963年屬南靖縣和溪公社。
1984年屬南靖縣和溪鄉,建立坂場村村民委員會。
坂場村行政村轄八個自然村,分別為白土壠、後格、後貫厝、下溪坂、陳徐坂、新營、後壩、下格。
交通
宋隆興年間(1163~1164),根據驛傳制度,鋪築汀漳驛道,溝通閩粵兩省,從漳州天寶入境,經峰蒼嶺、南坪、新店、圩埔、寶斗、涌口關、水美、金山、南坪埔、馬公、水潮、斗米、和溪,同然後分兩路:一路往西北經高才、仙嶺、永溪入龍巖縣界,全程70公里;另一路往北經林坂、 坂場、園沙、朝天嶺入漳平縣界,全程60公里。兩路均可經長汀抵達江西,路面寬4~5尺,大部分鋪築石塊。
和月公路 由和溪上坂至月水長15.9公里,1958年由縣交通運輸管理局派員測設,縣撥款15.45萬元,同年10月動工建築,共投工7.79萬工日,完成石方1.6萬立方米,土方10.4萬立方米,次年建成,為等外縣道。1985年初改為從和溪至永安市嶺頭的省道公路,路基寬度4~6.5米,路面寬度3米。其中中級碎石路面14公里,無路面1.9公里。
後因開通了華安至永安省道,隨改和月公路為縣道,改名為縣道高和線。現路基寬6-8米,水泥路面。於2009年完工。
現在縣道X564線(南靖和溪—漳平永福)村中而過。另有一條通往華安馬坑下隴村村道。距離319國道8公里,距離廈蓉高速和溪出入口9公里。
民俗文化
節日
除夕:早上各家貼對聯,然後上香拜天地、神明。晚上吃團圓飯,晚間通宵亮燈。
初一:早飯吃素,晚間通宵亮燈。
初九:早飯吃素,晚間通宵亮燈。
十三日:後山李氏大宗搶燈(丁)
十四日:下洋李氏祖祠搶燈(丁)
十五日:象形李氏祖祠、後格李氏後坂屋祖祠、徐氏龍德龍祖堂搶燈(丁)
二月十五日: 後山李氏大宗祭祖。
五月初五:端午節 (後壩過五月初四)。
六月初一 : 吃半年湯圓。
七月半 :中元節。
八月半:中秋天,上代人多於今天觀紅夷。
九月初九:白土壠林氏過重陽節。
永寧宮:
始建年代不詳,現址在後格自然村。據老人家講,原先庵是從本村別處移位過,所以俗稱新庵。現供奉玄天上帝、鄭公王候、伽南尊王。每逢三年割香一次。玄天上帝於漳州市薌城區南昌路邊上玄天上帝處,鄭公王候於南靖山城,伽南尊王於龍巖市某處。做醮於當年年底,時間另定。主要請師公於做法場,祈求合境平安。
古關隘
永豐巡檢司 明正統五年(1440年)設定,地址在今和溪鄉林坂與坂場兩村交界地紅婆甃仔,原名韓婆徑巡檢司,配巡檢1員、弓兵70名。明景泰二年(1451年),奉命移駐龍山墟埔,改名永豐巡檢司。明萬曆三年,奉命裁革弓兵56名,保留14名。清乾隆五年(1740年),又奉命移駐山城。
經濟狀況
坂場村屬於典型山區經濟。早年主要以種植農作物為主要收入來源。近年前開始轉變經濟格局。以花卉產業為主,主要種植桂花、茶花、羅漢松等,配以種植七葉膽、外出打工、銷售蘭花。
隨著收入的增加,村環境不斷改善最佳化,興建一座老人活動場所,開改美化家園活動,架設路燈。
坂場國小於94年左右興建,還未曾顯老。但是為了加強公共場所安全,該國小已於2010年8月中旬拆除重建。
歷史人物
李南泉(1903-1932),福建省南靖縣和溪鄉坂場村後格人。1932年春參加革命鬥爭,時任中國工農紅軍東路軍(紅一軍團為主力)某部戰士,參加了閩西蘇區的土地革命鬥爭和中央蘇區的反“圍剿”作戰。1932年秋隨部轉戰外地參加反“圍剿”作戰,在戰鬥中犧牲。
陳承金1908出生 1929入黨 龍巖南福區蘇維埃政府 大隊長(中共黨員) 1932年在龍巖南門
溪坂被國民黨殺害
李仁口1915出生 1932入黨 閩南遊擊隊第七支隊 隊員(中共黨員) 1935年9月18日坂場運送
物資至月明時被國民黨捉捕殺害
李元昌1911.10齣生 1932入黨 南華區蘇維埃政府 副主席(中共黨員) 1936年4月在和溪至
迎富途中被叛徒殺害、
鄭亞德(1918-1943),福建省南靖縣和溪鄉坂場村人。1933年6月參加革命,為岩永南(龍巖、永定、南靖)紅軍游擊隊戰士,參加了閩西南地區游擊戰爭。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後,留在閩西南地區堅持鬥爭,任閩西南遊擊隊戰士、紅八團戰士,參加了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1938年編入新四軍北上抗日,歷任新四軍二支隊四團班長、新四軍二支隊司令部特務連副排長、新四軍七師和含抗日游擊縱隊排長,參加了開闢江南抗日根據地和皖江抗日根據地的鬥爭。1943年在江蘇省反“掃蕩”戰鬥中犧牲。
呂世雲(後壩)1923出生 1949入黨 閩南遊擊隊 戰士 1950年6月在坂場村下溪坂被土匪殺害
呂朝益(後壩)1907出生 1949入黨 閩南遊擊隊 中共黨員 1950年6月在坂場村下溪坂被土匪殺害
李 元 昌
李元昌(1912~1936年),又名子文,和溪坂場人。民國19年(1930年)參加紅軍游擊隊,翌年秋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任和溪鄉農民赤衛隊中隊長、坂場鄉革命委員會主席。南(靖)華(安)區蘇維埃政府副主席、官州游擊隊長、和溪游擊隊長、(龍)岩南(靖)漳(平)游擊支隊第一大隊財糧委員等職。
李元昌受閩西革命和進步報刊的影響,於民國19年2月參加和溪農民赤衛隊。民國21年4月,紅軍東路軍東征漳州時,擔任赤衛隊中隊長的李元昌,率領赤衛隊員為紅軍帶路、送情報、搞支前。月底,在紅軍幫助下,成立坂場鄉革命委員會,李元昌被選為主席。5月成立南(靖)華(安)區蘇維埃政府,李元昌又被推選為副主席。他身兼多職,經常帶領李新堆等一批骨幹打土豪、破糧倉、救貧民,並積極幫助紅軍搞宣傳和籌糧、籌款等工作。5月底,紅軍完成東征任務撤離漳州後,國民党進行殘酷反撲。坂場村被誣為“匪窩”,房被燒、人被殺、物被搶。李元昌在部署其他赤衛隊人員疏散隱蔽後,連夜舉家轉移到龍巖縣官州村親戚家。
李元昌具有堅定的革命信念,到曹州後,幾經周折,找到中共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紅八團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魏金水接見他.鼓勵他繼續組織革命力量跟國民黨鬥爭下去,指示他在它州村附近組建一支游擊隊。李元昌接受任務後,以小商販身份作掩護,挑著貨郎擔走村串戶,秘密發動窮苦青年參加游擊隊。經過發動和組織,建立一支20人的官州農民游擊隊,李元昌任隊長。這支隊伍後來編入閩西南抗日討蔣軍岩南漳游擊支隊第一大隊。
民國23年春,紅八團在龍巖、南靖、漳平建立游擊區,一直活動到金山、龍山一帶。此時,李元昌全家回到家鄉,不久擔任和溪游擊隊隊長。他帶領這支游擊隊,密切配合紅八團,在和溪各鄉村和華安的迎富一帶打擊地方土豪勢力。當年夏,帶領游擊隊員配合紅八團戰士,處決作惡多端的月水民團頭子陳仁根。10月上旬又配合紅八團伏擊和溪民團,繳獲長短槍13支和部分款物。李元昌還對俘虜進行分化瓦解教育工作。
民國24年,李元昌帶領游擊隊員配合紅八團,在和溪地區採取游擊戰術,先後在樂土。林中、月水等地打擊土豪,破倉分糧。這一年除夕夜,他帶領20多名游擊隊員,到林中村抓土豪林福經,促使其交出300元銀元。又一次,為懲罰樂土一個大土豪,他帶人連夜查抄這個土豪家大批財物,為游擊隊和紅八團補充軍需給養。
民國25年初,李元昌率領游擊隊員配合紅八團戰士,繳獲林中村6名土豪的槍彈和部分款物。不久,李元昌擔任閩西南抗日討蔣軍岩南漳游擊支隊第一大隊財糧委員。李元昌在迎富村籌款途中被叛徒殺害,年僅24歲。
主要姓氏
後山李氏
開基祖: 李本佑,號三九郎,生於成化二年(1466年)二月二一日,享壽53。配劉氏78歲
始祖:李端敏
大宗堂號:
祖墳分布:華安馬坑杜糖村、(龍溪縣二十五都) 迎富、月水等地
宗祠分布:後山,(田洋一個已倒並移到大宗、下洋也倒並移到大宗)、象形
祭祖時間:大宗為農曆二月十五,象形為農曆十一月十二日
祭祀禮:由禮生主持,由當年首祭人先拜祖先,其後各戶自行點香拜,祖先四拜,曾先生三拜,土地公三拜。拿後開始齊祭,禮生念祭文並讀族譜顯妣考,族人跪聽。
搶丁活動:大宗為正月初一,象形為正月十五。
後格李氏
開基祖:八世來山公從林中外後格遷來,妣:黃氏
橫乾厝始祖為富燈、反坂屋:潤賢 分別為十世、九世、八世在高仔厝(已倒)原址在現廠對面)
後壩呂氏
開基祖:九世清林公從漳平永福呂坊遷來,生於 明嘉靖戊戌七月十日戌時。
祭祀時間:十一月
祖墳:田螺形
堂號:燕貽堂
陳徐坂陳氏
永福遷來
陳徐坂徐氏
開基祖:明弘治年間,由高材入遷,十世徐景文
祖墳:老鼠坑
新營林氏
家廟:橋公樓 龍巖象山遷入
白土壠林氏:
十七世由林坂入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