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漢語詞語]

地面[漢語詞語]

地面多指建築物內部和周圍地表的鋪築層,也指樓層表面的鋪築層(樓面)。 在通俗意義上,大地的表面積為底面,與天空相對。

基本解釋

[Ground;The earth’s surface]∶地球的表面

例:離地面8000米的高度

[District;Region]∶地區(多指行政區域)

例:先頭部隊已經進入江蘇地面

[Local;In the locatity]∶當地

例:他在地面兒上很有名望

[Ground structure]∶建築物內房屋的底部結構

例:水泥地面。

1.

Ground;The earth’s surface

例:離地面8000米的高度

2.

District;Region

例:先頭部隊已經進入江蘇地面

3.

Local;In the locatity

例:他在地面兒上很有名望

4.

Ground structure

例:水泥地面。

引證解釋

地表面

《元史·天文志一》:“混天儀也,其制以銅為之,平設單環,刻周天度,畫十二辰位,以凖地面。”

魯迅 《書信集·致曹靖華》:“這裡近來熱極了,我寓的室內九十二度,聽說屋外的空中百另二度,地面百三十餘度雲。”

建築物內部某種材料鋪築的表層

《通雅·宮室》:“ 照陽殿 以金為仰陽,銀為地面。”如:方磚地面;水泥地面。

地區;地方

楊景賢 《西遊記·女王逼婚》:“ 大唐國師,去西天取經,從俺地面過,俺索接他去。”

《三國演義》第五十回:“ 操大喜,令軍馬且行,問:‘前面是那裡地面?’”

《儒林外史》第十六回:“這樣鄉村地面,夜深時分,還有人苦功讀書,實為可敬!”

當地;本地

曹禺《日出》第一幕:“告他們!告誰呀?他們都跟地面上的人有來往,怎么告?”
周立波 《暴風驟雨》第一部十九:“ 元茂屯 的自衛隊留下十二棵大槍,保護地面,其餘都歸馬連長帶走。”

沿革

沿革據《考工記》記載,中國古代有用草蓆鋪地,稱“筵”。後來,也曾取獸毛紡線織毯鋪地,稱“地衣”,即地毯。自從大量使用水泥以後,出現各種人造石地面,如水泥磚、水磨石等。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歐洲製造出一種輕軟、美觀、耐磨又可用水洗滌的油地氈鋪材,但價格高昂,使用不廣。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化學工業的發展,地面鋪築層材料品種日增,如用合成材料製造出聚氯乙烯等為原料的塑膠地氈或地磚,性能同油地氈相似,具有耐化學侵蝕的性能,價格低廉。

構成

地面(樓面)通常由面層和基層兩部分構成。

地面[漢語詞語] 地面[漢語詞語]

面層

直接承受物理和化學作用,並構成室內空間形象。其材料和構造應根據房間的使用要求、地面的使用要求和經濟條件加以選用。

在大量人流通過的門廳、過道、穿堂等處,可選用美觀、耐磨、易於清潔的面層,如花崗石、水磨石等面層。

居室、病房、圖書閱覽室等供人們長時間逗留且要求安靜的房間,可選用具有良好消聲和觸感的面層,如木板、地毯、橡膠等面層。廚房、衛生間、洗衣房等處,套用耐水、防滑、易於清洗的地面,如缸磚、馬賽克(錦磚)等。

實驗室、工廠車間等則根據具體要求,選用耐壓、耐磨以及耐酸鹼或耐高溫的面層,如鋼板、陶板、瀝青、橡膠、塑膠等面層。

基層

包括找平層、結構層和墊層,有時還包括管道層。找平層用以保證面層平整,厚度取決於結構層的平整度,一般為20毫米厚,由水泥砂漿構成。如要滿足地面找坡、敷設管線或隔聲、保溫等特殊要求,則在結構層和找平層之間加輕質材料的墊層,厚度按要求而定,一般為50~60毫米。

類型

地面按施工方法可分為三大類:整體澆注地面、板塊地面、卷材地面。

整體澆注地面

用現場澆注法作成整片的地面,又可分為:

1.無機材料地面:有水泥地面、水磨石地面和菱苦土地面等。

水泥地面通常用水泥砂漿抹成,施工方便,但易起砂,多用於標準較低的建築。如果用水泥、細石屑(不摻砂)或乾硬性的富水泥砂漿作面層,用磨光機打磨,地面可不起砂。水磨石地面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白雲石子作骨料,待水泥凝結到一定硬度,用金剛砂打磨,再用草酸清洗,打蠟。如選用彩色水泥和彩色大理石子,用由粗到細的金剛砂進行多次打磨,即成為美術水磨石。

水磨石地面具有天然石地面的光潔、堅硬、耐磨等優點,價格較低,套用廣泛。菱苦土地面是用菱苦土、鋸末、滑石粉和礦物顏料加氯化鎂溶液,調成膠泥(有時還摻入砂或石屑)抹平壓實,硬化後用磨光機磨光,打蠟。菱苦土地面易於清潔,略有彈性,但不耐水和不耐高溫。對於大面積整澆的地面,特別是水磨石和菱苦土地面,為便於施工和維修,並防止材料的熱脹冷縮而變形開裂,可採用銅條、鋁條或玻璃條進行鑲嵌或劃格。

2. 有機材料地面:有環氧樹脂瀝青地面、聚醋酸乙烯地面等。環氧樹脂瀝青地面是用環氧樹脂、瀝青漆和二乙烯三胺作粘結劑,用石英粉、石英砂作填充料配成砂漿,分數次刮抹磨光而成,厚3~4毫米。聚醋酸乙烯塑膠地面是用聚醋酸乙烯乳液加入細砂、石英粉等調製的砂漿抹成。這類地面經磨光打蠟後,表面光滑,易於清潔,有一定彈性,行走舒適,並耐化學腐蝕。可根據要求摻入顏料,作成各種色彩和花紋。但有靜電吸附作用,容易老化

板塊地面

厚度為10~50毫米,包括:

天然石地面:如花崗石、大理石地面。花崗石地面有灰白、紅、青、黑等顏色。作為鋪地用石常鋸剖成20~30毫米厚的板材或50毫米以上的塊材,表面可打磨得光滑如境,也可以鑿毛防滑,具有耐磨和耐久性能。大理石地面經打磨上蠟,紋理美麗,富有光澤,耐磨度不及花崗石。天然石地面通常採用水泥漿貼上在找平層上,較厚的,也可直接鋪放在砂墊層上。

水泥板塊地面:有水磨石板地面、水泥板地面和混凝土板塊地面等,一般在工廠預製,比現場澆注縮短工期,能提高施工質量,減少工地勞動量,鋪貼方法與天然石地面相同。

地面[漢語詞語] 地面[漢語詞語]

陶瓷板地面:厚度約 3~10毫米。這種地面耐磨、防滑、耐水、耐酸鹼,自重比石料板地面小,廣泛用於室內外地面。陶瓷板可燒製成各種色彩、質感和花紋,還可根據需要設計成方、長方、六角等形狀,組合拼花。通常用水泥漿貼上在找平層上。


木板地面:具有良好的彈性和蓄熱性能,木板厚15~25毫米。有普通木地板、硬木條形地板、硬木拼花地板。普通木地板是把條板或預先拼裝成200或300毫米見方的木板用貼上劑(瀝青或聚胺酯、過氯乙烯膠)貼上在找平層上。如在找平層上加一層用40×40毫米、間距400毫米的木擱柵,再將木條板釘固在木擱柵上,可取得更好的彈性。擱柵間的空檔可用來安設各種管線。荷載和衝擊力大的體育館、舞台、倉庫等建築,可做雙層地板。

底板和面板的拼縫應按45°或90°角鋪設。並在兩層板之間襯一層油紙,以減小摩擦。如要求更好的彈性,可在擱柵下加襯橡膠墊塊,或改用鋼或硬木托弓支承擱柵,這樣做成的地板稱為彈性地板。在濕度較大地區,為防止木板受潮、變形或腐爛,房屋底層宜採用架空式木地板。可在地壟牆身上架木擱柵,再鋪地板,並應組織好架空層的通風。

金屬板地面:採用6~40毫米厚的鑄鐵或1.5~3毫米的鋼板,製成長300毫米、寬300~600毫米的板塊。為了防滑,表面可打孔,或作成凹凸花紋。金屬板塊背面帶肋或鐵腳,以便嵌入砂墊層或固定在鋼架上。如採用能調節高度的支架,上面放置500~600毫米見方的鋁合金或鋼板塊,構成架空板塊式地面,上面可鋪地氈或地毯。架空部分可用來敷設各種管線。常用於管線較多需要經常檢修,並對防靜電要求高的電信類建築。

卷材地面

厚度約 2~10毫米的油地氈、塑膠、橡膠、地毯成卷的鋪材,有時也可裁成小塊片狀進行鋪貼。這類面層可乾鋪在水泥砂漿找平層上,也可用膠貼上。滿鋪地毯時應在房間四周設鋼釘,將地毯平整地扣掛在鋼釘上,或用尼龍搭扣襯條把地毯繃緊。地毯下可添設一層泡沫橡膠襯墊,以增加地面彈性和消聲性能。卷材地面鋪設方便,色彩鮮艷,圖案多樣,具有行走舒適和良好的保溫特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