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地球公轉軌道平面
地球公轉軌道平面,即“黃道面”(ecliptic plane),是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它與天球相交的大圓為“黃道”。黃道及其附近的南北寬8°以內...
-
地球公轉
地球公轉的解釋是:地球環繞太陽的運動稱為地球公轉。因為同地球一起環繞太陽的還有太陽系的其他天體,太陽是它們共有的中心天體,故被稱為“公”轉。地球的公轉也...
公轉速度 黃赤交角 公轉周期 公轉與取向 太陽運動 -
地球軌道
地球軌道(Earths orbit)是指地球圍繞太陽運行的路徑,大體呈偏心率很小的橢圓,其半長軸(a)1.496×10千米;半短軸(b)1.4958×1...
地月軌道資料 軌道演變 形成原因 漸行漸遠 測量方法 -
人造地球衛星軌道
人造地球衛星在空間環繞地球運行的路徑。可用軌道半長軸、軌道偏心率、軌道傾角、升交點赤經、近地點角距和近點時刻等六個軌道要素(根數)描述。有三種分類法:(...
定義 衛星入軌的方式 分類 宇宙速度 運行定律 -
公轉周期
公轉周期是行星繞恆星或是衛星繞行星轉動一周所用的時間。地球的公轉周期為一個恆星年,需時365日6時9分10秒或365.2564日。
地球公轉周期 周期及歲差 各大行星周期 -
太陽同步軌道
由於地球扁率(地球不是圓球形,而是在赤道部分隆起),衛星軌道平面繞地球自轉軸旋轉。如果衛星軌道平面繞地球自轉軸的旋轉方向和角速度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方向和...
簡介 計算公式 理論定義 運行要素 克卜勒 -
公轉
公轉(英語:Orbital revolution),是一物體以另一物體為中心,沿一定軌道所作的循環運動;所沿著的軌道可以為圓、橢圓、雙曲線或拋物線。在天...
簡介 自轉 公轉速度 地球公轉 參見 -
地球[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
地球(英語:Earth)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地球作為一個...
簡介 基本參數 地球圈層 大小 主要成分 -
地球自轉
地球自轉:地球繞自轉軸自西向東的轉動,從北極點上空看呈逆時針旋轉,從南極點上空看呈順時針旋轉。地球自轉軸與黃道面成66.34度夾角,與赤道面垂直。關於地...
簡介 背景資料 時間概念 自轉周期 自轉意義 -
地球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為第三顆。它有一個天然衛星——月球,二者組成一個天體系統——地月系統。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46億年以...
簡介 基本解釋 詳細解釋 相關數據 物理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