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
地圖開疆最早起源於韓國引發的“間島”之爭。
所謂“間島”,原名“墾島”(因大批朝鮮移民越界墾殖而名),系圖們江北岸吉林省延邊地區和龍縣光霽峪前的
一處灘地,自古系中國領土。清政府與朝鮮政府曾多次勘定國界,確定該地為清國領土。
19世紀60年代以後,中國的東北——東北亞成了是非之地。沙俄開始侵占東北。原本東北是當時清朝統治者滿洲人的“龍興之地”,絕對不允許中國內地人到東北。此時為移民實邊,也不對外開放邊禁,同時也放寬對朝鮮方面邊禁。結果有大量朝鮮平民渡過圖們江來到中國東北的荒地開拓,這就是中國今天的朝鮮族的源頭。
1882年,吉林將軍銘安要求對越來越多的中國境內的朝鮮人,依“雲南苗人例”加以管理。但朝鮮國王高宗要求把這些人“刷還”——領回朝鮮。1883年,當時中國的敦化地方官致信朝鮮地方官員,要求“越墾流民……務於今秋采稼收割以後,即行依限回國”。但是朝鮮流民並沒有全部回國。
1885年朝鮮高宗向中國交涉,詭稱:朝鮮人只是渡過了豆滿江(指今天的圖們江),而沒有越過中朝界河土門江(指今天中國的海蘭江),所以請求不要“刷還”當地墾民。這就是歷史上“間島之爭”的源頭。
1894年中日兩國之間因為朝鮮問題,爆發了“甲午戰爭”,中國大敗,放棄了對朝鮮的宗主國地位。1897年,朝鮮改名“大韓帝國”。1903年3月到10月,在俄國人的支持之下,韓國人屢次騷擾中國邊境。1904年4月,這種侵略達到高潮,韓國的“墾島保護使”李范允帶領著五六千士兵渡過圖們江,進入中國內陸100多里地。當時中國的延吉廳同知陳作彥予以痛擊,韓國人大敗而歸。在此期間,在印製韓國地圖時,有意將“間島”畫為韓國領土,這也是地圖開疆的最早來源。對此,中國政府完全不予以承認。
1905年,日俄戰爭之後,俄國失去對韓國的控制權,日韓簽訂了《保護條約》,韓國把外交全權交給日本。後來日本捏造所謂“間島懸案”,並且惡意歪曲所謂的“間島”範圍,將縱十里、寬一里的灘地,擴大到“海蘭河以南、圖們江以北,寬約二三百里,長約五六百里之地”,即中國延吉、汪清、和龍、琿春四縣地區,妄圖一舉侵吞這些地方。朝鮮人趁機騷擾中國邊境。
經過中國官員和學者的多方努力,最終挫敗了日本朝鮮的這一侵略圖謀。1909年9月4日中日雙方代表在北京簽訂《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 ,韓國方面又稱“間島協約”,確定間島為中國領土。
然而事情並沒有結束。等到了七十年代,隨著韓國的經濟騰飛,即所謂“漢江神話”,韓國右翼民族主義抬頭,重提所謂“間島”問題。1978年元旦《韓國日報》刊載了徐楨哲的系列圖片文章《新年展示韓國舊貌》,認為是當年日本人把韓國領土——間島出賣給了中國人,所以要收回“間島”。部分“不明真相”的韓國人也以舊的韓國地圖來作為“證據”,聲稱“間島”是韓國固有領土,然而這些所謂的“證據”竟然是當年韓國用來地圖開疆所用的地圖。針對這些無理要求,中國學者給予了反駁。
南京國民政府的地圖開疆
(文中所敘地圖均可在右面圖冊瀏覽)
1·清末時期曾印發《皇朝一統圖》,而清末民初的中國邊界四至,是今天我們處理邊界問題的基本參照(外蒙
除外)
2·中華民國北京政府(北洋政府)時期的中華民國全圖,注意雲南西部和新疆西部的畫法與2000年基本一致。
3·30年代中華民國南京政府(國民政府)出版的白描版中華民國全圖,同樣注意雲南西部和新疆西部的畫法與2000年基本一致。
4·40年代初,中華民國重慶政府(國民政府)繪製的中華民國全圖,注意雲南西部和新疆西部,開始在地圖上小規模向外擴張,但還不算誇張。
5·1945年——1953年間中華民國政府繪製的中華民國全圖(附帶蒙古共和國),注意北方,此時國民政府已承認外蒙古獨立,並在地圖上標示。雲南西部和新疆西部版圖則全面推進。
6·1945——1953年間中華民國政府出版的另一種官方地圖,外蒙古區域處蓋章,大意為“經蒙古人民公投,我政府已通知庫倫政府同意其獨立”。
7·1945——1953年間中華民國政府出版的另一種官方地圖,用國界來標示外蒙古和內地的邊界,同時,外蒙古區域處蓋章,文字為“經蒙古人民公投,我政府已通知庫倫政府同意其獨立,詳確邊界有待勘定。
8·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後,在1953年藉口“蘇聯違背不援助中共之承諾”。宣布外蒙古獨立非法,在地圖上重新收復外蒙(儘管1961年不小心把外蒙“放進”聯合國)。雲南西部和新疆西部 則繼續推進,達到面積最大化。
9·台灣地區80年代中學教科書中用於攻擊中央人民政府“賣國”的地圖對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