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雪原與星空之間

在雪原與星空之間

《在雪原與星空之間》是一本散文集,屬“畢淑敏散文全集·七色暖心繫列”中的一本,以作家當年的西藏軍旅生活為題材寫成,收集了畢淑敏女士各個不同時期的散文名作五十餘篇。在這些趣味盎然、妙趣橫生的回憶散文中,作者以簡潔生動的筆觸,不僅把中國海拔最高的地方——西藏阿里的獨特的風土人情呈現在大家面前,文中寫到的那些人物和青春故事,更是躍然紙上,呼之欲出。西藏的軍旅歲月,對畢淑敏的文學風格的形成有巨大影響,這本散文集更是直接呈現了那段歲月給作者留下的深刻烙痕。

基本信息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在雪原與星空之間》編輯推薦:用十年時間換寧靜心靈,畢淑敏的西藏體驗。熱銷逾百萬冊的散文經典,穿越心靈激發最美的生命之光。

作者簡介

畢淑敏,女,國家一級作家,北京作家協會副主席,著名心理諮詢師,內科主治醫師,北師大文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方向課程結業。曾獲莊重文文學獎,小說月報第四、五、六、七、十屆百花獎,當代文學獎,陳伯吹文學大獎,北京文學獎,崑崙文學獎,解放軍文藝獎,青年文學獎,台灣第十六屆“中國時報”文學獎,台灣第十七屆聯合報文學獎等各種文學獎三十餘次。

圖書目錄

為了雪山的莊嚴和父母的期望
綠色皮諾曹
到西藏去
女槍手
白雲剪裁的衣服
裝大米的汽車
十八歲的姐姐
走,到阿里去
糖衣氧氣壓縮片
特殊攝影師
黑白拂塵
奶奶的靈丹妙藥
“回”字形銀飾
靈魂飛翔的地方
八月里穿棉衣
胖聽
拉練
有外號的打火機
在雪原與星空之間
冰川上有毒蛇噝噝聲
在印度河上游
崑崙之吃
崑崙之喝
崑崙之眠
崑崙山那裡出核桃
穿上白生生的羊絨衣
信使
葵花之最
西藏豬
崑崙山上看電影
一張特殊的照片
特別的入黨志願書
制花圈
三塊糖
雪山竊賊
曼巴牙古都
最高的花生糖作坊
碗裡的小太陽
雪線上的蛋花湯
葡萄乾兒王
乘降落傘的西瓜
元寶餃子
驚險的爐子
第一次打針
女孩的紙
藏族的花圍裙
大會餐

序言

我是從當醫生開始頻繁地使用文字,那時每日要寫病歷和死亡報告等醫療文書。那種文字必定是客觀安靜恭謹與精確的描述。文字的套用,說簡單,真是再家常不過了。你可以沒有一寸土地,沒有一顆糧食,但你依然可以擁有語言和文字。書寫這件事的最低要求,是要讓別人明白你的意思。高一些的要求,是要把你的意思說得儘可能引人共鳴。這是尚未過時的需要苦修的教養,是一個人思維本質的外化。
如同習武之人對劍技和刀法的淬鍊,你得日日潛心鑽研。
多年前,我在北京郊區的農村買了幾間小房,院子空蕩蕩,有野鼠出沒(常常希望有狐,可惜沒見過)。到了初春,植樹節後,我從苗圃買回兩棵梧桐樹。它們,光禿禿的又細又輕,不見一絲綠意,活像搭蚊帳的舊竹竿。我挖了寬敞的坑將它們根須埋下,底部還施了從集市買來的麻醬渣。我先生說,這地方咱也沒有產權,人家說不定哪天就收回去了,似不必如此上心。我說,就算人家把房子收了,這樹也依然會生長。我們還是善待它們吧。
我以前知道梧桐叫懸鈴木,覺得起這名字的人富有想像力和詩意。待自己植了這樹,才發現它們的果實真是太像懸掛的小鈴了。再呆笨的人,也會讓它們擁有這個名字。不知道是不是我那兩桶麻醬渣滓的效力,梧桐樹發憤圖強努力長大,幾年的功夫,已經有4層樓高了,皮青如翠,葉缺如花。闊大的葉子像相思的巨手,每晚都在風中傻呵呵地為自己鼓掌。秋天的時候,它們會結出聖誕鈴鐺般的果實,自得其樂地晃蕩著,發出我們聽不見的叮噹之響。陽光透過葉子拋灑在地面,紅磚漫砌的地就被染上點點濕綠,重疊成深沉的暗咖色。我懊惱地想,早知道梧桐綠得這樣狠,不如當初墊了灰藍的磚,索性讓它們碧成一坨,比如今這般纏絲瑪瑙似的絞著好。
突然,我看到頭頂的斑駁中有一隻清爽的鳥,在綠葉中跳躍,好像在和另外一隻鳥捉迷藏。細細看去,其實並沒有另外一隻鳥,它是單身。但如果沒有另外一隻鳥,它如此執著地在我家懸鈴木上鑽來掠去,是何用意呢?想起“卻是梧桐且栽取,丹山相次鳳凰來”,莫非鳳或凰的雛鳥,被我家的梧桐引了來?成年的它們是絢彩的,不知幼小時也曾披過素衣?
人無法猜透一隻鳥的心思,就像我們無法洞徹人生。不像梧桐是先知先覺的,它和秋天有秘密的聯絡孔道。要不,怎么會“梧桐一葉落,天下皆知秋”呢。
好幾天,那鳥不辭勞苦地穿行於我家的懸鈴木間,看得出它更屬意東面的那一棵。我現在已經辨認出它是一隻喜鵲。不是那種灰頭土臉的吃松毛蟲的小個子灰喜鵲,而是眉清目秀黑白相間的長尾巴花喜鵲。
它來我家的時候,像一架民航貨機,滯重遲緩載著貨物。飛離的時候就一身輕鬆,活潑輕快,趕路匆匆。它確實是有伴的——另一隻花喜鵲。黑和白的部分似乎均比早先這一隻更大更鮮明,許是一隻雄鳥吧。當我確認了它們是一家之後,也就知道了它們的用意。兩隻喜鵲每天辛辛苦苦地銜來各色樹枝,是要在懸鈴木上搭一巢穴,迎接新生命的降生。
一隻喜鵲窩,要搭建多少枝條?要銜來多少草梗?要傾注多少氣力?要嘔瀝多少心血?要耗費多少光陰……
聽到我自言自語,路過的原住民老婆婆說,喜鵲選搭窩的地方,可心細呢。天上頭要沒有北風,地下面要沒有凶兆,遠處要沒有打擾,近處要沒有響動……最用心的窩,喜鵲要啄下身上的羽毛,鋪墊得暖暖和和,小喜鵲孵出來後才活蹦亂跳。”
我沒見過自拔胸羽的喜鵲,這兩隻鳥好像也沒有這般忘我。但我不得不信老婆婆。她說這些話的時候,搖晃著滿頭堅硬的白髮,配著漆黑的舊衫,目若朗星。我疑心她在以往的哪一輩子,曾做過鵲妖。
等著聽小喜鵲叫吧。早報喜,晚報財,不早不晚報客來。她胸有成竹地說,好像未來的小喜鵲是她派往我家的兒童團。
為了節省喜鵲夫婦的時間,我約摸了一下它們搭巢所需建材的長短,撿了一堆草棍和樹棍放在院子裡,期望它們就地取材。但喜鵲夫婦胸中自有擬好了的藍圖,有我們不知的選材標準,對此視而不見,依然辛辛苦苦地到遠處去銜枝。它們不屑。
鵲巢終於搭好了,小喜鵲在這裡降生,一窩又一窩。
在兩棵梧桐樹和喜鵲家族的陪伴下,我寫下了收入在這套文集散文卷中的很多作品。我用時間的樹枝,搭起了這個文字的喜鵲窩。喜鵲本是單調的凡鳥,只有黑白兩色,全無時尚的外觀。它的窩也是粗糙和樸素的,甚至有一點邊設計邊施工的亂七八糟。不過,我在這個窩中墊入了一縷縷羽毛,它們來自我滄桑的歲月和我溫熱的心房。
畢淑敏
2012年7月27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