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在葛底斯堡國家公墓落成典禮上的演說》這篇演講是林肯在葛底斯堡國家公墓落成典禮上發表的。
1862年7月,在南北戰爭中,北軍統帥米德率領軍隊在葛底斯堡和敵人打了一仗,打敗了敵人,取得葛底斯堡大捷。在葛底斯堡之戰中,武裝起來的黑人以及他們作戰時的英勇頑強表明黑人並不比白人遜色,從而堅定了林肯對於這個國家並非白人所獨有的信念。因此,當他接到邀請,要他在葛底斯堡新公墓落成儀式上講幾句話時,便欣然同意了。
實際上這次公墓落成儀式並沒指望總統能來,公墓委員會主席給社會各界發出邀請,其中給總統、內閣的請柬更多地帶有禮節性。公墓落成儀式定於11月19日舉行,已安排好由著名演說家E·埃弗雷特在那天發表演說。這是主戲,其他都是配戲。
而總統卻出人意料地答應前來,這期間可能約翰·福布斯9月給總統的一封信起了相當作用。福布斯建議總統“及早地抓住機會,也抓住往後出現的任何機會”去告知人們“這場戰爭並不是北方反對南方,而是人民反對貴族”。林肯實際上早在戰爭開始之初就表明過類似的觀點,不過,福布斯說:“如果你能像對待黑人問題那樣也同樣地強調這一方面,那么你就會同樣地使人們把這方面的論點牢牢地銘記在心上。”
這的確是值得考慮的。然而林肯卻並沒有太多的時間加以準備。兩周時間,他不僅要準備好發言稿,同時還得考慮太平洋鐵路工程問題,因為該工程馬上就要正式開始,他更須花時間準備致國會的年度咨文,像通常一樣,那必須是長篇大論。林肯幾乎利用了他能利用的一切閒暇時間來思考發言稿,甚至穿衣、剃鬚之時也在思考,在離開華盛頓之前總算有了份初稿。不過好事多磨。
18日,當他準備前往葛底斯堡的時候,他的小兒子病了,這使得總統夫人如驚弓之鳥,因緊張而頗有些歇斯底里。總統這時似乎也有些神思不定,10月下旬,他曾在巴爾的摩長老會會議上說過“有時,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的孤注一擲的說法仍然是:上帝是我唯一的希望”之類的話,現在,據總統夫人事後談及,總統在去葛底斯堡的時候,似乎越發想到宗教方面的事情。林肯覺得必須去葛底斯堡,便決然上了火車,隨行的有西沃德及拉蒙等人。到達後,斯坦頓來電,他的小兒子塔德感覺好多了,各戰場亦平安無事。林肯放下心,同時安心修改講稿。
第二天,高瘦的總統騎著一匹小馬從葛底斯堡出發,前往公墓。至少有一萬五千人參加了典禮,很多人前一天晚上因沒有住處而唱著鬧著過了一夜。埃弗雷特遲到了一會兒,但他仍然自信地面對聽眾,發揮一個演說家的雄辯特長,口若懸河,一氣講了差不多整整兩個鐘頭。然後由拉蒙請林肯上台。
林肯從外衣口袋裡掏出講稿,戴上眼鏡,略一掃視,便開始講話。這講話並不完全根據講稿,但兩者差別亦不太大。與埃弗雷特的演講形成一個鮮明的對照,林肯的演講只花了三分鐘的時間,以致一個攝影記者甚至沒來得及調整好三角架,而那些等著聽總統演講的人們也才剛剛伸長脖子。但當林肯的演講剛結束,一萬五千名聽眾個個眼中都噙滿淚水,同時給林肯報以熱烈的掌聲。
真正讓林肯覺得快樂的是埃弗雷特,他於次日即寫信告訴總統“如果我在兩小時內所講的東西,能像你在兩分鐘內所講的那樣觸及這個集會的中心思想的話,那我就十分高興了。”林肯一看,精神大振,隨即回信說:“昨天,從我們各自的身份而言,你不得不做長篇演講,而我又不得不做短篇的講話。我感到高興的是,按你的判斷,我的微不足道的講話還不能算是一個完全的失敗。”
一般說來,對於不重要的信,林肯很少及時答覆。埃弗雷特的這封信並非有關國計民生,而引致總統即刻作答,可見林肯的高興程度。
演講內容
八十七年之前,我們的先輩們在這塊大陸之上締造了一個新國家,它在自由之中孕育成長,奉行著人人生來平等的原則。
當前,我們正從事一場偉大的內戰,以考驗這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孕育於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則的國家是否能夠長久存在下去。我們今天是在這場戰爭中的一個偉大戰場上集會。烈士們為使這個國家能夠生存下去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來到這裡,在此集會,是要把這個戰場的一部分奉獻給他們作為英靈安息之所。我們這樣做是完全應該而且非常恰當的。
但從更大的意義上來說,我們又不可能奉獻這塊土地,我們不能使它神聖化。曾在這兒戰鬥過的勇士們,不管是犧牲了的還是在世的,已把這塊土地神聖化了,這遠不是我們微薄的力量所能增減的。
全世界將很少注意到,也不會長久記住我們今天在這裡所說的話,但全世界將永遠忘不了勇士們在這裡所完成的功業。
倒不如說,是我們這些還活著的人應在這裡把自己獻身於勇士們已經如此崇高地向前推進但尚未完成的事業。對於我們,在這裡倒是應該把自己奉獻於仍然留在我們面前的偉大任務——從這些光榮的烈士身上吸取更多的獻身精神,來完成他們那已完全徹底為之獻身的事業;以便使我們在這裡下定最大的決心,不讓這些烈士白白犧牲;以便使國家在上帝的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並使這一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
妙語佳言
烈士們為使這個國家能夠生存下去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我們來到這裡,在此集會,是要把這個戰場的一部分奉獻給他們作為英靈安息之所……但從更大的意義上來說,我們又不可能奉獻這塊土地,我們不能使它神聖化。曾在這兒戰鬥過的勇士們,不管是犧牲了的還是在世的,已把這塊土地神聖化了,這遠不是我們微薄的力量所能增減的。
對於我們,在這裡倒是應該把自己奉獻於仍然留在我們面前的偉大任務——從這些光榮的烈士身上吸取更多的獻身精神,來完成他們那已完全徹底為之獻身的事業;以便使我們在這裡下定最大的決心,不讓這些烈士白白犧牲;以便使國家在上帝的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並使這一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
演講特色
這篇演講之所以取得成功是有道理的,它詞語運用簡潔、凝練、準確,判斷正確。如演講開頭一段“八十七年之前,我們的先輩們在這塊大陸之上締造了一個新國家,它在自由之中孕育成長,奉行著人人生來平等的原則”就是由一系列準確而鮮明的詞語組成的。如“八十七年之前”、“先輩們”、“新國家”等重要概念,都能在人們的心目中找到具體的表象,表述非常明確。而“我們的先輩們在這塊大陸之上締造了一個新國家”一句,是關係判斷,非常明確。同時,這篇簡潔的演講詞中還充滿強烈的感情色彩,感情真切、深沉,飽含著林肯對為國捐軀的烈士們的崇敬和緬懷之情,因此能深深地打動聽眾的心弦,引起共鳴。現今,這篇演講已經被鑄成金文,作為英文演講的典範之作,存放在牛津大學。傑出的演講家,總是非常注意遣詞造句,苦心孤詣,字斟句酌,選用那些能準確恰當地表達思想內容、蘊涵著真摯動人感情的詞語,用這些帶有強烈感情色彩的語言,去叩動聽眾的心扉,撥動他們的心弦,並引起共鳴。林肯的這篇演講講完之後,成千上萬的聽眾眼含熱淚。除了其中蘊含著深摯而豐富的情感因素之外,這篇演講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於林肯對演講詞的精心推敲、錘鍊。
逸聞故事
由於家境貧寒,小時候的林肯沒有讀幾天書就休學了。但他從來沒有放縱自己,儘管他所受的教育是斷斷續續,但卻使他對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他的繼母帶來了幾本書,有《魯濱孫漂流記》《伊索寓言》《聖經》《辛巴特水手》,還有約翰·班揚的《天路歷程》,似乎是一套五卷冊文庫,這些讓他著了迷,他隨時將書帶在身上,一有空閒時間就津津有味地沉醉其中,尤其是《聖經》,他看過多遍,他對《聖經》內容極為熟悉,儘管他從來不是教徒,卻能熟練地引述其中的句子或者故事。
他不像鄰人的孩子,他總是帶著本書,甚至會在剛乾完活的時候就仰躺在地讀起來,因而,僱主們常常認為他很懶,這使他的父親湯姆頗為惱火,為此他甚至有一次怒火中燒,一掌將他和他的書打得老遠。但這卻阻擋不住小林肯求知的欲望。因此,1824年秋天,當阿澤爾·多西來這一帶辦學的時候,亞伯又一次入了學,學校很遠,每天早晚,不管是彩霞滿天,還是風雨交加,都可以看到他在鴿子溪一帶行走的身影,那是他上學而去或是放學歸來。當時,在那個拓荒時代的僻遠農村,紙張極為稀少而且奇貴無比,他不得不用木炭在木板子上做練習,寫滿字的木板可以刮後再用。貧窮的人們受教育充滿艱辛,不過他並不在意這一點,他甚至不在意他的熊皮褲子又緊又短地貼在瘦長的腿上,貧窮和不在意導致他不修邊幅,這種習慣伴隨了他一生。他甚至沒有課本。語文方面的課文取自《聖經》,算術課本卻買不起,於是,他借了一本課本,抄寫在他省下來的紙上。他讀到的書還有威姆斯的《富蘭克林的生平》《哈姆雷特》《裘里斯·愷撒》等。
同時,他還設法讀到了傑斐遜總統的首次就職演說、莫里斯在亞歷山大·漢密爾頓葬禮上的發言,長達近五百頁的印第安納州修正法典也使他讀來津津有味,對他起了重大影響的還有司各脫所編《演說法教程》,這使他用心揣摸起語言表達的特徵。
他對演說和法律的興趣改變了他的生活。為了學習演講,他曾經徒步三十英里,去一個法院聽律師們唇槍舌箭的辯論。他欣賞律師們的雄辯口才、繪聲繪色的辯護和雄渾有力的手勢。他聽著聽著,便情不自禁地模仿起來,有時還學得惟妙惟肖,令人忍俊不禁。有時福音傳教士也曾雲遊來鴿子河墾區,他便興致勃勃地趕到布道現場,聆聽教士們扣人心弦的說教,觀察他們舒捲自如的手臂,回來後也模仿著學將起來,並自以為是人生的最大一樂。為了練就口才,提高演講水平,他還曾對著樹幹、樹樁和成遍的玉米林演講過多次。他終於取得了成功。在競選議員與總統之前,他就曾經在法庭上作過多次辯護演講,幾度轟動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