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金錢桿

土家金錢桿

土家金錢桿是流傳於思南的民間舞蹈。其桿長約1米,以竹木做成,一般兩端嵌有銅錢,現也有用其他環狀物質替代,桿身飾以彩紋。有單桿也有雙桿,舞者以桿敲擊肩、臂、腰、背、腿,打出有節奏的聲音,隨之而跳躍舞蹈。兩人或多人舞時還相互對擊。即興性較強,可根據自己的情緒、性格和技巧隨意擊打。

歷史起源

土家金錢桿歷史悠久,流傳很廣,在清代許多著作中對它都有記述,如康熙年間李振聲的《百戲竹枝詞》中記有:“徐沛伎婦,以竹鞭綴金錢,擊之節歌。”即證明了金錢桿在當時的存在。

早期思南土家金錢桿,在形式上是一項獨立的舞蹈藝術,為花燈表演內容之一。發展過程中經民間藝人整理創新,逐步脫離花燈表演。

在思南,經過不斷傳承發展,現今已更多地演變為歌頌幸福生活和甜蜜愛情。打金錢桿時,邊打邊跳邊唱,男女互相對視舞蹈表演,或一前一後、或一左一右地唱跳。

思南土家金錢桿作為思南勞動人民長期生產、生活和漫長歷史歲月中逐步演繹的智慧和文化結晶,是一門自成體系、廣為流傳於思南各鄉鎮地區且形成了具有完整民俗內容和獨立特殊形式的民族民間舞蹈。

風格特色

金錢桿在表現規模上,一般分二人對打、兩對對舞、多旦多醜三種。

二人對打

二人對打也叫一旦一醜。常作花燈表演節目,系金錢桿舞蹈主要表現形式。因舊社會有女不出閨禮俗,旦角一般由男人反串。在服飾上則以土家民族服飾為主。表演時,旦角或賣弄風情,或含情脈脈,丑角則竭力挑逗、極盡醜態。一旦一醜的最初表演,常常動作比較單一,舞者用金錢桿,或斜或正、時左時右、忽上忽下地敲打自己的腳踝、背腰、肩膀、後臀四肢和地面等處。

兩對對舞

兩對對舞也叫雙旦二醜。由民族姑娘或中老年女性直接參與表演,雙旦雙醜的舞蹈表演動作更富多樣性,質樸健康、豐富多彩。比及一旦一醜,基本改變了旦角由男性假扮的狀況。

多旦多醜

多旦多醜也叫多人齊舞。由八人或八人以上男女對舞,少則六人,多則數十人乃至上百上千人。該種表演注入一定兒女私情、慕戀故事情節,內容、動作最顯複雜,系一種“舞台舞蹈表演”和“大庭廣眾”現代金錢桿表演的主要形式。

舞蹈內容

在舞蹈內容上,動作和唱詞一般都表現土家族男女愛情、百姓生產生活,富含“求財、祈福、送壽、迎新、慶節”諸多成分,偶爾亦隨環境需求與時間變化,不斷幻化動作、唱詞,以求吉祥如意。

思南金錢桿進入“蓮花鬧”(花燈)表演內容後,多出現於春節元宵。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已不受時令限制,常在“有朋自遠方來”,或者“四美具、二難並”時,主隨客便,隨興而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