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土壤是植物生長繁育的基地,是植物必需的營養物質的重要供給源。植物需要的營養元素除CO主要來自空氣外,氮、磷、鉀及中量、微量營養元素和水分主要來自土壤。由於過度墾殖、重化肥輕有機肥、種地忽視養地的現象十分嚴重,土壤有機質匱乏而導致養分狀況失衡,土壤養分長期的低投人、高產出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我國現有耕地為1.3億hm左右,其中高產田、中產田、低產田各占1/3左右,土壤養分退化是形成中、低產田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國土壌養分退化狀況
從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結果可知我國耕地的土壤養分狀況土壤有機質含量小於6g/kg的耕地約占10%,土壤全氮含量小於2g/kg的耕地占87.8%,缺磷的耕地占59%,缺鉀的耕地占23%i中量元素缺乏的耕地占63.3%,其中缺鈣、缺硫的面積各占30%左右,缺鎂面積接近6%就全國耕地土壤微量元索而言,5%的耕地缺鐵,6.9%的耕地缺銅,21.3%的耕地缺錳,46.8%的耕地缺鉬,34.5%的耕地缺硼,51.5%的耕地缺鋅。在微量元素缺乏方面,我國南方和西南地區90%的土壤缺硼和鉬,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80%的土壤缺鋅和鉬,西北乾旱地區有超過總土壤面積80%的土壤缺鋅和錳。
土壤養分退化等土壤貧瘠化現象在全國各地均有出現(唐近春,1990李慶逵等,1997)。例如,河北省低平原土壤養分監測表明,20世紀80年代初與50年代中期相比,有53.9%的樣點的有機質含量下降,15.4%樣點穩定,30.7%樣點增加。江蘇里下河地區1984年至1988年的監測結果表明,平均土壤有機質含量從2.07%下降到1.86%,速效鉀含量從138mg/kg下降至84.7mg/kg。
土壤養分退化的防治
防治土壤侵蝕,保護土壤資源
土壤侵蝕在造成水土流失的同時會帶走土壤中的養分,使土壤養分含量下降。應運用合理的農、林、牧、水利等綜合措施,修築梯田,發展水利,嚴禁濫墾、濫伐,種草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對生態平衡失調地區因地制宜地進行綜合治理,合理安排農業布局,進行改土治水等農田基本建設,建立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使上壤資源得到充分保護。
實行合理施肥,培育土壤肥力
合理施肥是調節和改善土壤養分供應狀況、改良培肥土壤、保證農作物豐收的基本措施。應大力提倡增施有機肥料,逐步建立以有機肥為基礎,有機、無機肥相結合,大、中、微量元素合理配合的施肥體系。農業生產實踐中,應改變傳統施肥方式,調整施肥結構,推行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達到營養植物、改善土壤物理性質、提高土壤肥力的目的。
發展旱作農業,建設灌溉農業
我國水資源缺乏,大部分土壤缺乏灌溉條件,農業生產完全依靠天然降水。黃土高原地區旱作農業占耕地面積的80%以上,發展灌溉,實現農業水利化是提高單產的重要措施。在建設灌溉農業方面應注意重視灌水與其他增產措施相配合改進灌溉技術,節約用水保護地下水資源,防止次生鹽淡化防止次生潛育化。
合理輪作倒茬,用地、養地相結合
輪換種植不同作物,實行深耕和我耕作物的換茬,豆科和糧食、經濟等作物的輪作,則能平衡地、充分地利用土壤中的營養物質並提高土壤肥力。輪作倒茬應考慮茬口特性和作物特性,合理搭配耗地作物(如水稻、小麥、玉米)、自養作物(如大豆、花生)、養地作物(如草木樨、紫雲英)。採取綠肥作物與大田作物輪作,豆科作物與糧棉作物輪作以及水旱輪作的方式進行合理輪作。
合理耕作改土,加速土壤熟化
合理的耕作可以調節土壤固、液、氣三相物質比例,增強土壤通透性,加速土壤熟化。深耕結合施用有機肥料是培肥改土的一項重要措施。深耕可以增強微生物的活性,加速土壤礦物質養分的風化釋放和有機質的分解轉化,提高土壤有效養分含量。但是如果耕作過於頻繁,容易使有機質分解過快而損耗有效養分,應在滿足有效養分供應的前提下,減少頻繁的耕作。
消除有毒物質,改善養分供應
土壤中存在的有毒物質會降低土壤微生物的活性而影響養分的轉化,影響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利用。消除土壤有毒物質以改善植物營養環境,對土壤養分的調節具有重要作用。有毒物質造成的危害主要有土壤酸性或鹼性過強所致的酸害和鹼害、土壤中0.3%以上的鹽分含量所致的鹽害、低洼或長期積水的稻田以及水分過多的土壤產生的HS等所致的還原物質毒害、工業“三廢”所致的污染危害。可採取水利工程、生物改良、農業改良化學改良等綜合措施消除土壤中的有毒物質,提高土壤養分的供應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