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葉槲蕨[中藥]

團葉槲蕨[中藥]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團葉槲蕨,中藥名。為槲蕨科槲蕨屬植物團葉槲蕨Drynaria bonii Christ的根莖。植物團葉槲蕨,分布於我國廣東(台山)、廣西、貴州、雲南,泰國、高棉、越南、馬來西亞、印度(阿薩姆)也有分布。具有益腎氣,壯筋骨,散瘀止血之功效。主治腎虛耳鳴,骨折,牙痛,跌打損傷,腎虛耳鳴,跌打損傷,風濕腰痛,外傷出血。

入藥部位

植物團葉槲蕨的根莖。

性味

味微苦,性溫。

歸經

入脾、腎、肝經。

功效

益腎氣,壯筋骨,散瘀止血。

主治

腎虛耳鳴,骨折,牙痛,跌打損傷,腎虛耳鳴,風濕腰痛,外傷出血。

相關配伍

1、治腎虛耳鳴,團葉槲蕨15g,菟絲子9g。煎服。(《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2、治骨折、關節脫位,團葉槲蕨15g,水煎服,並用鮮根莖搗敷。(《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3、治外傷出血,(團葉槲蕨)曬乾炒黃,研末外敷。(《中國藥用孢子植物》)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0~15g。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研末敷。

採集加工

全年均可採摘,洗淨,去鬚根、葉柄,曬乾或鮮用。

藥材性狀

根莖呈扁平長條狀。表面棕色,密被鱗片,鱗片卵圓形,具長鑽頭,有鋸齒,基部盾狀著生。兩側及上面有圓形葉柄痕,下面有殘留細根。質輕脆,易折斷。斷面可見多數黃色點狀分體中柱,排列成環。氣微,味微苦。

形態特徵

附生樹上,岩石上或土生。根狀莖橫走,粗壯,粗1~3厘米,肉質,頂端密被鱗片;鱗片張開伸展,長2~12毫米,寬1.5~3毫米,頂端長漸尖而呈尾狀,基部卵形而為盾狀著生,中部深棕色,邊緣及上部銹黃色,邊緣有密睫毛。基生不育葉無柄,心臟形,圓形,腎形至卵形,長10~15厘米,寬8~12厘米,頂端鈍或圓,基部淺心臟形而有互相覆蓋的耳,邊緣全緣或有圓形的淺裂;葉脈兩面均明顯,側脈下面隆起,上部的向上、中部的平展,下部的向下反折成弧形,小脈下面明顯而隆起,聯結成伸長的網眼,少數有單一的內藏短小脈,葉厚紙質至薄革質,堅硬,兩面均無毛,上面黃棕色而有光澤,下面灰棕色而暗晦,正常能育葉的葉柄長10~20厘米,深色至淡色,光亮,無毛,基部被鱗片,兩側有寬僅1~2毫米的狹翅幾達基部,能育葉葉片長圓狀卵形,長30~70厘米,寬20~30厘米,羽狀深裂幾達葉軸而形成寬約1毫米的狹翅,裂片3~7對,斜向上,相距1.5~3厘米,闊披針形,長7~20厘米,寬2.5~5厘米,頂端長漸尖,基部稍狹長而下延,邊緣近全緣至淺波狀,有軟骨質的邊,頂生裂片同形,稍大,葉軸淡棕色,主脈,側脈及小脈淡色,均無毛,側脈明顯,纖細,上部稍向上彎曲而達於葉緣,橫脈明顯,在每對側脈之間構成5~6個大網眼,大網眼內有幾個不整齊的小網眼,內藏小脈單一或很少分叉,反折,頂端呈棒狀,葉薄革質,乾後鮮綠色或變淡棕色,無毛,上面光亮。孢子囊群細小,圓形,散生,在中肋兩側不規則地排成2行,在相鄰兩對側脈間有2至4行,生2~4小脈交匯處。孢子囊上無腺毛。孢子囊表面光滑。

生長環境

附生林下樹幹或岩石上,海拔100~1300(~1700)米。我國廣東(台山)、廣西、貴州、雲南,泰國、高棉、越南、馬來西亞、印度(阿薩姆)也有分布

相關論述

《新華本草綱要》:“根莖味微苦,性溫。有補虛、舒筋活血的功能。用小兒疳積,腎虛耳鳴,跌打損傷、骨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