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河南葉縣圓覺寺
根據殘存碑文和葉縣地方志等史書記載,唐貞觀十三年(公元639年),唐太宗李世民命鄂國公尉遲恭(敬德)為監工,負責督建圓覺寺,其規模、布局均按照當時的唐都長安城中的圓覺寺興建,占地五百餘畝,沿中軸線建了五座殿堂,分別是天王殿、大佛殿、大悲殿、大雄寶殿、藏經樓。東西廂房層層相連,寺院西部建有塔林。
關於圓覺寺的由來,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唐貞觀初年,天下初定,海內昇平,百業興旺,唐太宗李世民甚是高興,白天與眾臣開懷暢飲,多喝了幾杯,到了夜間,夢見有一白須和尚對他說:“草寺坡名有寺,緣何無寺?寺不建,天下亂。”言罷便飄然而去。李世民猛然驚醒,久不能寐。次日早朝,李世民詢問眾臣,草寺坡在何處,眾臣皆不知。李世民篤信佛教,便到皇家寺院——長安圓覺寺詢問方丈,方丈言道:“葉縣南有一處,與我寺地氣相通,想必就是此處。”李世民隨即派人快馬去探,果有一高坡位於馬河北側,北高南低,坡上芳草萋萋,名曰草寺坡。李世民聞聽心中大喜,即命開國功臣鄂國公尉遲恭(敬德)到草寺坡督建寺院,並令長安圓覺寺僧人攜《圓覺經》一部一同前往。從貞觀十二年初到貞觀十三年底,歷時近兩年,共有5000餘人參與興建,以唐都長安圓覺寺為藍本的近500畝的寺院在草寺坡落成了。李世民聞報後大悅,親提御筆賜名“圓覺寺”,故長安有圓覺寺,葉縣亦有圓覺寺。
發展
興建之初的圓覺寺規模宏大,但隨著時光的流逝,風雨的侵蝕,圓覺寺也漸漸失去了以往的光澤。此後各朝各代均對圓覺寺進行了修繕,史書記載在明朝嘉靖年間和清朝康熙年間,對圓覺寺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重修。1913年(民國2年),對鐘樓、鼓樓進行了全面修復。
1928年(民國17年)軍閥混戰時期,圓覺寺遭受到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浩劫。當時馮玉祥為修築工事,把寺院的建築幾乎全部拆毀,僅剩觀音殿一所。“文革”期間,觀音像又被當做“四舊”搗毀,觀音殿被當做井場用房。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圓覺寺僅餘斷壁殘垣。
1999年開始重修後的圓覺寺氣勢恢弘,頗為壯觀。寬闊高大的山門可並列過兩輛卡車,進入山門向北是一座寬敞的水泥平板橋,橋下一泓清水清澈見底。山門東西兩側各有對稱的廂房兩間,走過板橋沿坡而上是天王殿,接著是大佛殿、千手千眼觀音殿等。西側有聖佛殿、臥佛殿、觀音殿、三聖殿、接引殿、廣勝殿、地藏殿等;東側是念佛堂、客房、齋房等。
圓覺寺的山門東邊有一口古井,自唐貞觀十三年建寺以來一直存在。據民間傳說,在大旱之年周圍村莊的水井均無水可吃的時候,該水井依然水量充足,水質甘甜;待雨水充足時,附近村莊的井水都變成鹹水了,此井水依然清洌甘甜。明朝初年,圓覺寺一位德高望重的僧人將這口古井稱為“觀音甘露泉”。
1965年全國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當地將該井挖成了一個80米長24米寬的池塘,用以灌溉農田。該池塘之水味美甘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雖大旱之年亦復如是。當前該池塘已被圓覺寺建成七寶蓮池,池中蓮花盛開,游魚在水中穿行,令人賞心悅目。
在大佛殿的西側,並排樹立著清乾隆丁丑發碑文、嘉慶民間文書碑、鹹豐年間碑、中華民國九年碑等石碑。圓覺寺住持釋恆周介紹說,這些都是重修寺院時,工作人員收集並立於寺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