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介紹
從來還沒有哪一個城市能像廈門這樣有氣魄,一口氣拿出了6.76平方公里的黃金寶地(其中陸域面積超過3平方公里),用於第六屆園博會的規劃建設用地。政府的用意非常明顯——全力打造一個永不落幕的水上園博園,為廈門的未來再添一個“鼓浪嶼”。用意如此,政府的各個部門也正以前所未有的“團隊”合力,推進廈門園博園的各項工作。 2007年9月,廈門園博會將正式開園納客,儘管比原計畫的開園時間推遲了近一年,但是一年的時間足以讓園博園變得更加完美與精緻。從園博會籌建工作現場指揮部傳來訊息說,園博園的各項工作進展相當順利,部分項目將在本屆投洽會期間隆重向外推介。
項目要求
從第六屆園博會落戶廈門開始,建設部、國台辦、省政府和其它相關部門十分重視和支持本屆園博會的籌備工作,省建設廳組織了全省各主要城市對閩台園的建設方案進行充分的論證。政府相關部門將該項目列為省、市重點建設項目,並圍繞“和諧共存·傳承發展”的主題,堅持以人為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做好園博會的各項籌備工作。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何立峰親自主持召開市委常委會,對廈門園博會的籌備工作提出要求,並對組織管理、工程建設和征地拆遷等工作進行部署。市長也多次參與討論園博園的規劃和建園、辦會特色等工作。同時,為加快推進重點工程建設,提高工作效率,成立第六屆園博會籌建工作現場指揮部。在北京舉行首次新聞發布會以來,完成了園博展區概念分區設計方案,完成了676公頃園博片區的修建性詳規和道路市政專項規劃,完成了VI設計並建立了第六屆園博會網站,有關招商招展和項目招投標的前期工作正有序進行。
項目實施
廈門園博園的征地拆遷工作可以說是我市有史以來規模最大、難度最複雜的征地拆遷工作,不算水域面積,園博園的陸上征地面積就達到了8,332.36畝,征地範圍東起杏林灣水庫,西至杏林村北溪引水乾渠,南至集杏海堤,北至杏北路延伸段(西亭村瓦山)。征地的類型廣泛涉及到企業用地、鰻場、蝦池、住宅等,很多問題征地專家都表示是第一次碰到。 到目前為止,除了杏北路以北1000畝左右的徵用地稍遲以外,其它7,000多畝的征地已經全部完成並交付使用,征地補償款正陸續發放到村民手中。陸上征地結束後,相關部門將隨即對杏林灣庫區的水產養殖進行徹底清理,為園區的下一步大規模建設提供堅實基礎。
自2004年11月發布園博園征地拆遷公告以來,集美文教區管委會、市征地拆遷主管部門等全力配合,為廈門園博園征地工作一路“開綠燈”,並同時做好整個征地過程的協調與監督工作,使征地得以順利進行,並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建設用地。
項目完工
從園博會籌建工作現場指揮部傳來訊息說,廈門園博園的工程建設已經全面展開。
事實上,作為園博園的標誌性工程之一——廈門園博大道已經開始動工建設,到目前為止,園博大道的路基工程已基本完成。園博園清淤吹填工程已全面展開,計畫在年底前基本完成9個島的吹填造地工作,園博大道及9個吹填島嶼的備土備苗工作年內完成,道路、護岸、橋樑、碼頭和相關市政配套工程在年內將相繼開工。其它的工程項目,如:園博片區市政配套專項規劃、園博園護岸工程景觀和道路橋樑工程景觀方案設計、杏林灣區域內水質、底質和水生生物的現狀調查取樣、有關工程施工的環境影響評價等工作已基本完成。 除了工程建設之外,關係到園博園成與敗的關鍵就在於辦會的招商與招展。據有關人士透露,園博會的招商招展方案預計在年底前可以出台,並通過建設部向全國各省、市發出參展邀請,積極推進園博會的組織工作,同時,將適時組織人員赴兄弟省市、港、台地區和國際友城等地召開推介會,有針對性地開展組展招商工作。
根據項目工作進度的總體安排,今年年內要全部完成園博園項目的規劃和設計工作,2006年9月前完成各參展城市的展區劃定和各自展區的規劃設計,並通過園博會組委會審定,各參展單位進場施工。2007年7月以前,園博展區全部工程竣工驗收,9月將如期開園。
本屆園博會以“和諧共存·傳承發展”為主題,本著“展園景致景觀優美、自然和諧、海峽兩岸風情濃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內容涵蓋園林花卉、休閒旅遊、自然生態、文化藝術和商貿交流,全方位地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國傳統園林藝術和豐富多彩的國際園林風格,充分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統一、改善人居環境、推進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園博園的建成不僅把島外居住環境迅速提升上來,還擴大了城市空間。隨著環境的不斷最佳化,各大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的相繼入駐,各種服務設施的不斷完善,整個集美區的發展都將上一個新的台階。值得一提的是2012園博苑燈光文化旅遊節將於9月20日開幕
項目意義
目的是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個良好的休閒、娛樂場所。本著為民建園這個大宗旨,省委常委、市委書記何立峰提出了“兩高一低”的理念,即高質量、高品位、低收費。門票不是按照建設成本、管理成本來定價,而是充分考慮了市民、遊客所能承受的水平,作為主要收費標準,實行年卡制。此外,園博園分流派建園,各種特色建築只能展示各地的文化精品、園林藝術,而不應該作為低層次的經營點,服務區應該在園林之外開闢。何立峰指出,廈門不是要把園博園建成賺錢的機器,而是要通過它提高市民的生活質量,改善島外的自然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