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基於比較優勢統一框架的全新闡析

1.1國際貿易導論 1.1.1國際貿易的定義 1.1.2國際貿易的本質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3月1日)
叢書名: 21世紀國際經濟與貿易系列教材
平裝: 278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300132747, 730013274X
條形碼: 9787300132747
尺寸: 25.8 x 18.2 x 1.4 cm
重量: 440 g

作者簡介

梁堅,男,1969年生於廣東省信宜市。1991年四川大學國民經濟管理系國民經濟管理學專業本科畢業,同年供職中國建設銀行。1993年10月留學日本,人慶應義塾大學學習日本文化與日本語。1995年考入東京都立大學(TokvoMetropolitanUniversity)大學院社會科學系經濟政策專業,2001年完成博士課程,人職城西國際大學(JosaiInternationalUniversi—tv)。2002年8月回國,任教於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套用經濟系;現任教於華南理工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系。
主要教授國際貿?理論、國際貿易實務、國際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和個體經濟學。主要研究國際貿易和產業經濟、區域經濟,在日本、中國香港和大陸經濟類雜誌發表國際貿易與產業經濟類學術論文多篇。

內容簡介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基於比較優勢統一框架的全新闡析》的最大特徵就是打破了已出版國際貿易教科書通用的國際貿易主流理論既定知識框架,將歷來散亂、割裂的主流貿易理論各部分內容全部統一在一個完整的比較優勢理論框架之下。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基於比較優勢統一框架的全新闡析》的主要特點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1)理論體系更加統一完美。與已出版國內外國際貿易理論教科書不同,《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基於比較優勢統一框架的全新闡析》將所有的自由貿易主流理論,包括古典貿易理論、新古典貿易理論和當代貿易理論全部統一在比較優勢理論的統一框架之下,並進行了較為完美的視角整合。經過這樣的處理,國際貿易主流理論知識框架就變成了只有兩個層次的高度簡潔版本。第一個層次解析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在於各國比較優勢的差異。第二個層次接著解析各國比較優勢差異產生的原因。第一個層次的主要內容就是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第二個層次的主要內容則包括了新古典貿易理論和當代貿易理論。導致一個國家擁有某個特定產業上比較優勢的原因,可以是要素稟賦的差異,可以是由於生命周期進入了吻合本國充裕要素稟賦的階段,可以是本國的主流需求培育相應產業的結果,也可以是本國發揮了特定產業規模經濟的產物。(2)所有的理論都使用了更加明晰和完整的語言進行了表述。像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基於比較優勢統一框架的全新闡析》將其表述成“每個國家都擁有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各自按照自己的比較優勢參與國際貿易和分工,各國的福利就都能夠從中得到提高。”這樣的重新表述有利於學生清晰、完整地理解李嘉圖比較優勢理論中包含著的兩個層次的內容。第一個層次說明每個國家都必定擁有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第二個層次說明按照比較優勢參與貿易都能夠提高本國的福利。 (3)知識體系更加完整和合理。《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基於比較優勢統一框架的全新闡析》包括了比較優勢動態變化和國家發展路徑、要素貿易與移民租金等主要新內容,更加貼近現實,並進行了理論的展開。又比如通常的教科書把羅勃津斯基定理安排在新古典貿易理論之中,《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基於比較優勢統一框架的全新闡析》則把它當做解析“荷蘭病”的工具,安排在第六章“經濟成長與國際貿易”中。按照多年以來的教學經驗,至少筆者認為,這樣的調整更加有利於學生對於該定理的理解和把握。 (4)最主要的理論都作了嚴密的數學推理,包括貿易的必要充分條件、要素稟賦理論、斯托爾珀-薩繆爾森定理等,都作了嚴密的數學推理。相信這可以為有心的學生提供一條深入學習的途徑。
《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基於比較優勢統一框架的全新闡析》在總體構成上,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貿易理論,包括主流的自由貿易理論和非主流的貿易保護理論,包含了第一章至第八章。第二部分是貿易政策,包含了第九章至第十二章。

目錄

第一章 國際貿易導論與主要基礎分析工具
1.1 國際貿易導論
1.1.1 國際貿易的定義
1.1.2 國際貿易的本質
1.1.3 國際貿易的功能與作用
1.1.4 關聯的基本概念
1.2 基礎分析工具
1.2.1 生產可能件(PPF)曲線
1.2.2 生產者最優理論
1.2.3 消費者最優理論
1.2.4 封閉經濟條件下的社會最優
1.2.5 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之:PPFlC模型
1.2.6 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之二:相對供求模型
1.2.7 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之一:提供曲線模型
1.2.8 局部均衡分析模型:社會福利
總結
思考與練習
案例與資料
第二章 比較優勢理念
2.1 基本概念:絕對優勢與相對優勢
2.2 優勢表示:絕對成本與相對成本、機會成本
2.2.1 成本、生產率與優勢
2.2.2 比較成本、機會成本與比較優勢
2.3 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
2.4 李嘉圖的相對優勢理論
2.4.1 李嘉圖模型的主要假定
2.4.2 比較優勢理論的主要思想
2.4.3 李嘉圖模型幾何解析
2.5 國際貿易的必要充分條件
2.6 貿易與工資:絕對劣勢向比較優勢轉變的秘密
總結
思考與練習
案例與資料
第三章 基於要素稟賦的比較優勢理論
3.1 主要概念:要素稟賦與要素充裕度要素密集度
3.1.1 要素充裕度與要素密集度
3.1.2 產品價格、要素價格與要素密集度
3.2 主要假定及推論
3.3 要素稟賦差異與PPF曲線的偏向性
3.4 要素稟賦理論:赫克歇爾一俄林定理(H一0定理)
3.4.1 H一O定理代數證明
3.4.2 幾何演繹:基於PPF-IC框架的一般均衡分析
3.4.3 幾何演繹:基於RS-RD框架的一般均衡分析
3.5. H-O理論拓展
3.5.1 斯托爾帕一薩繆爾森定理
3.5.2 要素價格均等化定理
總結
思考與練習
案例與資料
第四章 基於生命周期和代表性需求的比較優勢理論
第五章 基於規模經濟的比較優勢理論
第六章 經濟成長與國際企業集團
第七章 生產要素的國際貿易
第八章 貿易保護理論
第九章 貿易政策工具之一:進口保護措施
第十章 貿易政策工具這二:出口促進措施
第十一章 區域經濟一體化與多邊貿易體制
第十二章 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學
參考文獻
附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