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背景
口吃俗稱“結巴”,是一種在說話過程中出現氣流阻斷現象而產生說不出或說話不流暢的症狀。口吃被醫學界認為是世界上最奇怪、最複雜的疾病之一。千百年來,這種不痛不癢之症令多少人慾哭無淚,其對患者所造成的心理上的痛苦,絕非常人可以想像。
據統計,世界範圍內的口吃患病率高達1%,全世界共有8000萬人患有口吃,而中國就有1300萬人正忍受著口吃帶來的痛苦。其中,青少年的患病率為2%左右,兒童口吃的發病率更高,約達到5%,尤其在7歲組兒童中的患病率最高。口吃患者中80%為男性,男女性別比為3.9:1。口吃開始的年齡平均為3歲,少數發病於6歲後。在醫學上通常把口吃分為三大類:首字難髮型、語詞重複型、語句中斷型。部分嚴重的口吃患者還常伴有呲牙咧嘴、肌肉痙攣以及各種伴隨動作。口吃的表現變化多端,形式各異,輔音與元音口吃發生比例為5:1,一般兩者都有,96%口吃發生在開始第一個字(首字難發)。
節日設立
為提高各國公眾對口吃的認識,特別是向兒童普及糾正口吃的基本常識,國際口吃聯合會和各國口吃聯合會共同決定1997年將每年的10月22日定為“國際口吃日”,並決定每3年舉行一次口吃者世界大會。
節日醫院
口吃雖然不像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直接損害人的機體,但它給患者的生活、學習、工作都帶來極大的困難。比如買東西、打電話、與人交談等,在常人看來非常容易的事情,卻被患者視為畏途。有許多青年少年由於患口吃而失去了就業和升學的機會,例如商貿、外語、政法、師範、公安、軍事等院校都拒收口吃患者;在應聘面試中,口吃患者無法與常人競爭,求職之路困難重重;在戀愛婚姻方面,他們也因此遭受打擊……口吃給患者精神上和心理上所帶來的壓力和挫傷無以言表,極大地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青少年口吃患者一個尤需關注的群體在中國1300萬的口吃患者中,其中,兒童是一個尤需關注的群體。這不僅因為兒童口吃的發病率比成人要高得多,而且口吃對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危害極大,甚至成為阻礙兒童全面健康成長的終生障礙。因此,專家認為,在這一時期,預防器質性疾病固然重要,但是像口吃這樣的功能性障礙更不能忽視。
口吃治療
發現及治療
研究顯示絕大部分口吃是在患者兒童時期發生和形成的,成年後發生者很少見。而兒童口吃的諸多成因中,模仿致病是一個主要因素。對50名口吃兒童調查中,有36名曾與其他口吃者有過交往,占72%;577例口吃模仿致病占77.5%。然而不少家長在認識上卻存在這樣的誤區:口吃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而消失。而最新研究表明,很少有兒童能在不治療情況下克服口吃,並且4歲以後,口吃隨年齡增長而消失的可能性明顯下降。在治療前等待的時間越長,兒童口吃將越嚴重。因此,當孩子出現以下危險信號時,應立即帶他去專業治療中心去治療:①努力說出辭彙,音調升高,氣流中斷或舌突出;②不能表達時表現沮喪,出現如眨眼、點頭或面部歪扭等繼發症狀;③害怕與人交談或逃避特定的單詞或聲音;④多次重複或部分單詞的重複。
針對傳統口吃矯正治療中出現的諸多問題,國內外口吃專家都在積極探索口吃治療的新途徑、新方法。這些新方法走出了傳統治療把口吃定位於心因性疾病而只注重克服患者心理障礙的誤區,而著眼於口吃既有器質性因素又有功能性因素的全面系統的治療方法,旨在從根本上消除不良習慣的誘因,重新塑造患者的流利言語習慣,讓不良的言語條件反射逐步淡化,從而恢復如常人。
治療誤區
口吃治療有著較長的歷史,傳統上曾經有過各種各樣的治療方法,如藥物療法、針灸療法、推拿療法、暗示療法、強迫療法等等,一些療法後來在實踐中被否定,而另外的一些認為有部分效果的傳統口吃治療在總體療效評價方面都不夠理想,也不穩定,究其根源存在著三大誤區:
1.過去醫學認為口吃僅僅是一種心理障礙,因此一些治療就專門針對心理障礙出發,採取與其他心理疾病相似的治療方案。但據最新研究發現,口吃患者存在神經學的異常。腦掃描研究發現,患者在口吃時其腦活動性有不正常的改變,主要表現為患者在說話時應該活躍的左腦區域(言語語言的產生部位)變得不活躍,而應該靜止的右腦區域則變得活躍。腦掃描研究還發現患者在口吃時其中樞聽覺加工區域,聽覺和軀體感覺的整合區域活動性異常低下,提示口吃可能與患者不能有效整合聽覺信息和位覺信息有關。而腦左側尾核是將言語轉為肌肉運動的區域,因此專家估計口吃可能因左側尾核神經遞質多巴胺過量引起。由此可見,口吃患者某種生理上的缺陷或異常是客觀存在的,並不是人為的意識所能控制的,這也是單純接受心理治療只能維持短暫療效的原因。
2.採取語言訓練方法不科學。例如強調難發音、節拍發音法以及不歇氣朗誦法等,這些方法與現實生活嚴重脫節,即使患者可以在醫院裡一時性擺脫口吃,但出院後很快就復發了。此外,一些矯正治療的語言訓練不系統、不連貫,治療醫生的責任心不強。其實語言訓練是一個長期而困難的過程,而許多患者卻抱有僥倖心理或急功近利的想法,所以常常無法堅持下去,此時醫生若不加以提醒,不及時予以糾正,療程往往就半途而廢了,甚至有的還出現病情加重的情況。
3.缺乏必要的社會康復治療。矯正口吃的目的是讓患者恢復正常語言交流的功能,其本身就需要一個實踐和熟練的過程。但患者存在心理障礙,無法短時間內融入社會,造成語言交流機會不多,從而嚴重阻礙了矯正治療的順利進行。專家建議學校的師生,當你發現你的學生或同學有以上症狀時,不要嘲笑和模仿他們,當與他們交流時,請儘可能給他們創造一個寬鬆的語言環境,避免給他們形成心理壓力,這樣有助於口吃者的言語表達的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