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公路運輸系統的優勢
國際公路運輸系統(TIR系統)不僅適用於國際公路貨物過境運輸,也適用於國際貨物多式聯運中有一段利用公路運輸的貨物過境運輸。
實施TIR系統只需少量人力和設施,貨物通關時,海關僅需核對TIR證信息、檢查運載單元的海關關封,無需進行開箱檢查,從而減少貨物在口岸的等待時間,降低運輸成本。
TIR證同時為過境貨物提供關稅擔保。只有經過批准的運輸企業和車輛才可以使用TIR系統。
TIR系統在過去60多年的實踐中,減少了40%的運輸時間和30%的運輸成本,是提升貿易便利化和運輸安全化的實用工具。
公約基礎及締約國
國際公路運輸系統(TIR系統)建立在聯合國《國際公路運輸公約》(《TIR公約》)的基礎上。 目前,《TIR公約》在五大洲共有超過70個締約國。
中國於2016年7月成為聯合國《TIR公約》第70個締約國。 加入《TIR公約》,有利於推進中國加快融入國際物流鏈、促進國際運輸便利化,有利於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新亞歐大陸橋、中蒙俄、西亞等經濟走廊建設。
國際公路運輸系統與“一帶一路”
2017年5月8日,國際道路運輸聯盟(IRU)在京發布了《釋放國際道路運輸潛力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公路運輸系統對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暢通”促進作用的分析報告》。報告結合中國當前的“一帶一路”倡議、貿易便利化改革以及2016年中國加入聯合國《國際公路運輸公約》(《TIR公約》)的大背景,指出中國加快推進TIR系統的實施將提高中國通關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打通“一帶一路”沿線運輸通道,從而推動貿易便利化,促進互聯互通。
該報告由IRU委託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進行分析研究並撰寫。報告顯示,TIR 系統將降低“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別是中亞、西亞、南亞和東北歐區域通關時間、提高通關效率,為《WTO貿易便利化協定》在中國的實施創造條件。根據測算,中國實施TIR系統後,使用TIR證進行通關可降低通關時間30%-80%,最多可減少6天的通關時間。
在2017年5月14-15日在北京舉辦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國際道路運輸聯盟(IRU)分別與國家發改委家發改委和海關總署戰略檔案。協定各方將共同推動國際公路運輸系統(TIR系統)在中國的實施,提升“一帶一路”各國過境運輸便利化水平,促進貿易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