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交通道路]

公路是現代術語,是可以行駛汽車的公用之路、公眾的交通工具行駛之路,汽車、腳踏車、人力車、馬等眾多交通工具及行人都可以走,當然不同公路限制不同。民間也稱作馬路,如“馬路天使”里的用法,不限於馬匹專用。 公路作為現代語詞有兩個基本因素:可以行駛汽車,公用之路。那么,就排除了其它的車道,例如古代的車路不是公路。 有一般公路與汽車專用公路之別,後者越來越多,二級公路因此就有兩種規格。 因為汽車和修路技術的發展,公路發展出不同級別。 公路等級:有不同分級體系。中國人民交通出版社於2004年出版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對公路分為五個技術等級,還有行政等級。台灣早有《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管理規則》,分為高速、快速、普速三個等級。中國近年又有高等級公路等名稱,是新的分級法。

含義

語義

公路是現代術語,是可以行駛汽車的公用之路,汽車、腳踏車、人力車、馬等眾多交通工具及行人都可以走。早期的公路沒有限制,大多是簡易公路,後來不同公路有不同限制;由於交通日益發達,限制性使用的公路越來越多,特別是一些公路專供汽車使用了(有的城市公路從禁止腳踏車到禁止機車),而且發展出高速公路這種類型,專供汽車全程封閉式使用。

公路 公路

民間也稱作馬路,如“馬路天使”里的用法,不限於馬匹專用。

公路作為現代語詞有兩個基本因素:可以行駛汽車,公用之路。那么,就排除了其它的車道,例如古代的車路、絲綢之路、古羅馬帝國的車路不是公路。

公路大概是區別於鐵路的,鐵路是專供火車行駛,公用區別於專用。

有一般公路與汽車專用公路之別,後者越來越多,二級公路因此就有兩種規格。

歷史

有人必有路,走的人多勢必成路,這是真理。不過,有的路並非公路。公元前三千年,古埃及人為修建金字塔而建設的路, 那是專用之路,哪是公路?

18世紀中期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工業的發展迫切需要改善當時的交通運輸狀況,特別是陸路交通。為此,蘇格蘭人約翰·馬卡丹發明設計了上面所說的“馬路”。由於“馬路”的出現使得英國不僅水路暢通而且陸路也很便利,這樣,為迅速發展英國工業和貿易往來提供了方便條件。人們取這種路的設計者姓氏,稱這種路為“馬路”,以表紀念。

公路的修建也有個不斷提高技術和更新建築材料過程。最早當然是土路,它易建但是也易壞,雨水多些,車馬多此,便凹凸不平甚至毀壞了。歐洲較早出現了碎石路,這比土 進了一大進。再後出現了磚塊路,也比中國早很多。

在碎石上鋪澆瀝青是公路史上一大突破,這是近代的事了。中國自古有驛站驛路,但是真正第一條較先進的公路,是1906年鋪設的廣西龍州至鎮南關的公路。

區別各類道路

公路[交通道路] 公路[交通道路]

公路是指聯接城市之間、城鄉之間、鄉村與鄉村之間、和工礦基地之間按照國家技術標準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門驗收認可的道路,包括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但不包括田間或農村自然形成的小道。主要供汽車行駛並具備一定技術標準和設施。

道路是供各種車輛(無軌)和行人通行的工程設施。按其使用特點分為城市道路、 公路、廠礦道路、林區道路及鄉村道路等。其中城市道路是指城市規劃區內的公共道路,一般劃設人行道、車行道和交通隔離設施等。包括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幹道、城市次幹道、城市支路、胡同里巷等。

等級

五級分類法

一般按照公路所適應的年平均晝夜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務和性質,將公路分為若干技術等級。中國人民交通出版社於2004年出版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對公路分為五個技術等級。

它們的時速標準,一級就相差20公里。

高速

高速公路,能適應年平均晝夜汽車交通量 25000輛以上。具有特別重要的政治、經濟意義,專供汽車分道高速、連續行駛,全部設定立體交叉和控制出入,並以長途運輸為主的公路。

時速一般是120公里,可以100公里。

一級

一級公路能夠適應年平均晝夜汽車交通量5000~25000輛,連線重要政治、經濟中心,通往重要工礦區、可供汽車分道快速行駛、部分控制出入和部分設定立體交叉的公路。

時速100-80公里。

二級

二級公路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折算成中型載重汽車的年平均晝夜交通量2000~5000輛,連線政治、經濟中心或大型工礦區以及運輸繁重的城郊公路。

時速80-60公里。

大概要雙向四車道。

三級

三級公路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折算成中型載重汽車的年平均晝夜交通量2000輛以下,溝通縣與縣或縣與城市的一般幹線公路。

雙車道,一般地方路寬8.5米,丘陵地區7.5米。

時速60-40公里。

四級

四級公路能適應按各種車輛折算成中型載重汽車的年平均晝夜交通量200輛以下,溝通縣與鄉、鎮之間的支線公路。

如滇藏新通道里的舊路丙察察公路路寬3米至4.5米,砂土為基,簡易公路。

時速40-20公里,有的更低。

行政等級

國道、省道、縣道等。

四級分類法

高速公路、中等級、低等級。

三級時速分類法

注意:台灣早有行政法規《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管理規則》,分為高速公路、快速公路、普速公路三個等級。

三個等級分類法

高等級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中等:二級公路。低等級:三級四級。

分類

一、按行政等級劃分 公路按行政等級可分為:國家公路、省公路、縣公路、鄉公路、村公路(簡稱為國、省、鄉道、村道)以及專用公路六個等級。一般把國道和省道稱為幹線,縣道和鄉道稱為支線。

南方通村公路 南方通村公路

國道是指具有全國性政治、經濟意義的主要幹線公路,包括重要的國際公路,國防公路、連線首都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首府的公路,連線各大經濟中心、港站樞紐、商品生產基地和戰略要地的公路。國道中跨省的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批准的專門機構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

省道是指具有全省(自治區、直轄市)政治、經濟意義,並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公路主管部門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的的公路幹線。

縣道是指具有全縣(縣級市)政治、經濟意義,連線縣城和縣內主要鄉(鎮)、主要商品生產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屬於國道、省道的縣際間公路。縣道由縣、市公路主管部門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

鄉道是指主要為鄉(鎮)村經濟、文化、行政服務的公路,以及不屬於縣道以上公路的鄉與鄉之間及鄉與外部聯絡的公路。鄉道由人民政府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

村道是指直接為農村生產、生活服務,不屬於鄉道及以上公路的建制村之間和建制村與鄉鎮聯絡的公路。鄉(鎮)人民政府對鄉道、村道建設和養護的具體職責,由縣級人民政府確定。

鄉道和村道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協助鄉(鎮)人民政府編制,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省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市(州)人民政府或地區行政公署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備案。鄉(鎮)人民政府編制村道規劃,應當徵求沿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意見,必要時還應當舉行聽證會,聽取村民的意見。

專用公路是指專供或主要供廠礦、林區、農場、油田、旅遊區、軍事要地等與外部聯繫的公路。專用公路由專用單位負責修建、養護和管理。也可委託當地公路部門修建、養護和管理。

二、按使用任務、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劃分

根據中國現行的《公路工程技術標準》 (JTGB01.2003),公路按使用任務、功能和適應的交通量分為高速公路、一級公路、二級公路、三級公路、四級公路五個等級:

1.高速公路為專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並應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車道公路。

四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輛。

六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5000~80000輛。

八車道高速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60000~100000輛。

2.一級公路為供汽車分向分車道行駛並可根據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車道公路。

四車道一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15000~30000輛。

六車道一級公路應能適應將各種汽車折合成小客車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5000~55000輛。

3.二級公路為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公路。

一般能適應每晝夜3000~7500輛中型載重汽車交通量。

4.三級公路為主要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公路。

一般能適應每晝夜1000~4000輛中型載重汽車交通量。

5.四級公路為主要供汽車行駛的雙車道或腳踏車道公路。

雙車道四級公路能適應每晝夜中型載重汽車交通量1500輛以下。

腳踏車道四級公路能適應每晝夜中型載重汽車交通量200輛以下。

技術體系

組成

公路的主要組成部分有路基,路面,橋樑、涵洞、渡口碼頭、隧道、綠化、通訊、照明等設備及其它沿線設施。

工程施工

(一)、公路施工企業承包工程範圍

1.公路工程施工總承包企業承包工程範圍

序號資質等級承包工程範圍

1特級企業可承擔各等級公路及其橋樑、隧道工程的施工

2一級企業可承擔單項契約額不超過企業註冊資本金5倍的各等級公路及其橋樑、長度3000米及以下的隧道工程的施工

3二級企業可承擔單項契約額不超過企業註冊資本金5倍的一級標準及以下公路、單跨跨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