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先驅導報:殲11B戰機並非蘇27“山寨版”
際先驅導報2月19日報導2月13日,俄羅斯霍伊公司負責人在印度班加羅爾航展上的一番話,引發各方關注。這家武器製造公司的負責人稱,“中國仿製俄制戰機並不非常成功,蘇系列戰機中最好的產品只能是蘇-35。”
外界盛傳的中國國產戰機殲-11B與蘇-27的“血緣公案”波瀾再起。
殲-11B並非仿製
1995年中俄簽署協定,授權中國組裝200架蘇-27戰機,中方代號為殲-11。據外電報導,中國很快發現早期蘇-27性能不理想,於是在組裝半數殲-11後開始國產化創新改進,之後便成了殲-11B。
自主創新有三種形式: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創新。中國生產的殲-11B在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基礎上融合自己的原始創新成果,整個過程不是低技術含量的仿製,從戰機性能即可看出。
《簡氏防務周刊》分析,殲-11B比蘇-27提高了隱身性能,雷達反射面積由15平方米減少到4平方米;採用新型複合材料,機體壽命比原來增加1萬小時,重量減少700公斤;殲-11B能同時探測20個目標並攻擊其中的6個,而早期蘇-27隻能對付2個;殲-11B比那些進口的蘇-27增強了對地攻擊能力,從而成為真正的多功能戰機。在火控、電傳、玻璃化座艙等方面,兩者也有本質不同。
中國做法合情合理
軍工產品的智慧財產權,對於中國和俄羅斯來說,都是一個新概念。冷戰結束前,大多數國家不是通過戰場就是通過盟友援助獲得武器,不存在智慧財產權問題。前蘇聯國營體制下軍品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沒有西方集團那樣強。
回看蘇-27對華授權生產問題:直到中俄簽署授權生產檔案三年後,俄聯邦才出台有關軍品智慧財產權的明確法令。而兩國第一份軍事技術合作領域智慧財產權保護協定遲至去年12月才簽署。既然俄方本來缺少法令,且雙方協定中未規定,中方又是在按協定付費生產,發現性能不理想時自己改進更新,於情於理都很正當。這也是俄官方始終沒有說中方侵權仿製的一個原因。
中俄軍工合作需要新模式
如今,俄羅斯已經開始在軍品智慧財產權保護方面採取措施,這對中國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過去年代那種為意識形態或戰略利益而進行的粗放型軍工合作,經常伴隨後遺症,還是“親兄弟明算賬”式的明晰契約更務實,更踏實。
中俄都是學習市場經濟與適應全球化的後來者,在軍品領域亦如此。事實證明,中俄雙方在軍品智慧財產權保護與運用上都需要摸索和提高,也需要進一步加強磨合與合作。有了這個理性和務實的基礎,未來中俄軍工合作才能更加健康和穩定地發展。
美媒:俄方向中國施壓 殲-11B將不用“太行”
2009年2月13日報導,在經過數年的否認之後,一位俄羅斯防務官員承認,中國已經違反智慧財產權協定,正在生產本國的“仿製版”蘇-27SK噴氣式戰鬥機。在印度班加羅爾航展的記者招待會上,俄羅斯蘇霍伊公司總經理米哈伊爾•波戈相指出,“我們正在同中國方面討論這一問題。”
早在1995年,中國獲得生產許可證,可以生產200架蘇-27SK噴氣式戰鬥機,被稱為殲-11A型戰鬥機,該機裝備俄制航電系統、雷達和發動機。在2006年,俄羅斯發現中國正在研發本國的殲-11B型戰鬥機,同時配備中國的航電系統,於是俄羅斯隨後取消了95架戰鬥機的交易契約。
漢和防務評論主編平可夫稱,中國已經生產出6架殲-11B型戰鬥機用於測試,雖然中國生產了國產發動機以代替俄制發動機,但是新型的戰鬥機仍將裝備俄制AL-31F發動機。平可夫稱,一架殲-11A裝備了中國國產的“太行”渦扇發動機,但殲-11B依然使用俄制AL-31F發動機。
2008年12月,波戈相和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久科夫訪問中國,並與中方舉行了兩國政府間軍事技術合作委員會第13次雙邊會議,俄方向中國方面施加壓力。最終,中國同意保護智慧財產權並停止非法仿製俄羅斯的軍事設備。波戈相說,“我認為這在我們將來要討論的問題方面是一個重大的進步,這個問題變得更加透明和嚴謹。”
平可夫指出,俄羅斯擔憂中國大量生產用於出口的廉價的蘇-27戰鬥機擠占國際市場,而中國也同樣擔憂俄羅斯取消其他先進武器的出口計畫,例如,用於中國航母項目的蘇-33艦載戰鬥機。如果巴基斯坦購買中國生產的蘇-27戰鬥機,中國的行為就將使俄羅斯的長期夥伴印度很狼狽。
但是,波戈相對中國的行動並不重視,稱仿製不可能造出好的戰鬥機。波戈相說,“如果說到戰鬥機的仿製版,我認為,原版總是比略微修改後的仿製版好,原版是由開發這種戰鬥機的設計師設計的。對一個工程來說,用原版的設計師和開發人員總是比仿製的強。”
波戈相還說,購買仿製戰鬥機帶來的問題是,很難克服戰鬥機運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但是原版的開發者從經驗中知道怎樣處理這些問題。平可夫認為,在得到俄羅斯的蘇-33艦載戰鬥機前,中國的仿製行動會很謹慎,因為中國製造航母還需要俄羅斯的經驗和技術。
蘇霍伊老總:中國殲-11不可能優於蘇-27真品(1)
俄羅斯聯合飛機製造集團公司第一副總裁米哈伊爾·波戈相12日向記者表示,暫時還未決定向中國發放蘇-27戰機生產許可證的問題。
波戈相說:“向中國發放蘇-27戰機生產許可證的問題還在商討中。俄中簽署了一份有關軍事技術合作領域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協定。我們認為,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目的是要把對這個問題的審議變得更加透明。”
在回答他如何看待中國試圖自己生產仿製蘇-27戰機的問題時波戈相說:“如果策略點說,我們確信,即便是使用了原有的技術,任何時候製作的仿製品都不會比真品好。”
波戈相說,在蘇-27基礎上生產的中國飛機將遜色於蘇霍伊公司新研製的飛機。
殲-11B性能先進壓制蘇-35出口 銜接四代重殲(1)
2008年2月25日出版的《漢和防務評論》報導,中國正在生產國產化率極高的“中國蘇-27”即殲-11B,這種飛機的性能已經達到俄羅斯最新款蘇-27SMK的水平。
2008年7月23日出版的《簡氏防務周刊》對中國人民解放軍“即將出現或已經服役的先進武器”做出猜測,稱殲-11B重型制空戰鬥機是“解放軍已服役的戰機中戰鬥力最強大的一種”,能與西方裝備的四代戰機匹敵,“中國從2007年中開始已組裝了95架左右的殲-11B”。
軍網上曾流傳某強人講的一個動聽的“故事”,說某日幾個小毛子監工來沈飛送一批原料和配件,一不留神讓他們看到了殲-11B的部分生產線,小毛子們是勃然大怒:“奶奶的,竟然把俺的飛機改成這樣,還有沒有天理?還讓不讓俺的SU-35出口啊?”然後便呼天搶地地回家去了。這可捅了馬蜂窩了,小毛子們回去後不知道進了什麼讒言,惹得大毛子和毛子頭們大發雷霆,把原來打算賣給咱們的原料呀、配件呀,直到AL31系列發動機統統停止出售,要給咱們來個釜底抽薪!孰不知,老毛子這一“封鎖”卻封鎖出了中國軍工的沖天豪氣。鈦合金材料不是沒著落嗎?我西部某廠自行研發的鈦合金材料比原來的進口貨只好不差。過大年吃得多撐得慌,胃腸消化不太好,大仙貝貝再“泄”點兒,殲-11B上鈦合金的用量已占全機重量的15%以上。殲-11B不但不穿洋裝,而且懷著一顆“中國心”,年前又換上了“太行”新改就更加強勁了。真正使殲-11B從蘇系戰機中蠶蛻成為一型國產先進三代戰機的標誌是,該機配裝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航電/飛控/武器系統。2005年10月我曾寫過一篇題為《脫胎換骨的中國殲-11B戰機》的博文,對殲-11B戰機在中國空中力量中的定位及其性能作了一番探討。如今,殲-11B的國產化率遠遠超過90%,成為一型名符其實的國產化戰機!有人又說了,有啥可樂的,不就是拷貝人家毛子的東東嗎?現代戰機屬於高技術密集型產品,你給我拷貝一個試試?我們自己的說法,叫做“自主研製”,既不誇大、也不縮小,既不抬高、也不貶低。
關於殲-11B的負面評論相當地多,一划拉就不止一籮筐。有人說,殲-11B對於中國空中力量來說就是一根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肋”,高不成、低不就,是下了大賭注、花了大本錢做的一樁賠本買賣。大仙貝貝要說,正是有了殲-11B,21世紀前30年中國的天空才更安寧!正是有了殲-11B這顆“種子”,國人企盼的四代重殲才這么快就孕育成型!2008年年底俄羅斯國防部長訪華與中國簽下了一攬子軍事合作單子,其中包括智慧財產權保護協定,有謠傳說由於受此協定的限定,中國將被迫取消了殲-11B型號、拆除了殲-11B生產線致使殲-11B流於剛出生就夭折的悲慘命運。日前又有個美國的什麼專家放風說,中國已經停止了殲-11B戰機的組裝工作,這是因為中國“四代重殲”殲-14“鷹隼”已經升空。大仙貝貝憑經驗判斷,這肯定是一條假訊息。且不說殲-14“鷹隼”是否羽化成形,就是殲-14已經列裝,難道說一夜之間就讓三代機都蒸發掉嗎?現在中國空軍不是已經“基本形成以第三代飛機和地空飛彈為骨幹,以第二代改進型飛機和地空飛彈為補充的主戰武器裝備體系”嗎?這可不是我大仙貝貝隨口瞎說的,而是元月20日發表的《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上講的。就拿美國來說吧,四代“猛禽”F-22A不是已經成批列裝了嗎?誰看見他們把自家的三代機F-15“鷹”/F-16“戰隼”都一股腦地扔到“墳場”去了?
2009年元月27日,大年正月初二,CCTV-7《軍事報導》節目給國人奉上了一道色香味形俱佳的新年“大菜”,高調公開了赫赫威名的中國“虎頭”師即王牌空一師列裝殲-11B的訊息。既然單座型殲-11B業已列裝,那么傳聞已久、神龍見首不見尾的的雙座型殲-11BS會只是個擺設嗎?
被定位為“打贏未來高科技條件下局部戰爭的重點型號”,並被黨和國家賦予“崇高歷史使命”的中國殲-11B計畫,將持續到2020年,恰好與四代重殲兩相銜接。殲-11B的正式公開,標誌著此型戰機“面壁十年,終成正果”,從此不必再羞羞答答、躲在深閨不見人了;也使得此前一切關於此型戰機的不實傳言都見鬼去吧。同時大仙貝貝預言:殲-11B/BS機群也一定會出現在國慶六十年大閱兵的空中陣容之中。
牛年伊始,好戲連台。我寫這篇博文敲擊鍵盤的聲音未止,昨天(2月2日)CCTV《新聞聯播》、《軍事報導》節目以及《解放軍報》等媒體皆公開報導了南京戰區某炮兵團列裝被稱作“撒手鐧”武器的2003式300毫米遠程火箭炮並形成強大戰力的訊息,很提國人的底氣。呵呵,人們自然會生髮聯想:國慶六十年大閱兵的機械化兵器方陣中能否見到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