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鶴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漢族,浙江紹興山陰縣(今紹興縣)人,原籍浙江諸暨,民主主義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數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考察,研究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致力於改革封建教育奠定思想理論基礎。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28年4月至1940年3月首任中央研究院院長,1916年12月至1927年7月任北京大學校長、人學院院長,1920年至1930年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
少年時曾在紹興古越藏書樓校書,得以博覽群書。1889年(光緒十五年)舉人,1890年(光緒十六年)會試貢士,未殿試。1892年(光緒十八年)補殿試,為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1894年(光緒二十年)補翰林院編修。甲午戰爭後,開始接觸西學,同情維新。1898年9月返紹興,任紹興中西學堂監督,提倡新學。1901年7月奔赴上海,出任南洋公學教習。1902年與蔣觀雲等組織中國教育會,任事務長。夏,遊歷日本,同年秋回國,在上海創設愛國女校及愛國學社,任總理。並以《晨報》為陣地,提倡民權,宣傳排滿革命。1904年赴德意志帝國留學。冬,與陶成章、龔寶銓等在上海建立光復會,被推為會長。1905年加入同盟會。1912年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總長,主張採用西方教育制度,廢止祀孔讀經,實行男女同校等改革措施。二次革命失敗後,攜眷赴法,與李石曾等創辦留法勤工儉學會。
1916年冬回國任北京大學校長,支持新文化運動,提倡學術研究,主張“思想自由,兼容並包”,實行教授治校。“五四”運動中支持學生愛國行動,多方營救被捕學生。被迫辭職後,多次赴歐洲英、法等國考察教育和講學。1927年後擔任國民政府常務委員、大學院院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九·一八”事變後,主張抗日,擁護國共合作。1932年與宋慶齡、魯迅等發起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積極開展抗日愛國運動。曾電救楊開慧烈士,援救許德珩等愛國民主人士,營救丁玲、朱宜權等共產黨員。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享年73歲。
教育部北大在誄詞中有“當中西文化交接之際,先生應運而生,集中西文化於一身;其量足以容之!其德足以化之!其學足以當之!其才足以擇之!嗚呼!此先生所以成一代大師歟?”周恩來送輓聯:“從排滿到抗日戰爭,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從五四到人權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毛澤東特發唁電:“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張靜江
張靜江(1877-1950),譜名增澄,名人傑,以字行,別署飲光、臥禪,居浙江吳興(今湖州),祖籍安徽休寧(今徽州),曾祖張維岳於康熙末年定居南潯,以經營蠶絲業和鹽業起家。自與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結識後便開始從經濟上給予支持。在蔣介石建立南京國民政府後,主持建設委員會工作。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中華民國的締造者孫中山和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者蔣介石均與他有著非同尋常的關係,孫中山稱之為“革命聖人”,而蔣介石則稱之為革命“導師”。
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其父張寶善以銀10萬兩為張靜江捐得江蘇二品侯補道銜。次年,任一等參贊隨駐法公使孫寶騎赴法。在法國結識孫中山,並為同盟會籌集和掌管基金,提供活動經費。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加入同盟會,資助孫中山在華南沿海一帶發動武裝起義。1911年(宣統三年)武昌起義後,從巴黎回國。1913年參加討伐袁世凱,失敗後赴東京、巴黎,支持孫中山改組中國國民黨為中華革命黨。1914年蔣介石加入中華革命黨時,張靜江為臨誓人;同年任中華革命黨財政部部長,後在上海開辦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1923年協助孫中山改組國民黨。次年1月,任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主席團成員,並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1925年7月,任廣州國民政府成員,並當選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孫中山逝世後,和鄒魯等參加北京西山會議。又應邀赴廣州,被選為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主席。1926年1月當選國民黨第二屆中央監察委員。5月被選為國共兩黨聯席會國民黨代表,並被推舉為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委會主席。旋辭職,讓位於蔣介石。1928年2月任南京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主席。10月任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理事;11月任民國浙江省政府主席。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先避居漢口,後經香港赴美國,寓居紐約。1950年9月3日在紐約病逝,享年74歲。
吳稚暉
吳稚暉(1865-1953),名脁,字稚暉,1865年3月25 日(清同治四年二月二十八日)出生在陽湖縣(今屬武進縣)雪堰橋。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一生追隨國民黨革命卻一生不入官場。
1898年6月,吳稚暉到上海南洋公學任教,這時,光緒帝頒布變法詔令,他聞訊後就在無錫崇安寺創辦三等學堂回響變法,推行新教育。甲午戰爭的慘敗使吳稚暉開始覺悟“中國不能不學西方式藝”,戊戌變法的失敗和八國聯軍侵華,進一步刺激他去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1901年3月,吳稚暉離開南洋公學,東渡日本,進入東京高等師範學校讀書。1902年10月,吳稚暉、蔡元培等人發起成立愛國學社,吳稚暉任學監兼國文教員。清政府十分恐懼,並派人捉拿吳稚暉、鄒容、章太炎、蔡元培等人。吳稚暉在親友的勸說下連忙離開上海,先坐船到香港,後轉赴英國。1903年8月,吳稚暉抵達英國,他在英國為當地中國留學生排憂解騅, 在留學生中聲望很高。1905年春,孫中山赴歐洲,在倫敦拜訪了吳稚暉,這是兩位革空家相見之始。孫中山請他一起到老師康德黎家裡吃飯,殷殷相待。這年夏天,孫中山到日本,各個革命團體在東京聯合成一個中國同盟會,以實現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為奮鬥目標。這年冬天,吳稚暉在倫敦加盟同盟會。1907年,他與張靜江、李石曾在巴黎組織世界社,發行《新世紀》,並組織中華印字局,廣印書報,宣傳革命。巴黎《新世紀》與在東京出版的《民報》東西相輝映。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南方各省紛紛回響,清朝統治崩潰已成定局。孫中山由美國至英國,準備返回國內。吳稚暉在倫敦為孫中山處理各種函電,共商建國大事,定青天白日旗為國旗,於倫敦唐人街首先懸掛。孫中山臨回國時,關照稚暉也要及早回國。這樣,吳稚暉在孫中山抵達上海3天后即12月28日也到了上海。民國肇建,各派勢力競相爭權奪利,就連同盟會內部也是爭得不可開交。孫中山非常重吳稚暉,要記他出任教育總長一職,但吳稚暉恰恰與一般人相反,堅決推辭。此後直到孫中山逝世的10多年時間裡,他所致力的就是提倡教育、科學。1922年,孫中山組織第二次護法運動中發生了陳炯明叛變,孫中山被迫逃到永豐艦,返回上海。吳稚暉得知這一訊息,便從法國回國奔走於京、滬、奧間,勸陳炯明悔過討賊,雖因陳炯明不聽勸告而未成,但吳稚暉的一片愛國熱忱和深入虎穴的勇氣是令人欽佩的。1926年,國共合作的北伐戰爭開始,在北伐誓師大會上,年過花甲的國民黨元老吳稚暉將孫中山的遺像和黨旗國旗授給時任北伐軍總司令蔣介石,並臻詞激勱全體將士。1953年10月30日吳稚暉病逝於台北,他死時遺囑將其葬在金門附近海域以貼近大陸。享年88歲。
李石曾
李石曾(1881-1973)原名李煜瀛,字石僧,筆名真民,真石增,晚年自號擴武,高陽人。早年曾發起和組織赴法勤工儉學運動,為中法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貢獻。
李石曾出生於晚清的一個顯宦之家。其父李鴻藻在清同治年間曾任軍機大臣,在以保守著稱的清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李石曾是李鴻藻的第三子,6歲即熟讀詩書,15歲從京城名儒齊禊亭習漢學,積累了深厚的國學根底。1906年,他和張靜江、吳稚暉等人在巴黎組織了世紀社,宣揚無政府主義。同年,經張靜江介紹,李石曾加入同盟會巴黎分會。1911年李石曾回國參加辛亥革命。在天津,他和黃復生等組織了京津同盟會,出版《民意報》,在北方宣傳和組織革命。1912年李石曾和吳稚暉等人在北京創立留法儉學會。二次革命失敗後,李石曾避往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法國北方陷於戰火之中,中國的儉學生大都避往法國西南部,一進生活無著,處境艱難。1914年李石曾與蔡元培、汪精衛等組織了留法西南維持會。1915年6月,李石曾援引豆腐公司的成立,和蔡元培等一起組織勤工儉學會,號召留學生勤於工作。儉以求學,用自己的勞動收入來維持生活和學業。1917年李石曾應蔡元培之邀回國擔任北大生物系教授。他一邊教書,一邊繼續為赴法勤工儉學奔走。他和蔡元培等人在北京建立了華法教育會和留法勤工儉學會。1917年,他在高陽縣布里村創辦了全國第一所留法工藝學校。1920年,李石曾在北京創辦中法大學。同年,他得到孫中山和廣州政府的經濟支持,在法國建立里昂中法大學。1924年10月,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驅逐了末代皇帝薄儀出宮。11月5日,李石曾以民間代表身份參予其事,出任故宮財產清理保管委員會主席。1926年成立故宮博物院,李石曾任院長。1927年4月,李石曾與吳稚暉、張靜江等人多次開會密謀,鼓動和支持蔣介石反共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李石曾又全力支持蔣介石在南京成立反動政府。抗戰期間,李石曾在歐美從事外交活動。1948年他回國任總統府資政。1949年以後去瑞士。李石曾後於1956年定居中國台灣。1973年過世,葬於台北陽明山,終年92歲。
反革命政變
1927年3月28日,蔡元培在上海主持召開中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會議,吳稚暉提出發動“護黨救國”運動。1927年4月,李、吳、張、蔡四人等人多次開會密謀,鼓動和支持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4月1日,汪精衛穿越西伯利亞再轉蘇聯郵輪,從歐洲趕回上海。蔡元培與蔣介石、吳稚暉、等向汪投訴中共問題。4月2日,中央監察委員會會議召開全體會議,參加者包括蔡元培、蔣介石、李宗仁、白崇禧、黃紹竑、李濟深、張靜江、吳稚暉、李石曾等人,在上海會議中提出檢舉“共產黨連結容納於國民黨之共產黨員,同有謀叛證據”,吳稚暉呈文控告共產黨且譴責鮑羅廷,陰謀使中國變成蘇聯殖民地。廣州政治分會主席李濟深首先發言贊同。會議訂立“清黨原則”及組“清黨委員會”,進行反共清黨準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