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印發2009年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工作進展和下一階段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組織實施東北地區旅遊業發展規劃。 組織編制東北地區物流業發展專項規劃。 啟動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

發改東北[2010]2061號
有關省、區、市人民政府,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2009年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工作進展和下一階段重點工作安排》已經2010年8月17日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審議同意(國閱[2010]87號),現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屬檔案:2009年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工作進展和下一階段重點工作安排
一、2009 年振興工作進展
2009 年是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經歷考驗、克服挑戰、逆勢而上的一年。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國務院及時制定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3 號),充實了振興戰略內涵,完善振興政策措施。2009 年,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 12.6%,繼續保持了振興戰略實施以來的良好態勢,保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取得顯著成效,為全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做出了貢獻。
(一)體制改革取得新突破。國有企業改革不斷深化。東北裝備製造業 15 億元銀行不良貸款依法得到減免。1997 年以前企業歷史欠稅豁免工作全部完成。撫順鋁廠等5家企業被增列為政策性關閉破產企業。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探索前行,吉林省白山市試點工作基本完成。企業兼併重組取得新進展,鞍鋼與攀鋼重組,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齊二工具機和哈量集團,中航集團與哈軸成立合資公司。瀋陽經濟區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獲得國務院批覆。醫藥衛生體制、文化體制改革有序展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全面推進。東北四省區行政首長協商機制正式建立並
1
召開首屆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區域經濟一體化邁出新步伐。
(二)對外開放新格局初步形成。中俄兩國元首正式批准《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同江鐵路大橋等一批重大合作項目取得積極進展,綏芬河綜合保稅區加快建設,黑瞎子島保護與開放開發前期工作有序推進。《遼寧沿海經濟帶發展規劃》、《中國圖們江區域合作開發規劃綱要—以長吉圖為開發開放先導區》得到國務院批覆,大連保稅港區功能不斷延伸,瀋陽、營口保稅物流中心封關運作。東北地區對外資的吸引力顯著增強,2009 年遼寧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位居全國第三,大連、瀋陽分列全國副省級城市利用外資前兩位。
(三)現代農業建設邁出新步伐。黑龍江、吉林糧食增產工程建設順利實施。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取得進展,新建尼爾基引嫩擴建一期工程和三江平原等大型灌區工程。農業生產經營的機械化、規模化和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2009 年中央用於支持東北現代農業發展的資金超過100億元,用於支持東北水利設施建設的資金近 60 億元。在遭遇嚴重旱情的情況下,東北地區 2009年糧食總產量達 1973.4 億斤,占全國的 18.6%,其中黑龍江省糧食總產達 870.6 億斤,比上年增加 3%,產量躍居全國第二位,商品糧提供量居第一位。2009 年,東北地區肉、蛋、奶產量達967 萬噸、505 萬噸、1040 萬噸,分別占全國總產量 12.7%、18.4%、29.6%。
(四)產業結構調整深入推進。2009 年有關部門共安排東北老工業基地技術改造和高技術項目 608 項,總投資 434.3 億元,
2
其中國家投資 26.1 億元。裝備製造業、原材料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等支柱產業優勢進一步鞏固,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節能環保、生物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瀋陽裝備製造基地、長春汽車產業基地、大慶石油化工基地等8個產業基地被確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瀋陽鐵西裝備製造業聚集區產業發展規劃獲批。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取得新進展,一重集團研製成功百萬千瓦級核電全部鍛件,在手核電產品訂單近 50 億元;沈鼓集團研製成功國內首套百萬噸乙烯裝置的乙烯裂解氣和丙烯裂解氣壓縮機;大連重工·起重集團研製成功國內首支 90 級船用曲軸;華銳公司研製成功 3 兆瓦風電機組,2009 年風電機組產量位居世界第三;特變電工沈變集團產能達到 10 萬兆伏安,位列世界第一,大型變壓器已向美國等已開發國家出口。自主創新體系進一步完善,遼寧省積極吸納國際創新資源,實施“雙百工程”並取得顯著成效;吉林省啟動十大科技成果轉化和十大科技攻關項目;黑龍江省依託哈工大成立工業技術研究院;中科院專門組織編制了《東北振興科技行動計畫專項規劃》。以旅遊、物流、軟體和服務外包、文化產業等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成為東北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的亮點,東北地區產業結構偏重的狀況得到改善。2009 年遼寧省軟體出口額占全國的 31.2%,穩居全國首位。旅遊局和發展改革委聯合制定下發《東北地區旅遊業發展規劃》,白山黑水成為國內旅遊的新興熱點。東北地區出版、電影電視、演藝、動漫等文化產業亮點頻現,在全國的影響力不斷增強。
3
(五)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紮實開展。對資源型城市尤其是資源枯竭城市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分兩批確定了全國44 座資源枯竭城市,累計下達財力性轉移支付資金 93 億元;中央投資安排設立資源型城市充分吸納就業、資源綜合利用和發展接續替代產業專項;開發銀行設立了專項貸款。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建設取得進展。研究起草了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準備金管理試行辦法;啟動了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立法工作。上下聯動、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初步建立,召開了首次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會議;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規劃已基本編制完成;山西、甘肅等省相繼出台了本省內的配套檔案。
(六)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鐵路方面,哈大、哈齊客運專線、東部鐵路等在建項目加快建設,瀋丹客運專線、大丹鐵路、牡綏擴能改造等項目開工,瀋撫城際鐵路投入運營。公路方面,到 2009 年底,東北地區國家高速公路建成里程超過 4800 公里,全程 1400 多公里的遼寧濱海公路全線貫通。港口方面,大連、丹東等港口 8 個泊位建成投產。機場方面,大慶、伊春、雞西機場建成投運。能源設施方面,2009 年,東北地區投產火電項目 625 萬千瓦;紅沿河核電一期工程進展順利;中俄原油管道工程可於 2010 年 10 月建成;大連 LNG 項目正在抓緊建設;2009年東北地區風電累計實現併網 459 萬千瓦,比 2008 年增加 142萬千瓦。
(七)生態環境有所改善。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沿海防護林體系建設紮實推進,完成了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
4
轉型規劃編制工作。濕地保護取得新進展,扎龍濕地生態移民工程開始啟動。防沙治沙工作穩步推進,2009 年東北地區共完成沙化土地治理任務近 50 萬畝。主要流域水污染治理取得成效,遼河幹流已經消除劣五類水質,提前一年完成遼河治理“十一五”規劃目標;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不斷加強,新開工了一批重點污染治理、城市污水處理廠項目。
(八)民生工程和社會事業全面推進。2009 年,遼、吉、黑三省城鎮登記失業率分別為 3.9%、3.95%和 4.27%,均低於控制目標。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四省區基本養老保險實現省級統籌。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標準和城鄉低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水平又有提高。困難國有企業退休人員醫療等遺留問題得到解決。黑龍江籌資 21 億元將 47.5 萬名“五七工”、“家屬工”納入養老保險統籌範圍。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加大。2009 年,中央共安排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廉租住房補助資金 57.5 億元,新增廉租住房保障戶數 35 萬。煤礦、林區、墾區棚戶區改造全面推進,2009 年完成各類棚戶區改造面積 1250 萬平方米,解決了24.7 萬戶住房問題。其中,2009 年中央投資用於東北林區棚戶區改造的資金達 21.2 億元。在教育事業方面,國家對東北地區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建設等方面予以傾斜,啟動實施了中國小校舍安全工程。
過去一年,在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進展。但同時也要清醒看到,在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背景下,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結
5
構調整任務繁重、資源能源消耗高、生態環境壓力大、改善民生任務艱巨等依然比較突出,要繼續採取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加快老工業基地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努力推動東北老工業基地實現新的跨越。
二、下一階段重點工作安排
目前,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正處於承前啟後的關鍵時期,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總結前期振興實踐經驗,全面謀劃“十二五”振興工作,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齊心協力,真抓實幹,抓緊落實各項政策措施,推動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實現新的跨越,加快形成具有獨特優勢和競爭力的新的增長極。今後一個階段,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綜合配套改革為抓手,增強老工業基地發展活力。
一是儘快出台東北老工業基地“債轉股”資產處置試點辦法。對東北地區企業聯合重組涉及“債轉股”資產處置的,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處置“債轉股”股權。
二是積極推進東北地區廠辦大集體改革。總結試點經驗,研究完善試點政策,大力推動東北地區廠辦大集體改革進程。
三是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健全現代企業制度。總結推廣前一階段行之有效的做法,發展多種所有制經濟。促進國有資本向關係國民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關鍵領域、重要行業和骨幹企業集中。加快農墾、森工企業改革。
6
四是紮實開展瀋陽經濟區新型工業化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工作。儘快編制完成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報國務院審批。
(二)以東北亞地區合作和特殊政策區域為重點,提升沿海沿邊開放水平。
一是深化與日韓合作。積極從日、韓等周邊國家引進資金和先進技術,擴大合作領域,提升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水平和參與東北亞國際合作的競爭力。
二是紮實推進中俄地區合作。全面落實《中國東北地區與俄羅斯遠東及東西伯利亞地區合作規劃綱要》。建立中俄地區合作協調推進機制,研究設立中俄地方合作發展基金。加強地區跨境、邊境基礎設施建設,儘早開工建設同江鐵路大橋。推動佳木斯年產3萬噸海綿鈦項目、阿穆爾州—黑河500萬噸油品儲輸項目等具有示範帶動作用的重大項目取得實質進展。推進黑瞎子島保護與開放開發。
三是研究編制東北地區沿邊開放規劃。根據“十二五”全國加快沿邊開放的總體考慮,組織編制東北地區沿邊開放規劃,全面提升東北地區沿邊開放水平。
四是統籌海關特殊監管區和口岸布局,改善合作環境。研究在東北符合條件的地區新設綜合保稅區。推動大連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加快發展。結合東北沿江沿邊開放,確定重點建設和發展的口岸。開展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推進東北亞跨國物流通道建設,擴大內貿貨物跨境運輸試點範圍。
(三)改造提升傳統產業與培育新興產業並舉,加快構建現
7
代產業體系。
一是繼續支持傳統優勢產業調整改造。貫徹落實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淘汰落後產能。積極推進鋼鐵、裝備製造等行業企業的兼併重組。充分利用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專項以及利用新增中央預算內投資,優先支持有新技術、新產品的企業技術改造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提高中央預算內資金支持比例。
二是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高端製造、電子信息、新能源、節能環保、新材料、生物醫藥、生物工程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培育新的競爭優勢。組織哈爾濱、大連開展三網融合試點工作,培育新的產業增長點。繼續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高技術產業發展專項。支持企業有效吸納利用國際創新資源,提高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三是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組織實施東北地區旅遊業發展規劃。組織編制東北地區物流業發展專項規劃。研究建立大連軟體和服務外包產業試驗區,相關政策措施先行先試。支持大連商品交易所儘快推出新的期貨品種。促進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加快文化企業改革重組步伐,培育壯大東北地區骨幹文化企業和文化產業基地。
四是扶持重點產業聚集區加快發展。支持遼寧沿海經濟帶、瀋陽經濟區、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和哈大齊工業走廊加快發展,建設國內一流的現代產業基地。組織實施瀋陽鐵西裝備製造業聚集區產業發展規劃。有序推進蒙東地區能源重化工基地、黑
8
龍江東部煤電化工基地和遼西北煤化工基地建設,提高資源轉化利用水平。
(四)完善農業發展政策措施,加快推進東北農業現代化。
制定《關於加快轉變東北地區農業發展方式建設現代農業的指導意見》並組織好落實。結合實施全國新增 1000 億斤糧食生產能力規劃和東北地區糧食增產工程,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健全對糧食主產區的利益補償制度,優先在東北地區開展有關農業政策試點。加快縣域經濟發展,支持發展特色經濟和優勢產業,增強對農村發展的輻射帶動力,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
(五)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動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
一是完善資源型城市相關政策措施。開展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評價工作。研究制定進一步促進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措施。組織實施好資源型城市投資專項。推動金融機構與資源型城市的合作,創新合作模式。支持資源型城市建設低碳經濟示範區。啟動全國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
二是研究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長效機制。選擇資源開採處於成長期或成熟期的典型資源型城市(地區),開展可持續發展試點。抓緊出台《資源型企業可持續發展準備金管理試行辦法》。抓緊研究制定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條例。
三是加強對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工作的協調和指導。指導資源型城市編制經濟轉型規劃。推動省級政府出台支持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措施。協調省級政府將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工
9
作情況納入城市主要領導幹部綜合考核評價體系。
(六)以生態保護和節能減排為突破口,大力發展綠色經濟。
一是編制並組織實施《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2010-2020 年)》。圍繞規劃提出的重點任務和政策措施,切實做好貫徹落實工作。
二是確保全面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以更大的力度推進重點節能工程,抓好高耗能企業的節能工作。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嚴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行業發展。支持開發節能環保、低碳技術,發展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大力推進建築節能。
三是加強松花江、遼河等重點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儘快啟動松花江流域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有償取得和排污權交易試點工作,繼續加強松花江、遼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
(七)加強社會文化事業和民生工程建設,著力構建和諧社會。
一是加強社會和文化事業建設。按照國發〔2009〕33 號檔案要求,繼續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積極發展教育事業,做好東北老工業基地人才工作。加強東北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強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推動東北地區對外文化交流。
二是繼續支持各類棚戶區改造。繼續做好煤礦、林區(含林場)、墾區棚戶區改造工作。推進城市和國有工礦集中連片棚戶區改造。
三是推進解決東北高寒地區冬季取暖問題。支持東北具備條
10
件的縣級以上城市新上一批熱電聯產項目,擴大集中供熱覆蓋
面。加快東北地區城市集中供熱管網改造,解決好城市低保戶冬
季取暖問題。
四是做好災後重建工作。確保吉林等地洪澇災害受災百姓在入冬之前有房可住。科學做好規劃,做好重建相關工作。研究完善政策,加大對中小河流和中小型水庫的治理力度。
(八)推進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為全面振興創造條件。
一是加強對東北交通設施建設的協調指導。成立由有關部門組成的東北地區交通設施建設協調推進組,組織編制東北地區綜合交通運輸規劃,協調、指導和推進重大交通設施建設。
二是推動重大交通設施建設。加快在建鐵路項目建設和既有線擴能改造,儘快開工京瀋、哈牡、哈佳等客運專線。加大對黑龍江、吉林和蒙東地區的高速公路和農村公路建設投資力度。抓緊推進通化、白城、霍林河、加格達奇、五大連池、撫遠機場前期工作。
三是調整東北地區能源結構。規劃建設蒙東和東北兩大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蒙東和黑龍江煤電外送通道等項目,開工建設紅沿河核電二期,按規劃開展徐大堡核電一期和吉林核電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在東北地區開展智慧型電網建設試點。
(九)加強四省區合作,促進經濟一體化發展。
一是完善東北地區行政首長協商機制。健全東北四省區行政首長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協調跨省區建設與發展重大問題,促進四省區經濟一體化發展。
11
二是研究編制綏滿經濟帶規劃。研究編制以哈爾濱為核心的從綏芬河到滿洲里的綏滿經濟帶發展規劃,推進該區域成為擴大沿邊開放、加快東北地區全面振興的新動力。
三是促進內蒙古東部經濟加快發展。進一步發揮內蒙古東部地區在東北振興戰略中的作用,支持蒙東通道建設、生態建設和能源設施建設,積極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組織編制東北三省與內蒙古東部地區一體化發展規劃,推動區域經濟融合和加快發展。
(十)統籌推進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工作,不斷充實振興戰略內涵。
一是開展東北地區“十二五”規劃編制工作。認真總結東北振興進展,分析當前的實際情況,結合國內外形勢變化,在更高起點上研究“十二五”期間東北地區振興的戰略目標、指導方針、發展重點和重大舉措等。
二是統籌推進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工作。研究編制並組織實施《全國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專項規劃》,並結合新形勢、針對新情況,研究制定符合實際、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
三是完善有關稅收政策。按照國發〔2009〕33 號檔案要求,研究制定新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老工業基地加快調整改造步伐。
12
國家發展改革委
二〇一〇年九月六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