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字音像傳播服務監管平台

國家數字音像傳播服務監管平台(以下簡稱“監管平台”)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於2010年發起建設。平台以“數字音像著作權交易流轉的全程管理”為核心,以集成創新的思路,整合雲計算技術、著作權標識技術、著作權認證技術、安全準入控制技術、音視頻編解碼技術、數據挖掘技術、數字內容物聯網技術、網際網路智慧型流量監測與攔截等業內國際領先技術,提供數字音像著作權傳播整體解決方案,進而搭建支撐我國數字音像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公共服務保障平台。

發展歷程

2010年12月,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在前期建設成果基礎上召開“數字音像出版發行支撐服務保障平台項目”立項論證會,對平台整體架構、設計思路、實施方案進行詳細論證。中宣部出版局、新聞出版總署反非法和違禁出版物司、新聞報刊司、出版管理司、印刷發行司、出版產業司、著作權管理司等相關領導出席;兩院院士陳俊亮、中科院研究員侯自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幼平、新聞出版總署重大科技工程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田勝立等三十餘位專家、學者出席,項目通過專家認證得到高度評價並獲得領導高度重視。同時,在中宣部有關部門的建議下,“數字音像出版發行支撐服務保障平台項目”名稱更名為“國家數字音像傳播服務監管平台項目”。

2011年底,項目經由中宣部正式列入《國家“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綱要》。

2012年1月,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下發的《署長辦公會議紀要》中,對平台項目的建設提出了中國音像協會在已有基礎上先行開展建設,同時支持中國音像協會數字音像工作委員會協調音像業界製作、出版企業共建數字音像內容投送平台,面向社會開展服務的指導意見。

2013年11月,數工委組織技術專家和產業專家對“國家數字音像傳播服務監管平台網際網路實時監測子平台”進行鑑定。專家團一致認為“平台功能全面,技術先進,具備了部署、實施的條件,套用前景廣闊”。

2014年2月,網際網路實時監測子平台正式上線並獲得政府採購,為“淨網2014”專項行動提供技術支撐,全國掃黃打非辦對平台的監測結果和服務能力給予了充分的肯定與認可,並委託平台繼續為2015年淨網專項行動提供監測服務。

2014年4月,經過多次考察與論證後,數工委牽頭組織相關企事業單位與貴州省政府 相關部門簽署了在國家級新區貴安新區打造完整數字音像產業鏈條的戰略合作協定,監管平台落地試點工作正式開展。9月,國家財政部下撥專項資金對項目進行扶持。10月,貴州省召開常委專題會議,會議中同意將監管平台項目列入2015年貴州省重大項目,並作為貴州省“十三五”規劃的重大項目。會後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同志作出批示“爭取項目儘早落地”。隨後成立了以張廣智部長、何力副省長牽頭的工作領導小組,給予項目初期引導資金8000萬元和10億元5年期貼息貸款,全力打造以監管平台為核心的、國內最大的數字音像產業著作權服務基地。

2015年4月,中國國際智慧財產權監測維權子平台正式上線;

……

平台意義

1. 帶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促進數字音像產業的繁榮發展,帶動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豐富民眾的文化消費方式,滿足人民民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降低文化消費成本,刺激文化消費、拉動內需,進而推動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

2. 抵制三俗,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

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抵制低俗、庸俗和媚俗文化,為民眾特別是青少年提供優秀的精神食糧,實現弘揚民族優秀文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和人生觀,充分發揮文化引導社會、教育人民、推動發展的功能,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

3. 利用科技手段帶動文化產業發展,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實現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利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先進技術手段保護智慧財產權,建立良好的文化市場發展體系,促進文化產業和網際網路產業的發展,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

4. 維護國家形象,抵禦文化侵襲,促進對外交流

通過疏堵結合的方式,建立公平的市場機制、淨化網路環境,解決國際上關注的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的難題,樹立我國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形象;增強我國文化市場的國際競爭力,抵禦外來文化的衝擊;促進我國與世界的文化交流,推動我國文化產業“走出去”。

5. 推進文化創新,增強文化發展活力

音像作品通過網路實現價值,激發創作者的熱情,促進優秀作品的不斷湧現,提升創新能力,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使文化創新在著作權的保護下不斷湧現,真正實現文化、思想和科技融合,增強文化發展活力,促進我國成為一個出版強國和文化強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