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國學新讀大講堂:反經的智慧》(最新圖文珍藏版)不僅有原文的解譯,還有生動的故事點評,圖文並茂,可供讀者鑑賞收藏。 如果說兵家謀略側重於軍事,法家謀略側重於政治,縱橫家謀略側重於外交的話,那么,趙蕤的《反經》則是集儒、道、法、兵、縱橫等諸家於一體,全方位闡述中國古代的王霸謀略、長短之術的一部空前絕後的“智謀奇書”。
作者簡介
趙蕤趙蕤(ruǐ)字太賓,梓州鹽亭人(今四川省鹽亭縣兩河鎮趙家壩人),約生於唐高宗顯慶四年(公元659年)卒於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趙蕤讀百家書,博於韜略,長於經世。由於他出生在木融合、大統一、大團結的“開元盛世”,缺乏戰國時期那種人分裂,大動亂、人辯論的政治環境,加上他視功名如糞土,視富貴如浮雲。所以採取了“夫婦隱操,不應辟召”的處世態度。
他自幼好帝王之學,“博學韜衿,長於經世”,並且“任俠有氣,善為縱橫學”,因此聞名於當世。唐玄宗多次徵召,他都辭而不就,過著隱居的生活。大詩人李白對他極為推崇,曾經跟隨他學習帝王學和縱橫術,時稱“趙蕤術數,李白文章”。趙蕤和李白是唐代的“蜀中二傑”,李白師承趙蕤的儒家風範、道家思想和豪俠性格,青勝於蘭,如虎添翼。
趙蕤的生平事跡,劉煦的《舊唐書》和歐陽修的《新唐書》皆未立傳。唯北宋孫光憲的《北夢瑣言》和清代紀曉嵐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對他的事跡有簡歷和傳略可查。
趙蕤的代表作為《長短經》,又叫《反經》。《長短經》成書於開元四年(公元716年),共九卷64篇,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雜家和陰陽家思想之大成,是黑白雜揉之書,以謀略為經,歷史為緯,記述國家興亡,權變謀略、舉薦賢能、人間善惡四大內容,又以權謀政治和知人善任兩個重點為核心;此書高妙完美,天人合一,振聾發聵,警世懲惡,是難得的謀略全書。
目錄
大體第一
任長第二
品目第三
量才第四
知人第五
察相第六
論士第七
政體第八
君德第九
臣行第十
德表十一
理亂十二
反經十三
是非十四
適變十五
正論十六
懼戒十七
時宜十八
釣情十九
詭信二十
忠疑二一
用無用二二
恩生怨二四
難必二五
運命二六
大私二七
敗功二八
昏智二九
卑政三十
善亡三一
詭俗三二
息辯三三
量過三四
勢運三五
傲禮三六
定名三七
前言
《反經》是一部從反面講謀略的智謀奇書,它是唐宋以後為官治政的必讀書,它被收入《四庫全書》,稱《長短經》。與《資治通鑑》一併被有政績、有業績的君臣將相所熟知,只不過《資治通鑑》為政者不但學習、運用,而且不斷地宣傳出版;而《反經》,為政者往往只用不說,避而不談,諱莫如深。但實際上, 《反經》在某種意義上比《資治通鑑》更具使用價值。
《反經》為唐代中期“博學多才,擅長政治”的趙蕤所作。據《新唐書.藝文志》載,趙蕤,“字太賓,梓州人。開元,召之不赴”,其“任俠有氣”,精於縱橫學說,與大詩人李白並顯於唐朝開元盛世。
《反經》中,作者以獨特的視角,豐富深刻的歷史事例,糅合儒、道、法、兵、雜、陰、陰陽諸子思想,闡述了王霸謀略、長短之術,給為政者諸多警醒。全書共9卷64篇,內容上起堯舜,下迄隋唐,圍繞權謀政治和知人善任這兩個重心,時而贊王道之至治,美堯舜文武之偉績;時而斥責歷代末世,君德敗壞,家破國亡,罪有應得。時而妙論察相,相人外表,笑談貴賤;時而告誡統治者,務必重視人才,得人則興,失士則崩。時而歷數各代帝王,縱論滔滔,話其短長;時而揭露社會醜惡現象——“小智載樹,大盜乘涼”。時而讚美教化為先,賤交不忘,貧妻不棄;時而攻擊光天化日之下的虛偽——“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時而稱道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時而推出舌辯大家蘇秦、張儀,高談闊論合縱連橫。因此可以說,《反經》既是對唐以前歷史的多角度,全方位的審視,也是歷代政治創意與謀略之集成。
《反經》雖為古時為政者的智謀全書,但其深刻的論證和令人警醒的經驗教訓對今人也極具啟發和教育意義,值得今人研讀領悟。
《反經的智慧》一書選取了《反經》中對我們現在的生活有較大教育意義的37篇文章,刪除了加注內容,採用原文、譯文對照的方式,逐節進行的翻譯,在翻譯過程中我們參考了大量有關文獻資料,翻譯時以直譯為主,輔之以意譯,儘量使行文流暢,意思完整,通俗易懂。
同時,每篇之後,均特設“事典”版塊,由本書作者選擇先人的故事,闡述其在篇章中所強調的主旨思想,使人們學有所思、行有先范,並且從中更好地理解《反經》,運用好《反經》,造福於人民,造福於社會。
限於水平有限,疏漏之處在所難免,敬請讀者批評指教。
精彩書摘
所以說,知人,是君道;知事,是臣道。 無形的東西,才是有形萬物之主宰;看不見源頭的東西,才是世事人情之根本。鼓不干預五音,卻能統帥五音。掌握了君道真諦的人,不必去做文武百官所要做的具體事情,而是去駕馭這些官員。做君王的嚴守君道,政府官員各司其職,國家才能治理好。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
正因為古代君王通曉這一道理,所以他才會把不是他自己的東西當作自己的一樣支配使用。善於樣做的,才算真正懂得了君道。
不通曉這個道理的君王則不一樣了。他們往往事必躬親,而不能信任、重用有才德的賢人。賢人則因不受重用而厭棄君王。這是功名、事業受損害,國家、社會出現危機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