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備覽

國學備覽

《國學備覽》是一套中等規模的古籍叢書。該書經選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國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編排,涉及文學、藝術、歷史、地理、科技、蒙學等,既有《大學》、《心經》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記》、《聊齋志異》等宏章巨製。全書所收均為善本全帙,並經海內外百名專家(龐朴、湯一介、白化文、馮其庸等)整理審閱,隨文配有1500多幅相關插圖,每部分均撰寫了簡明提要。

基本信息

目錄

【經】

大學

中庸

論語

孟子

詩經

尚書

儀禮

周易

春秋左傳

爾雅

孝經

【史】

山海經

穆天子傳

國語

戰國策

史記

水經注

洛陽伽藍記

貞觀政要

史通

文史通義

書目答問

【子】

老子

莊子

公孫龍子

韓非子

淮南子

列子

墨子

荀子

孫子兵法

呂氏春秋

君文字

新書

揚子法言

鬼谷子

顏氏家訓

黃帝內經素問

九章算術

近思錄

陰符經

周易參周契

黃庭內景經

黃庭外景經

太上感應篇

金剛經

四十二章經

心經

六祖壇經

茶經

樂府雜錄

洛陽牡丹記

棋經十三篇

林泉高致

搜神記

世說新語

遊仙窟

聊齋志異

西遊記

水滸傳

三國演義

紅樓夢

【集】

楚辭

六朝文絜

唐詩三百首

絕妙好詞

古文觀止

文心雕龍

詩品

二十四詩品

六一詩經

人間詞話

西廂記

竇娥冤

牡丹亭

【蒙學】

三字經

百家姓

千字文

千家詩

增廣賢文

聲律啟蒙

……

序言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增長,中國文化在世界範圍的影響與日俱增,中華文明越來越受到全世界人民的重視。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這一代人無可推卸的責任。如何把學術資源、教育資源和科學技術資源結合起來,在傳播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偉大的民族精神、提高國人的文化品位、培養高尚的人文精神方面做出一些切切實實的工作,就成為我們這幾年的共同想法。於是就有了編纂和出版《國學備覽》的動議。

弘揚優秀的中華民族文化,最重要的是接觸國學原典。中國傳統學術之所以被稱之為“國學”,本身就是中華民族走向現代化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特殊現象。在西方文化大規模傳入中國之前,中國的學術只有“六藝”、“諸子”、“經學”、“漢學”、“宋學”、“儒學”、“佛學”、“理學”等稱謂。鴉片戰爭之後,由於西學的出現,相對應的有了“中學”的概念;隨後中國社會發生了巨變,文化信仰也發生了危機,才有了“國學”的概念。1906年章太炎在日本東京舉辦國學講習會,並創辦了《民報》。他在《民報》第七號所載的《國學講習會序》中說:“夫國學者,國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

文摘

卷五滕文公上

滕文公為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世子自楚反,復見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睨謂齊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顏淵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公明儀曰:‘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書》曰:‘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

滕定公薨。世子謂然友曰:“昔者孟子嘗與我言於宋,於心終不忘。今也不幸至於大故,吾欲使子問於孟子,然後行事。”然友之鄒,問於孟子。孟子曰:“不亦善乎!親喪,固所自盡也。曾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矣。’諸侯之禮,吾未之學也。雖然,吾嘗聞之矣。三年之喪,齋疏之服,粥之食,自天子達於庶人,三代共之。”然友反命,定為三年之喪。父兄百官皆不欲,曰:“吾宗國魯先君莫之行,吾先君亦莫之行也,至於子之身而反之,不可。且《志》曰:‘喪祭從先祖。’曰:‘吾有所受之也。’”謂然友曰:“吾他日未嘗學問,好馳馬試劍。今也父兄百官不我足也,恐其不能盡於大事,子為我問孟子。”然友復之鄒問孟子。孟子曰:“然,不可以他求者也。孔子曰:‘君薨,聽於冢宰。歌粥,面深墨,即位而哭,百官有司莫敢不哀,先之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君子之德,風也;小人之德,草也。草上之風,必偃。是在世子。”然友反命。世子曰:“然。是誠在我。”五月居廬,未有命戒。百官族人,可謂日知。及至葬,四方來觀之,顏色之戚,哭泣之哀,弔者大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