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全國職工教育管理委員會、國家經委關於加強職工培訓、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的意見的通知

全民所有制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只有一百二十一萬人,占職工總數的3.45%。 同時根據需要,加速調整和穩步發展職工高等教育,積極舉辦職工中等專業教育,有計畫地培養後備專業、技術力量。 職工教育部門必須面向生產、面向企業,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開展政治、文化、技術、業務培訓。

文號:國辦發[1984]33號

發文單位:國務院辦公廳
發布日期:1984-4-27
執行日期:1984-4-27
全國職工教育管理委員會、國家經委《關於加強職工培訓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的意見》,已經國務院領導批准,現轉發給你們,望按照執行。

關於加強職工培訓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的意見

一九八四年三月二十五日
一九八一年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職工教育工作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下達後,職工培訓進展較大,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企業辦學面已達到70%左右,三分之一的職工參加了各種形式的政治、文化、技術、業務學習。經濟部門的幹部九百多萬,已輪訓一半左右,其中縣屬以上企業的領導幹部已基本輪訓一遍,並開始向系統的專業培訓方向發展。三千多萬青壯年職工的文化、技術補課工作已全面鋪開,到一九八三年底,累計已有40%左右補課合格,大多數達到了所使用的教學大綱的要求。另外,接受各種類型職工高等教育的有一百多萬人,接受各種類型中等專業教育的有一百一十多萬人,已為企業輸送了一批各級各類人才。職工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文化技術素質有所提高,在貫徹國民經濟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八字方針,完成前幾年國民經濟計畫中,發揮了積極作用。上海石化總廠靠智力開發起飛,幾年來通過培訓,國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職工由19.5%上升為71.2%,國小文化程度的由80.5%下降到28.8%,還培養了大、中專和技校畢業生三千多人,促進經濟效益逐年提高,五年實現稅利二十五億元,為建廠投資的116%。不少企業在連年虧損的情況下,從培訓職工人手,促進了產品質量提高和成本降低,使企業擺脫困境,轉虧為盈。

提高職工隊伍素質的緊迫性

實現企業的技術現代化和管理現代化,提高經濟效益,歸根結底要有一支高水平的職工隊伍。特別是當前世界上正面臨著一次新的技術革命,更加突出了知識的重要性。前幾年職工教育雖然取得了較好成績,但由於培訓工作全面開展的時間不長,以及受各方麵條件的限制,從全國看,職工隊伍的素質狀況同四化建設的需要還很不適應,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政治思想方面。一些職工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渙散、紀律鬆弛、工作消極、損公肥私等不健康現象。據北京市紡織系統對十七萬職工的調查,青年工人中先進分子占10%,表現較好的占30%,表現一般的占50%,僱傭思想嚴重、組織紀律性差的占8%,有不同程度違法亂紀行為的占2%。
(二)文化、技術水平低。據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10%的抽樣資料,在工業部門職工中,國中和國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8%(其中文盲、半文盲占7.9%),高中文化程度只占20.4%,大學程度僅占1.6%。全國技術工人中,技術等級在1~3級的占71%,4~6級的占23%,7~8級的僅占2%。上海市九十四萬七千名技術工人,平均技術等級不足三級。這些數字雖按工資等級統計,與實際水平有差別,但總的看,技術水平還是相當低的。
企業領導班子經過調整,素質有了改善,但仍存在文化偏低,缺乏經營管理知識,特別是缺乏現代化管理知識。
(三)專業技術人員數量少,知識老化。全民所有制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只有一百二十一萬人,占職工總數的3.45%。機械系統現有技術人員二十三萬,占職工總數的4.3%,比六十年代的7.5%下降3.2%。煤炭、紡織、建材、輕工等行業技術人員不到2%。集體企業中技術人員更少。科技人員不僅數量少,而且專業知識陳舊,外語水平低,不適應技術改造和對外經濟技術交流的需要。
專業管理人員素質低、知識老化的問題更突出。北京市三萬九千名財務、統計人員,80%未經系統的專業培訓,不少人還不會核算成本。
(四)科技人員中,工程師和技術員的比例失調。如北京市紡織系統為四點三比一,上海市冶金系統為六點六比一,首鋼為九點六比一。一些本應由技術員做的工作,也只得由工程師去做,造成人才浪費。
技術工人中的高、中級技術工人比重太小。生產第一線缺乏骨幹力量,一些關鍵崗位不得不由未經系統技術培訓的工人頂崗。富拉爾基重型機械廠,按設計要求,主要技術崗位平均技術等級應為7.3級,目前實際為3.5級。
職工隊伍素質差,是影響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以江蘇省紡織廳與上海市紡織局相比,設備能力大體相同,但產值只是上海的72.4%,利潤只有上海的39.5%。除所有制結構、產品結構和管理方面等因素外,主要是技術力量差別懸殊,上海紡織局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3.38%,江蘇只占1.09%。
大量事實說明,經濟建設要發展,職工教育要先行。為了使我國的企業素質有較大的提高,在經濟效益上打開新局面,適應國內外新形勢的挑戰,我們必須進一步認識加強職工教育的緊迫性,下大決心開發智力,培養人才,並從戰略上作出相應的安排。

職工培訓的目標和要求

中央領導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最近又說,國民經濟的發展要有“後勁”,“七五”、“八五”、“九五”能不能搞上去,主要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其中一項就是智力開發。因此,今後一個時期職工教育的任務,一方面要普遍提高職工的政治、文化、技術、業務素質,使之成為合格的當班人;另一方面要從現有職工中培養造就大批專業技術、管理幹部。通過職工培訓和普通全日制學校輸送畢業生,爭取到一九九○年,初步形成一支在數量上能夠基本滿足需要,質量上能夠掌握現代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知識,專業配套、年齡結構比較合理的幹部隊伍和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形成一支以中級技術工人為主體,技術等級結構比較合理,具有較高政治、文化、技術素質的工人隊伍,為後十年經濟振興打好基礎,創造條件。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職工培訓要在認真貫徹《國營企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綱要(試行)》,堅持不懈地對職工進行系統政治理論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大力開展文化、技術、業務培訓,著重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搞好領導幹部特別是新領導班子成員和優秀中青年後備幹部的專業培訓。要根據國務院對企業廠長(經理)進行國家統考的決定和全國幹部培訓規劃要點,組織他們系統學習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基本方針政策、科學管理知識和必要的文化技術知識,提高經營管理能力。通過調整、培訓和補充後備力量,要求到一九九○年,大中型企業領導班子成員和廳、局、處以上幹部,基本上達到大專水平,小型企業和縣專業局領導幹部基本上達到中專水平。
(二)繼續抓緊青壯年職工的文化、技術補課。要在努力提高補課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進度,完成中央和國務院《決定》規定的任務。同時,要抓好“雙補”合格後的鞏固提高,及時開展包括中技、中專和高中在內的職工中等教育。通過加強就業前培訓和大力開展工人中級技術業務培訓,要求到一九九○年,使工人中實際水平符合中級技術等級標準的比例,逐步提高到50%左右。高級工比例也要有較多增加。
(三)認真培養提高科技人員,進行知識補缺更新的教育。要結合企業採用新技術、研製新產品、引進新設備、推廣新的管理方法,組織科技人員學習新技術、新理論。同時根據需要,加速調整和穩步發展職工高等教育,積極舉辦職工中等專業教育,有計畫地培養後備專業、技術力量。爭取到一九九○年,使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比例,從現在的平均3.45%,提高到5%至10%以上,技術密集行業比例應該更高一些,並有一大批掌握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國外先進科學技術,能從事情報、科研、設計等開發性工作的骨幹力量。
(四)加強各類專業管理人員的業務培訓。要大力開展各種短期專業培訓,並有計畫地選送文化水平較高,有一定實踐經驗的中青年專業人員系統進修,培養出一大批會計師、統計師、經濟師。爭取到一九九○年,專業管理人員基本上達到高中、中專以上水平,業務骨幹要達到大專以上水平,大中型骨幹企業都有總會計師,其他多數企業也要有會計師。
(五)要抓緊重點建設項目特別是引進項目職工的培訓。在確定引進設備的同時,就要明確培訓要求,制訂規劃,結合設計、施工、安裝、調試等,成建制地組織培訓,使培訓和各項生產準備工作同步進行,保證順利投產,充分發揮經濟效益。
各地區、各部門應根據上述目標,結合人才需求預測情況,對大型骨幹企業和中小型企業,分別提出切合實際的要求,修訂職工教育規劃,作為經濟發展總體規劃的一部分,抓緊落實,並要重視少數民族及邊遠地區職工的培訓提高

實現培訓目標的政策和措施

《決定》下達已三年,從全國情況看,《決定》提出的各項要求,很多還沒有做到。各級領導要認真檢查《決定》的執行情況,找出差距,採取措施,狠抓落實。
(一)進一步明確指導思想。國務院領導同志最近指出:“職工培訓,在廠里來講是頭等大事,不能光搞物。現在比較重視物,還沒有認識到人,人和物相比,人是頭等大事”,“職工培訓提出來很久了,但是還沒有引起普遍重視”。各級領導特別是經濟部門的決策人,一定要從經濟發展的巨觀戰略上重視智力開發,把職工教育列上重要工作日程,作為提高企業素質的一項根本性措施,做到生產開發、技術開發、智力開發一起抓,兩個文明建設一起抓。職工教育部門必須面向生產、面向企業,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開展政治、文化、技術、業務培訓。要根據企業生產發展的當前和長遠需要來辦學,把職工培訓同提高企業素質緊密聯繫起來,在經濟效益上見實效,為兩個文明建設服務。
(二)從政策制度上調動辦學、教學和學習的積極性。各單位要結合企業整頓和建設“六好企業”,把全員培訓工作落到實處。職工教育開展差的,不能評為“六好企業”。要研究適合本單位生產、工作特點的辦學形式,從改進勞動組織、勞動制度方面,為職工學習創造條件,如在嚴格定員定額的基礎上,適當安排培訓定員或利用生產間隙進行積累式培訓等。
要切實改善職工教師的社會政治地位。職工培訓是直接為生產服務的,企業中職工教師的晉級、調資、獎勵和生活福利待遇應同科室技術人員一視同仁,並積極研究解決職工教育專職教師和管理幹部的職稱問題。要大力表彰優秀的職工教師和教育管理幹部,鼓勵他們終身從事職工教育事業。
要建立正規的職工培訓、考核制度,認真執行《工人技術考核暫行條例》的規定,職工轉正、定級、晉升、改變工種或調換工作崗位都必須經過嚴格考核。成績優秀的要給予表揚、獎勵。能力過差,又缺乏進取心,在培訓後實在不能勝任工作的,幹部要調整工作,工人要調離技術崗位。同時,結合招工制度的改革,堅持通過考試擇優錄用職工,分配工種,並嚴格實行先培訓後上崗。
(三)改善辦學條件。職工培訓的教學場地嚴重不足,要列入各地區、各部門的基建計畫,使校舍人均面積從現有的0.16平米儘快達到中央規定0.3~0.5平米的要求。企業自留資金應有一定比例用於職工培訓。隨著專業、技術培訓的開展,地區和企業主管局的培訓任務越來越重,要切實保證這方面的事業費開支。現在有的地區按職工人數規定金額,由地方財政給職工教育部門撥款;有的部門用機動財力辦學,實報實銷;有的地區由主管局牽頭,企業自籌資金,聯合辦學。各地區、各部門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採用多種辦法多渠道地切實解決缺乏職工教育事業費的困難。職工教育部門要少花錢,多辦事,使現有的人力物力發揮最大的作用。
目前,企業職工教育專職教師尚缺二十五萬人,除從現有專業技術人員中選調和各方面支援外,缺額的補充應列入各地區、各部門大專院校畢業生的分配計畫,爭取職工教師的比例從現在的1.8‰儘快達到中央規定3‰至5‰的要求。職工教師的培訓提高也要列入教育部門的計畫,全日制高等學校和教師進修學院要承擔培訓職工教師的任務,有條件的地區、部門還要舉辦職工師範學院或職工教育學院。要加快教材建設,教育部門和各主管業務部門應迅速組織力量,力爭在兩三年內把主要專業和技術工種的教材編寫出來。
(四)加強領導,改進管理體制。中央和國務院的《決定》指出:“職工教育缺乏統一領導,各有關方面的分工不夠明確,影響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解決。要按照‘加強領導,統一管理,分工負責,通力協作’的原則,改進領導管理體制”。這個問題現在還沒有很好解決。實踐證明,職工教育必須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依靠各有關部門的通力協作,調動各方面力量一起動手,同時要發揮職工教育管理委員會的作用,才能搞好。全國職工教育管理委員會作為國務院指導全國職工教育工作的機關,要認真執行它的任務:“討論制定職工教育的重大方針、政策、統一規劃,並檢查執行情況,協調各方面的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要充實加強各級職工(工農)教育管理委員會及其辦事機構,使之與承擔的任務相適應。企業的上級主管業務部門,對這一工作也要有相應的機構或專人管理。企業要結合全面整頓,對現有專職教育幹部隊伍進行調整,下決心選調符合四化要求的幹部,充實到職工教育戰線上來,逐步建立和健全智力開發系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