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稱

圈稱

圈稱字幼舉,生卒年不詳,東漢末年陳留郡(郡治在今河南開封市東南)人 ,《後漢書》無傳。《 隋書·經籍志》著錄《陳留耆舊傳》二卷,漢議郎圈稱撰;又《元和姓纂》卷二引錄圈稱撰《陳留風俗傳》。可惜此二傳早已亡佚,亦向無輯本。 圈稱與同時期的應劭對地名淵源的研究都很有成就,二人都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地名學家。

基本信息

學術成就

圈稱的學術成就大部分記載在《陳留耆舊傳》、《陳留風俗傳》中,但是該二書早已亡佚,好在酈道元《水經注》等書中有它的佚文,共凡四十餘條,涉及的地域雖僅有東漢陳留一郡之地,但其中不乏地名淵源的解釋。

比如長垣縣(今河南長垣縣),《水經·濟水注二》引《陳留風俗傳》:“縣有防垣,故縣氏之”;浚儀縣(今河南開封市),《水經·渠水注》:“《陳留風俗傳》曰:‘縣北有浚水,像而儀之,故曰浚儀’”;尉氏縣(今河南尉氏縣),《水經·渠水注》:“圈稱云:“尉氏,鄭國之東鄙弊獄官名也,鄭大夫尉氏之邑”;襄邑縣(今河南睢縣),《漢書·地理志》顏師古註:“圈稱云:襄邑宋地,本承匡襄陵鄉也,宋襄公所葬,故曰襄陵;秦始皇以承匡卑濕,故徙縣於襄陵,謂之襄邑”;雍丘縣(今河南杞縣),《水經·睢水注》:“圈稱曰:縣有五陵之名,故以氏縣矣”;己吾縣(今睢縣東南),《水經·陰溝水注》:“《陳留風俗傳》曰:縣,故宋也,以成、哀之世戶至八九千,冠帶之徒求置縣矣。永元十一年陳王削地,以大棘鄉、直陽鄉十二年自鄢隸之,命以嘉名曰‘己吾’,猶有陳楚之俗焉”。

歷史

圈稱不但具體解釋了上述陳留郡六個縣名的來歷,萌發了“命以嘉名”的地名學思想,而且在詮釋酸棗縣得名時對地名命名有了規律性的總結,《水經·濟水注二》:“仆渠又東北逕酸棗縣故城南,韓國矣。圈稱曰:昔天子建國名都, 或以令名, 或以山林,故豫章以樹氏郡, 酸棗以棗名邦,故曰酸棗也”。在這裡,圈稱提出了地名命名的兩條原則:“或以令名”,據王先謙的解釋,令名“如聞喜、獲嘉之類”,是指以史跡為名;“或以山林”,是指以自然界物質為名。這兩條原則兼具了自然、人文因素,與應劭歸納的地名命名六條原則相輔相成,共同譜寫了我國地名學史上的一個光輝篇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