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自古以來,固蘭村民以農為主,二十四節氣為時適播種,主要種植玉 米,穀子,粟,豆子,紅薯,高粱,花生,芝麻等農經作物。驢,牛,馬,騾子曾是村民主要交通工具,耕種送糞,收穫果實,推碾,磨,拉車,耕地為山崗山窪小型梯田為旱地,採用古老肩扛驢馱、钁刨杴鏟的傳統模式,過著靠天吃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原始生活。 養殖以豬,牛,羊,雞為主。
全村住房90%以上農戶是1965年以前建築的,均為整體土,石,木結構,四梁八柱,檁條套連一體房屋,多為上房瓦房,也有部分農戶用石頭玄的窯洞。吃飯一日三餐,平常均為當地特色——鹹飯為主,乾糧以玉米面和菜的菜餅、饅頭為主。穿衣不趕時髦,上世紀八十年代前穿鞋多為用舊布片多層麻繩納製鞋底,布綁圓口,方口的布鞋。
固蘭村自然風景優美,有巍峨壯觀的三大山峰,即具有高、奇、美特點的窯窯尖,海拔1233米,是井陘縣第三高山;具有“景開圖畫無雙地,雄震西南第一峰”之美的大青山,總面積40餘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223米,為紅葉旅遊景區;山峰陡峭的樓子山,海拔989.6米,灌木茂密,成為美麗的綠山。境內萬餘畝山場,樹種繁多,山上植被茂密,百餘種草藥叢生,土壤里含有多種礦物質,有天然的青石、灰石等,山間飛禽走獸,不計其數,這裡山青天藍,鳥語花香,沒有任何污染,是天然的氧吧,養生福地,可作天然植物科研考察及山水花鳥、人物畫家寫生創作基地,是休閒度假,生態旅遊的理想之地。固蘭人傑地靈,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民間有固蘭村的來歷、大寨垴、啞巴石、三關洞等許多美 麗動人的傳說,民間藝人層出不窮,民間藝術種類繁多,逢年過節熱鬧非凡,男人耍社火遠近聞名,女人打扇鼓精彩紛呈。還有扭秧歌的、唱小曲的、放鐵火的,正月十五鬧花燈,正月十六攆須耗,呈現出老百姓多彩多姿的生活。有些在民間流傳的口頭文學,對後人仍有教育作用。晉劇團成立於200多年,鄉村藝人遠近聞名,男女老幼人人會唱,在村民生活中流傳甚廣,是有名的“戲窩子”。
傳統手工製作能工巧匠眾多,做布鞋、縫襪子、繡花、刺繡、剪紙花、紡線、織布、捻線、染布、荊編、編蒲墩、扎笤帚、炊帚、掃帚、釀酒、榨油等傳統技術作得以 傳承。特色食品美味可口,煎餅、年糕、扒糕、銀裹金、餄烙、抿須、燕窩疙瘩、鹹食、鍋貼餅等一直是人們喜愛的食品。節日習俗、婚喪民俗保持了傳統色彩。
該村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時期,曾有參軍的,任師團級的、連排級幹部的、當民兵的,參加打太原、打元氏、解放石家莊、南下剿匪等戰鬥,前赴後繼,先後有9名為國捐軀,成為革命烈士。
改革開放以來,固蘭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生產、生活有了根本性的改變,舊貌換新顏。由過去的閉塞變為開放,人們的視 野開闊了,在解決溫飽的基礎上,已開始向小康的道路邁進。首先是交通。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村民集資修成了通往景莊的鄉級公路,又修成了很多田間公路,改變了過去出門就爬坡,肩扛驢馱的現狀,出行坐上了客車,生產用上了機械,運輸開上了三輪、摩托、汽車。其次是水利。
過去乾旱缺水的歷史一去不復返,興修了水利設施,打了機井,家家戶戶有水窖,改變了旱年村民跑20里跑去甘陶河擔水的狀況;再是通信,聯通、行動網路進了山溝,打電話方便,信息靈通,足不出戶就能網上購物成了現實;還有教育,人們認識到了知識的重要性,重視了教育,加強了對孩子的培養,山溝里飛出了許多金鳳凰,全村共有大學生40名,碩士研究生、博士生3名。
榮譽
2018年12月,固蘭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