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569畝(其中:田2965畝,地2604畝),人均耕地1.74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15050.4畝,其中經濟林果地664畝,人均經濟林果地 0.2畝,主要種植柑桔、金秋梨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32.3畝,其中養殖面積4畝;草地1161畝;荒山荒地1640畝,其他面積5918.3畝。
基礎設施
全村有7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7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1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92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70.4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85.6萬元;畜牧業收入496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3050頭,肉牛88頭);漁業收入1.5萬元;林業收入57 萬元,占總收入的1%;第二、三產業收入142.3萬元;工資性收入824.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85元,農民收入以種養業及務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819.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66人,在省內務工74人,到省外務工792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主要銷售往縣內、省外。2009年第一產業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73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蠶桑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蠶桑產業。擁有專業合作組織1個,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農戶 數95戶。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23戶,共鄉村 人口3185人,其中男性 1672人,女性1513人。其中農業人口3169人,勞動力1557人。該村以漢、苗族為主(是漢、苗族混居地),其中漢族 2180人,苗族1005人。
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130人,參合率98.77%;享受低保295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舊城鎮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8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鎮衛生院6.5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現有農戶723戶,共鄉村人口3185人,其中男性 1672人,女性1513人。其中農業人口3169人,勞動力1557人。該村以漢、苗族為主(是漢、苗族混居地),其中漢族 2180人,苗族1005人。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回龍完小,中學生就讀到舊城中學。距離中學8.5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57人,其中小學生138人,中學生119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66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318.85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0.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1111個(勞均1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0.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存在主要問題和困難:1、基礎設施較差;2、道路交通不便;3、文化教育條件跟不上;4、醫療衛生條件差,民眾就醫難;5、人畜飲水基本上是用傳統的地表水;6、環境問題。。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1、計畫3年內發展蠶桑2000畝;2、戶均發展1頭生豬,推廣烏骨雞,建基地;3、鼓勵民眾外出務工計畫達800人;4、發展甜苦竹500畝,爭取戶戶實行農網改造6、全村人均純收入達1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