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明清兩代隨著中外關係及國內民族間交往的發展,語言文字的翻譯受到朝廷的重視,明初即設翻譯機構,稱四夷館,下設若干館。清仍沿明舊制,但改稱四譯館。乾隆十三年(1748年)與會通館合併,又稱會通四譯館。設譯字生、通事若干人,專司翻譯和除漢語外的各語種教學。 相關條目歷史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