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該建築原是“”,建於清代,磚木結構,深兩進。主體建築為四合院式布局,面積375平方米。左側有廚房等附屬建築,面積。1993年12月進行了維修,次年2月18日修葺竣工。四會市人民政府在祠門右側嵌設雲石陰刻碑文志之,並以舊址建築外牆邊為起點,正門由門口至曬場空地30米,左側至村道10米,右側和後面各延3米為該舊址保護範圍,再向外各延2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
1924年8月21日,陳伯忠在第一屆農民運動講習所學習畢業後,被委任為中央農民部駐廣寧特派員,回廣寧開展農民運動。
經過陳伯忠的深入宣傳發動,江頭鄉農民覺醒了,紛紛要求組織農會。報名加入農會的占全鄉農民總數的80%以上。9月12日,江頭鄉農會舉行成立慶祝大會,到會的會員及附近各鄉的農民代表達400多人。當時出席成立大會的有廣州農講所教員、海陸豐農運領袖彭湃,廣寧縣農會領導人周其鑒、羅國傑等。陳伯忠在會上發表演講。會後,他把家裡的幾支長短槍交給農軍使用,並把佃戶請到家裡,當眾宣布以後不用交租,自耕自吃,所欠債務一律廢除。隨後又召開農會會員大會,當眾把他家的田契、借據全部燒掉。
江頭鄉農會的成立和陳伯忠的革命行動,給各鄉農民以很大鼓舞,紛紛要求陳伯忠幫助他們組織農會。陳伯忠抓住這一有利時機,帶領陳子英、陳子賢等積極分子到黃田、村心、洛口等地進行宣傳,並在農民家裡食宿,同農民一起勞動,因而深受農民的信賴和擁護。不久,這幾個鄉也先後建立了農會,把農民運動進一步推向高潮。
榮譽
1986年12月,該舊址被四會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9月,被列為四會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