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薈要(全5卷)

《四庫全書薈要》共463種,20828卷,11178冊,下設若干子目。 《四庫全書薈要》成書後,乾隆欣喜若狂,題詩一首:全書收四庫,薈要粹其精。 而存於“摛藻堂”里的那套《四庫全書薈要》,則一躍成為天壤間僅存的孤帙。

內容介紹

《四庫全書薈要》是遵照乾隆皇帝的旨意,於《四庫全書》館之外,專門設定《四庫全書薈要》修書處,由王際華等擔任總裁官,陸費墀擔任總校兼編篆官,前後費時五年,於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末修成。
這部《四庫全書薈要》是由乾隆皇帝本人親自挑選,是精中選精、百里挑一的,參加編篆的都是碩學名儒,經過反覆校勘,繕寫工整,裝潢考究,盡善盡美。
《四庫全書》編纂之初,征書紛至沓來,卷帙浩繁,不便瀏覽,已經63歲高齡的乾隆皇帝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一部重要而必備的圖書,所以在開館之初,命于敏中、王際華等人從應鈔諸書中,擷其精華,以較快速度,編纂一部《四庫全書薈要》,乾隆四十三年,第一部《四庫全書薈要》完成,藏於紫禁城坤宮寧御花園的“摛藻堂”。次年,又謄繕一部,藏於圓明園內的“味腴書屋”,以備乾隆隨時閱鑒。
《四庫全書薈要》共463種,20828卷,11178冊,下設若干子目。其中,經部173種,3576卷;史部70種,6535卷;子部81種,2866卷;集部139種,7851卷。《四庫全書薈要》成書後,乾隆欣喜若狂,題詩一首:全書收四庫,薈要粹其精。事自己巳兆,工今戊戌成。於焉適枕柞,亦欲勵尊行。設日資摛藻,猶非識重輕。
《四庫全書薈要》修成迄今已有二百餘年,命運多舛。1860年,英法聯軍攻占北京,焚掠圓明園,藏於“味腴書屋”中的那套《四庫全書薈要》被化為灰燼。而存於“摛藻堂”里的那套《四庫全書薈要》,則一躍成為天壤間僅存的孤帙。但朝廷大內,宮禁森嚴,一般人無法涉足“摛藻堂”而得窺《四庫全書薈要》。直到1924年,清遜帝溥儀遷出皇宮,民國政府組織清室善後委員會,清點故宮文物圖書,才發現《四庫全書薈要》依然塵封故處,安然無恙,觸手如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政府將此書運往重慶,1949年,又將此書運往台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