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

四川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

四川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省綿陽市安縣西北部,距縣城58.7公里,總面積7800公頃。森林公園由石岩和龍門溝兩大景區組成,公園地處橫亘於岷山山脈南段,主峰海拔2922米,因山頂有唐代千佛老祖廟而得名。森林公園地處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年降雨量1700毫米,年平均氣溫11.5℃。森林植被類型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森林覆蓋率達95%。 2002年12月,經原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四川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四川省安縣、北川和茂汶三縣交界處,距省會成都市171千米,距中國西部科技城綿陽市81千米,距四川重工業基地德陽市93千米,地理坐標介於東經103°56′~104°18′、北緯31°37′~31°48′之間,總面積7800公頃。

地形地貌

四川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一般海拔1300~2000米,最高海拔2922米,與最低處相對高差1719米,西南側絕壁高聳,刀劈斧削,溝谷幽深,東側山勢緩和,秀麗俊逸。千佛山地質構造屬志留系龍門山褶皺地帶,地表劇烈切割,地形複雜,山高坡陡(坡度一般在25°~55°,最大可超過70°),河谷幽深,相對高差達1860米。

氣候特點

四川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氣候類型為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山地立體氣候特徵明顯。年降雨量1700毫米,年平均氣溫11.5℃,最高氣溫20℃左右,最低氣溫零下5.5℃,每年降雪從11月至次年3月,積雪時間110天左右,積雪期高山銳谷,冰凌高掛,猶如玉柱擎天,最高超過300米。山頂晝夜溫差大,空氣中水份充足,日照時間長。

水系

四川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區內北部區域屬涪江水系,南部區域屬沱江水系,是長江上游重要的水源涵養地。

資源情況

植物資源

珙桐 珙桐

四川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森林覆蓋率達95%,森林垂直帶譜明顯,從山腳至山頂依次為亞熱帶至亞寒帶植被。萬畝野生杜鵑、箭竹林和成片的珙桐、銀杏樹,名貴中藥材有天麻、杜仲、黃柏、厚朴、貝母,古樹名木高30米開多色花的“杜鵑王”、2000多歲的“茶樹王”、3000多歲的“丁木大仙”歷史悠遠。

森林公園有野生植物71科,138屬,2000餘種,其中被列為國家和省重點保護的珍稀植物有楠木、樟木和紅豆等10種,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及成片的樺木林、冷杉林、箭竹和杜鵑林。

森林公園植被垂直帶譜明顯,植被類型多樣,有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常綠與落葉闊葉混交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灌叢和灌草叢、草甸等類型。

動物資源

大熊貓 大熊貓

四川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內珍稀野生動物豐富,棲息著大熊貓、金絲猴、雲豹、牛羚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一百二十多種鳥類,二十多種高山寒帶兩棲類、爬行類、魚類動物。有脊椎動物24目,68科,200多種,其中還有大量的珍稀、特有、孑遺物種,如大熊貓、金絲猴、雲豹、牛羚、山溪鯢等。

森林公園內常見種類有雉雞、珠頸斑鳩、戴勝、樹鷚、棕背伯勞、紅嘴藍鵲、鵲鴝、灰胸竹雞、大山雀、綠背山雀、灰林、藍喉太陽鳥、大杜鵑、領雀嘴鵯等。在針闊混交林生境中分布的鳥類有105種,常見種類為暗綠柳鶯、強腳樹鶯、褐頭山雀、紅腹角雉、橙翅噪鶥等。在針葉林中分布的鳥類有55種,常見種類有紅腹角雉、血雉、勺雞、紅腹錦雞、山鷚、灰背伯勞、矛紋草鶥等。水域或溪流生境生活的鳥類有9種,常見的種類有白、灰、紅尾水鴝等。

主要景點

羅浮山 羅浮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四川省綿陽市安州區桑棗鎮西南約2公里,羅浮山又名浮山、落浮山,占地3平方公里,風景區以其原始、古樸、自然、神奇聞名遐邇。有“小西天”、“甲巴蜀”之美譽。
四川羅浮山 四川羅浮山
白水湖 白水湖原名白水河水庫,1958年在此築起一座大壩,形成一座長5公里、寬2公里的人工湖。現人工湖與自然山色結合體現了原始與現代相融合的魅力。
四川白水湖 四川白水湖

開發建設

管理體制

2000年11月,民營企業四川興力達投資5.59億元,取得千佛山50年的獨家開發經營權,成立了千佛山生態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進行整體開發。

品牌建設

2002年12月,經原國家林業局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

交通線路

交通

千佛山距綿陽機場86千米,距綿陽火車站81千米,由70千米一級公路連線成綿廣高速公路,105國道由南向北直達山門,驅車到成都僅需兩個多小時。千佛山森林公園內建有寬7~9米的景區水泥公路13.8千米,龍洞溝棧道2.8千米。

路線

旅遊路線編排:雙河口——寶藏寺——龍洞溝——盤龍石——易家大坪——杜鵑王——千佛頂——衫板王爺——白岩。

歷史人文

1935年,紅軍為北上抗日,紅四方面軍一路向西,徐向前元帥在千佛山阻擊國民黨川軍的追剿,以保證中央紅軍的北上,在此打響了“千佛山戰役”,激戰70餘天,擊潰敵軍,寫下了中國革命歷史中光輝的一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