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一、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
改革開放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是當代中國的鮮明特色,是我們黨在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的鮮明旗幟。中國能有今天這樣的大好局面,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能發生如此深刻的變化,中國能在國際社會贏得越來越舉足輕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堅持不懈推進改革開放。面向未來,我們要解決發展進程中出現的各種難題,化解來自各方面的風險和挑戰,更好地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除了深化改革開放,別無他途。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重點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問題並作出重要決定,順應了廣大黨員、幹部、民眾的願望,抓住了社會最關心的問題,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大旗的重要宣示和重要體現。
鄧小平同志1992年在南方談話中說:“不堅持社會主義,不改革開放,不發展經濟,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條。”“基本路線要管一百年,動搖不得。只有堅持這條路線,人民才會相信你,擁護你。”學習鄧小平同志這些重要思想,回顧我國改革開放的歷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於它是實行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是通過改革開放自覺地實現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我國的改革開放之所以能夠健康發展,就在於它是社會主義的改革開放,目的是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35年來,我們黨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既以四項基本原則保證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又通過改革開放賦予四項基本原則新的時代內涵,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受住國際國內各種風險和挑戰的考驗,成為充滿發展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 35年改革歷程也經歷過曲折,但由於我們黨牢牢把握住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認識,有了問題能及時發現和糾正,所以能夠不斷取得新的成就。東歐、蘇聯等前社會主義國家也搞了“改革” 有的甚至比我國還早,但他們的“改革”方向偏了、路走歪了,不但沒有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鞏固和壯大社會主義事業,反倒是顛覆了社會主義制度,葬送了社會主義事業,教訓極為深刻。這充分表明,他們進行的“改革”同我們進行的改革是性質完全不同的;這也充分說明,社會主義國家在改革中能否保持社會主義方向,直接決定著社會主義制度和事業的命運。
實踐證明,堅持改革正確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偏離了這一條,方向就完全偏了。有的人把改革開放定義為往西方“普世價值”、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否則就說你“不改革”。這是對改革的曲解。我們的改革已進行了35年,總體上不存在哪些方面該改的而沒有改。問題的實質是改什麼、不改什麼。那些不能改的,包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基本要求等,不但現在不能改,今後仍然不能改。在改革方向問題上,我們必須保持清醒頭腦,排除各種干擾,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始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
二、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總結國內成功做法,借鑑國外有益經驗,勇於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
改革開放35年來,我們黨遵循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觀察世界、指導實踐,從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和人民民眾的創造中總結經驗、汲取營養,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為改革開放提供了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富於創造性的理論指導。我們黨堅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推動廣大黨員幹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自覺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從對馬克思主義的錯誤的和教條式的理解中解放出來,從主觀主義和形上學的桎梏中解放出來,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始終保持勇於變革、勇於創新、永不停滯、永不僵化的精神狀態,為改革開放的順利推進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證。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目的和實質都是為了做到實事求是,從各種陳舊落後的和錯誤的思想觀念束縛中解放出來,使我們的認識以及制定的方針、政策、措施符合客觀實際的要求。我們黨倡導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都是始終同實事求是相統一的。正是在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指引下,我們黨帶領人民銳意推進各方面體制改革,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計畫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對外開放的偉大歷史轉變,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應對這些挑戰和困難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推進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也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堅持實事求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 這“三個進一步解放”,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的總開關。衝破思想觀念的障礙、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其首要任務是解放思想。在深化改革問題上,一些思想觀念障礙往往不是來自體制外而是來自體制內。思想不解放,就很難看清各種利益固化的癥結所在,很難找準突破的方向和著力點,很難拿出創造性的改革舉措。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要求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等各個方面改革,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不斷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取得新的突破。領導幹部要做解放思想的表率,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氣和胸懷,跳出條條框框的限制,正確處理中央和地方、全局和局部的關係,正確對待利益格局調整,堅決克服地方和部門利益的掣肘。只要有利於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只要有利於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只要有利於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只要有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就大膽試、大膽闖,就堅決破、堅決改。
三、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民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是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實踐主體,是決定我國前途和命運的根本力量。35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從民眾中來、到民眾中去的民眾路線,堅持尊重社會發展規律與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的一致性,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制定各項改革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生產力、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綜合國力、有利於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這“三個有利於”作為判斷改革得失成敗的根本標準,既通過提出和貫徹正確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帶領人民前進,又從人民的實踐創造和發展要求中獲得前進動力。回過頭來看,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改革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成長和壯大,改革開放每一個方面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民眾的實踐和智慧。
經過35年改革,很多容易改的問題已經得到有效解決,留下來的大都是比較難啃的硬骨頭,甚至是牽動全局的敏感問題和重大問題。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艱巨程度一點也不亞於改革開放之初。實踐證明,越是面對分散於各個領域和各個社會層面錯綜複雜的具體利益格局,越是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繁重任務,越要善於按照人民民眾的切身要求和總結人民民眾在實踐中創造的新鮮經驗來完善政策主張,越要善於集納民智、凝聚民心、激發民力,為深化改革夯實堅實的民眾基礎。深化改革關係人民利益,也是人民自己的事,不能沒有人民參與,更不能少了民眾創造。缺少民眾基礎,沒有人民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和挑戰,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的坎。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民眾路線,最大程度吸納人民民眾參與改革,保證改革始終有眾志成城的民意支撐,始終有破浪前行的民眾動力。我們推進任何一項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都要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都要緊緊依靠人民來推進,做到謀劃改革汲取人民智慧,推進改革凝聚人民力量,檢驗改革依靠人民評判,使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過程成為人民廣泛參與、普遍受益的過程。唯有充分尊重人民意願,形成廣泛共識,人民才會積極支持改革、踴躍投身改革;唯有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整個社會的創造活力才會競相迸發,人民的發展機會才會豐富多彩,人民的生活質量和水平才會不斷提高,深化改革才能獲得最廣泛最可靠的民眾基礎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
四、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提高改革決策科學性,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改革發展穩定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三個重要支點。改革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發展是解決一切經濟社會問題的關鍵,穩定是改革發展的前提。35年來,我國社會之所以發生巨大而深刻變化卻又保持了社會穩定,很重要的是我們注重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只有社會穩定,改革發展才能順利推進;只有改革發展不斷推進,社會穩定才能具有更堅實的基礎。我們要堅持把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統一起來,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結合點,在保持社會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是深化改革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則。膽子要大,說的是既要腳踏實地,又要有開拓前進的膽量和勇氣。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一定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看準了的事情就堅定不移地做下去。同時,又要穩妥審慎,三思而後行。膽子大不是不看客觀條件、脫離實際的蠻幹,蠻幹必然導致瞎折騰。對一些重大改革,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可以提出總體思路和方案,穩紮穩打地推進,通過不斷努力逐步達到目的,積小勝為大勝。
摸著石頭過河,是對腳踏實地、尊重實踐、從實踐中摸經驗摸規律,努力做到實事求是的一種形象說法,也是推進改革健康有序發展的一種重要改革方法。這個方法,不僅在改革之初行之有效,而且在整個改革進程中都是行之有效的。我們實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前無古人的事情,只能通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反覆過程,逐步取得規律性認識。實踐中,對必須取得突破但一時還不那么有把握的改革,採取試點探索、投石問路的方法,先行試點,鼓勵創造,鼓勵探索,取得經驗後再推開。我國的改革開放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就是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從局部到整體不斷深化的過程。這種漸進式改革,避免了因情況不明、舉措不當而引起的社會動盪。我們黨是在一個13億多人口的社會主義發展中大國領導改革開放,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失誤,一旦出現就無可挽回、無法彌補。
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隨著改革不斷深入,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改革的關聯性互動性明顯增強,要求更加注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協同配合,把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等改革有機銜接起來,把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有機銜接起來,整體推進,重點突破,形成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合力。
凝聚共識,對於深化改革至關重要。沒有廣泛共識,改革就難以順利推進,也難以取得全面成功。現在,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任務艱巨。這就需要我們下功夫進一步凝聚改革共識。做好進一步統一思想的工作,需要加強對改革的正面宣傳和輿論引導,及時回答幹部民眾關心的重大思想認識問題,為推進改革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評論
堅持原則才能把握方向,堅定道路才能走向輝煌。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 兩個一百年 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能發生如此深刻的變化,我國能在國際社會贏得舉足輕重的地位,靠的就是堅持不懈推進改革開放。當前,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必須深刻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經驗和原則,準確理解全會總結概括的“四個堅持”,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情,著力提高操作能力和執行力,確保中央決策部署及時準確落實到位。
不論是回首河南由追趕到跨越、由沉寂到奮起的不懈探索,還是放眼35年來中國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我們都深深感到,最重要、最寶貴的經驗是“四個堅持”,這也是我們全面深化改革必須牢牢把握、長期堅持的重大原則。
一要堅持黨的領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推進改革的目的是不斷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偏離了這一條,就是南轅北轍。
二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總結國內成功做法,借鑑國外有益經驗,勇於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我們不能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必須堅定與時俱進、攻堅克難的信心,保持強烈的進取意識,打好全面深化改革這場攻堅戰。
三要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民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的力量源泉。沒有人民的支持和參與,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要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改革的重大問題,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及時總結民眾創造的新鮮經驗,把最廣大人民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來,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進。
四要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提高改革決策科學性,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不積極深化改革,不解決問題矛盾,穩定就難以長久;反之,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深化改革,解決好人民民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解決好黨的建設面臨的嚴峻課題,改革就會有活力,發展就會有動力,穩定才能有根基。要堅持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的程度統一起來,把改善人民生活作為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係的結合點。
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我們必須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最大限度地集中全黨全社會智慧,最大限度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以更大決心衝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堅持正確方向,是改革行穩致遠、取得成效的根本所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必須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最佳化協同高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面領導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根本保證,完善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制度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首要任務。只有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各方面和全過程,發揮好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才能不斷提高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改革有力有序推進。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是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健全人民當家作主的制度體系,完善為民謀利、為民辦事、為民解憂、保障人民權益、傾聽人民心聲、接受人民監督的體制機制,才能為人民依法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堅持最佳化協同高效。最佳化就是要科學合理、權責一致,協同就是要有統有分、有主有次,高效就是要履職到位、流程通暢。只有堅持問題導向,聚焦發展所需、基層所盼、民心所向,下決心破除制約改革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才能使黨和國家機構設定更加科學、職能更加最佳化、權責更加協同、監督監管更加有力、運行更加高效。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要堅持全面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必須堅持在法治軌道上進行,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相促進,依法依規完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既要發揮法治規範和保障改革的作用,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做到重大改革於法有據,又要通過改革加強法治工作,做到在改革中完善和強化法治。
機構改革要遵循“四個堅持”,這是改革沿著正確方向推進的重要保證。我們要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折不扣、全面落實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各項部署,確保完成各項改革任務,全面提高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為形成更加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