嚶鳴集

內容介紹

《嚶鳴集:湖南科技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科論文選》內容簡介:湖南科技大學坐落在人傑地靈、風景秀麗的湘江之濱,一代偉人毛澤東的故鄉——湖南省湘潭市。學校起源於北宋慶曆年間興辦的湘潭縣學,始建於新中國成立前夕成立的湘北建設學院,2003年經教育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湘潭工學院和湘潭師範學院兩所全日制本科院校合併組建而成。60年來,學校浸潤著“敢為人先、經世致用”的湖湘文化,秉承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韶山精神,始終艱苦奮鬥,自強不息,形成了“唯實惟新、至誠致志”的優良校風,培養了數以萬計的肯乾、實幹、能幹的複合型套用型人才。學校實行中央與湖南省共建、以湖南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制。2007年,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高校;2008年,學校成為湖南省立項建設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設有19個學院,75個本科專業,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教育學、法學、文學、史學、理學、工學、農學、管理學等10大學科門類,有省級重點學科7個,省級社科研究基地6個,國家特色專業8個。

作品目錄

湯力偉 略論《詩經》中的子嗣意識
吳廣平 賦祖與賦聖
艾初玲 試論李白詩歌中的“佳麗”形象
李德輝 論漢唐兩宋行記的淵源流變
魯茜 論《非煙傳》在“才子佳人”敘事文學演變中的地位
王友勝 歷代蘇黃詩優劣之爭及其文學史意義
林彬暉 日本江戶明治時期漢語教科書與中國古代小說關係述略
鄧新躍 文體學的視角與古代詩學辨體理論研究
劉奇玉 明清女性序跋作者的戲曲功能論
李鴻淵 論《紅樓夢》中閒筆藝術的妙用
李躍忠 論20世紀以來的中國影戲民俗研究
章桉 “詩可以怨”反詰
胡紅梅 “興”的文化溯源
潘年英 “多民族文學史觀”之管見
劉郁琪 “敘事學新發展”還是“倫理批判新道路”?
彭在欽 中國當代通俗小說的創作背景及其審美意識的嬗變
劉昕華 20世紀90年代西部詩歌創作考察
梁小娟 走向祭壇的檀香刑
李林展 滋蘭九畹,樹蕙百畝
楊昌國、袁三英 文學人類學在中國
李勝清 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和諧價值觀探析
肖祥彪 關於文學言說對象和功能的深度思考
周興傑 語境轉換中的意境生成與主體因素
吳投文 西方生命思想的文化省察
李衛華 文化衝突與文化雜合:《我的名字叫紅》中的情節結構隱喻
付義琴、趙家棟 從明代小說中的“正”、“在”看時間副詞“正在”的來源
趙家棟、付義琴 《敦煌變文校注》識讀語詞散記
徐前師 《說文》“喦”字校譯
羅國強 “於”的動詞用法探討
聶志軍 景教碑中“伊斯”也是景醫考
賴積船 詞的結構及其演變探討
尹戴忠 上古看視類動詞的演變規律
肖希鳳、肖冬梅 從古代碑刻、題壁文化看OA在中國的生存土壤
謝奇勇 湖南新田鄉土話同音字匯
曾春蓉 湖南祁陽白水話單字調實驗分析
羅淵、毛麗 從“狹義”到“廣義”:中國修辭學研究轉型及其學術意義
顏紅菊 動賓結構詞彙化的獨立性解釋
全立波 關於“動+出+賓+來”中的動詞制約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