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外文書名: La Femme seule et le prince charmant 平裝: 314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32 ISBN: 7213022725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上篇建立歷史背景:為什麼單身生活的人數量如此之多,而且是有規律地上升?中篇論及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繪製了一幅圖像。下篇給予解釋,自立之路。女性身不由已地走上這條路,為了更好生活而不得不在這條路上走下去。其實當她們選擇在自立的道路上冒險時,就做出了一個不僅僅關乎自身的決定:她們重視審視社會的基礎結構(以賢妻角色為基礎的家庭),並威脅到整個社會機制。
媒體推薦序
本書主人公是一對奇特的夫婦:單身女性和白馬王子。它是現代童話,但也是真實的。單身女性是主角,貫穿於全書,且極具活力;白馬王子則是時不時地以模糊的形象出現。對現代社會而言,這是否是一個誇張過時的陳詞濫調呢?只有到故事結束時才能下結論。
本書並非純粹地講述故事,故事其實只是引子,像阿莉阿德尼線團一樣,引導人們進入對
單身生活的分析。單身生活,是一座有可能令我們迷失方向的錯綜複雜的迷宮。讀者也可以不
看分析而唯讀故事,緊緊追隨白馬王子和現代灰姑娘的情感歷程。
八年來,我一直在研究婚外生活和孤獨問題。我所有的努力只是證明了更多更特殊的新類
型和新問題:農村中男性的孤立,已婚女性在家中的孤獨感,等等。
人們知道得越多,就覺得懂得越少。懂得越少,就越無法清楚地、有力地闡述。而單身的
男人和女人所期待的恰恰是:得到一個清晰的信息,賦予他們這種奇怪的存在方式令人信服的
理由,幫助他們作出影響未來的決定。
本書所採用的是“透視法”,即藉助阿莉阿德尼線團明確主導程式,避開那些特殊的邊緣類型。因此,本書不涉及農民的婚姻困難、家庭主婦的孤獨和其他千百種有疑問的縮微景觀,不涉及老年人的孤獨,對男性也只是略微提及。當然也不論及令人感嘆的社會邊緣人。這是突顯主題必須付出的代價。當內容紛繁複雜時必須給予中心議題以特權。
此處的中心無疑是女性,選擇的女性也並非任意而為。選擇的年齡層次為20一50歲。因為本書詳細分析的社會機制是以最高能量運行著的。我們將會看到,生活是如何將兩種矛盾的成分合為一體的:一個人的生活是一種雙重生活。由於私生活是隱私的典範,因此賦予這一年齡段的女性以另一種地位:將整個身心奉獻給家庭。單身女性徘徊於獨立的衝動和隱私典範的壓力之間,身陷旋風之中,支離破碎,她不斷地尋思“為何這般”?卻又繼續著這種破碎的生存。通過對全部信件的分析,我們將進入她的思想深處。
然而,在很多方面,男性的單身生活與女性的單身生活頗為相似。第一,這種人生軌道有著相同的無憂無慮的活力。第二,有相同的渴望,希望按自己的意願建立生活。第三,有相同的疑慮和困惑,也會被孤獨灼傷,以至冷淡得對女性毫無希求。第四,同樣希望擁有家庭和孩子(這是最令人夢想的缺項),以及親友的熱情和社會的承認。因此,單身男人也不妨瀆讀這本書,在不少段落中或許會找到自己:蟄居家中的退化,突發奇想的外出(“今晚我要找到她”),生存方式的輕鬆帶來的快樂與痛苦,等等。他們能驚奇地發現那些將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簡單更有特性的女性,她們允許人們用放大鏡去觀察她們。例如在第十一章中,我們將看到,“護罩邏輯”如何促使單身女性以積極的姿態展現自己,在為另一半“自我”而辯護的他人目光中獲得身份。男人也需要經歷這一階段、只不過是沒有女性表現得這么強烈,他們更容易接受現實——內心的破碎。對他們來說,“護罩邏輯”沒有發展到“反常”的地步(“護罩邏輯”使某些女性過於引入注目、過於完美而變得不可接近)。
……
譯者:蔡宏寧 編者:(法國)考夫曼(Kaufmann Jean-Claude)
讓-克洛德·霍夫曼,社會學院,索邦巴黎五大社會關係研究中心(CNRS)主任。作為研究婚姻與日常生活問題的專家,他還著有《婚姻的網狀結構》、《女人的身體、男人的目光,裸胸的社會學》、《著作核心,家務行為理論》
第一章 單身生活:漫長的歷史
過去的婚姻
獨身不可容忍
偉大的比法羅女
第一例合法獨身
女扮男裝的聖女
與“自我”面對面
19世紀:偉大的運動
輕佻年輕的女工和法倫斯泰兒
斷裂
晦暗的年代
美國模式
斯堪的納維亞模式
瘋狂的年代
朦朧的年代
第二章 雙重生活
“譴責的手指”
“古怪”
不安之地
家庭的前言和隱言
女友們的笑聲
叛變
三段式的笑聲
…………
當事者的某些數據
文獻資料
單身者數量的增長
年輕人與老年人
城市與鄉鎮
發展期間
男人和女人
富人與窮人
社會關係:新形勢
書摘1
儘管如此,什麼都比不上真正的出門,此時目的(惟一的)是明確的:找到一個男人,找
到生命中的男人。現在,最熾熱的感情出現在初期,處於拿主意和出門之間:激情進發將她推
向最美妙的故事中。絲毫不受拘束的幻想也可能會與現實交錯。不再是想像的迷霧,不再只是
撫慰,幻想具體化了。在想像與現實的轉化過程中感情最為熾烈。遊蕩在波動與迷茫中,確實
會形成一種感覺,另一種生活經歷正在開始,美妙的故事不再虛無縹緲,與現實碰撞了。感覺
像生活在另外一個星球上,既不是脫離現實的幻象,也不是遠離夢想的現實。巴貝特悠然地享
受著準備工作的快樂。“當我對自己說,出去吧,今晚我會遇 見他。一想到此,我的心就‘
怦怦’直跳。什麼都不管 了,甚至不放音樂,我的身體和感覺都棒極了,我化妝的手指都充
滿了感情。”
……
書摘2
不安之地
“譴責的手指”在某些時刻表現得更加厲害。在那些時刻,“單身生活”這種個人生活的隱秘模式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成為眾目睽睽的對象。飛例如,各種家庭聚會,只需看看星期天那些使單身者難以忍受的洗禮和婚禮。即便在外省的社交場合,點對單身女人的約束也沒有減弱:“晚上6點以後就不可能獨自到酒吧喝咖啡。或者,炎熱的6月晚上,無法待在電視機前,便不由自主地出去溜達一下,但是8點以後就不可能了。所以,對‘這些自由’來說,巴黎是天堂!”熱拉爾蒂娜這樣寫道。幾個月前她剛到巴黎。但她馬上又補充說:“即使在巴黎也不能隨心所欲。”因為大城市裡看起來較為自由的場合也有規矩,有時也同樣嚴格,這種規矩微妙不明言。只要這些場合中有很多人毫無顧忌地表露出親密(愛意濃濃的情侶,滿臉笑容的孩子),批判的目光就會立即“射”過來。儘管這些戀人們沒有任何企圖,他們腦中只有愛情;儘管這些小孩的笑容毫無惡意,批判的目光仍然顯得刺眼。希爾維再也不打算去公園了:“在春天,天下所有的戀人都在相擁輕吻,這真叫人難以忍受。”
一旦單身女性出現在公共場合,“譴責的手指”便以一種複雜的方式形成了:猜疑的目光和指責的低語。然而,需要指出的是,被注視的女性自己的解釋是決定性的,因為那些標誌很微妙“,無法有力地引導這種主觀感覺。在一項關於沙灘上私密行為推則的研究中,我曾經指出一種客觀徵象:一條列標準規定了哪些是常規場合,越是在遠離這些常規場合的地方脫掉泳裝上衣的女人,會招致越多的目光。這使她們能夠明白那些神秘的規則,主動調整自己的行為,與“人們允許的行為”保持一致。但是,此處的徵象是最模糊不明的。因為“反常”很少能一眼就明了的:獨自散步的女人很可能已經結婚,正在尋找她的孩子或有其他的原因。因此,無法明確形成那些合乎常理的目光“系統”。單身女人不得不密切留心最細微的跡象,所以導致她們的見解很可能總是過於誇張:她們越是感到自己不同於範式,就越是想像“譴責的手指”,也就越能看見身邊尚不明確的跡象。關於這一點,可以以排隊買電影票為例。
看電影是單身生活中無數小小的快樂之一:單身女性看電影的次數是已婚女性的三倍之多。坐在熄了燈的漆黑的放映廳里,感覺自己是這個文化群體的一分子,置身於人群中,沒有任何不同之處。但是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先戰勝排隊的考驗。“有一段時間,待在這樣的隊伍中簡直無法忍受,情人們相擁的歡聲笑語,父母們逗孩子玩……我只得讓自己專心看雜誌,在這種時刻,雜誌成了我必不可少的道具。”雖然熱拉爾蒂娜盡情地享受著巴黎的自由,她的腦海中還是想著那“指向她的可怕的手指”。可是,“譴責的手指”真的存在嗎?或許曾經有過一種隱約的驚、詫的目光(儘管是一種先人之見),或許根本就黼竊竊私語。從另一個角度說,等候買票的隊伍的確存儲親情的流露;過於熱鬧,太直白,讓她無法接受。而我們需要追問的是:為什麼熱拉爾蒂娜的感覺如此強烈?為什麼她沒有看到這些表象是誇大的,有時需要家庭成員付出極大的努力,才會上演這一幕。為什麼這種美麗的表象令她不得安寧,使她更加陷入生活中消沉的一面。由於熱拉爾蒂娜的心理作用,那手指變得更具威脅了。
熱拉爾蒂娜的心理作用,在其他場合也會產生磁場效應:飯店、咖啡館、劇院,還有那些鄰近的商店,挨個受審視的傳統場所,一個人的分量很快就會引起注意,引來一些帶著難以忍受的調侃口物的建議。瑪麗一皮埃爾就是因為討厭那些無聊的話才和肉店老闆鬧翻的:“在超級市場,我至少能清靜點。”是的,沒有那胖胖的、油光光的肉店老闆的嘮叨,耳邊確實清靜了不少,可是超市里收銀小姐比起肉店老闆,也只是稍微不那么令人煩惱罷了。
對單身女人來說,有令人不安的地方,也有令人煩惱的時刻。所有的白天和非節假日能漸漸地緩和個人生活方式造成的壓力:白天的工作讓自立的人更自由,而其他時間由於各種原因則導致“譴責的手指”毫不猶豫地出場。晚上,夜幕降臨了,這時“孤獨”便長時間地、肆無忌憚地控制著女人,總是招致了更多的目光(對男人則不盡其然)。“晚上更糟,不能出門。如果是在白天,我們的孤獨處境不為人注意,可是一到晚上,就有一種像螢光般發亮的感覺。”(艾洛蒂語)假期和周末,那是屬於家庭的時刻。“星期天是不可能獨自在滿是情侶和一家人的街上散步的。”(安妮可語)至於聖誕節和情人節,那就更無需多言。艾德維格用一句話概括了這些煩人的時刻:“周末、聖誕節前夜、日落時分,它們是單身者的大敵。”
家庭的箴言和隱言
在單身女性的人際網路中,有兩種團體構成了兩個極端:一個是家庭,另一個是女友。
對單身女性來說,家庭和女友是兩個不同的後援團。女友們的理解和支持的話語,緩解了“範式”造成的壓抑廠譴責的目光”和“背後的竊竊私語”讓啦於真實的交談。家庭則不同,家人的話語雖然用心良苦但無法承擔女友團的這種作用。“最難應付的是親戚和家人”(瑪麗一安娜語);“家人太可怕了,他們根本不理解你”。(蕾拉語)因為家庭徘徊於“幫助的願望”和“更強烈的責任”之間,而且後者占了上風,因為家庭比其他任何團體更負有保證“正常生活範式”得以實現的責任。
父母在兩種觀念、兩種話語之間猶豫不定。這種猶豫使得父母形成了一種矛盾的教育。在他們所應該傳授的價值觀中,最珍貴的是孩子的自立,這使傳授本身原則上失效:人們無法一邊指手畫腳,一邊要求孩子創造自己的生活。這種猶豫和矛盾在孩子的戀愛年代到來時更加強烈。第一種話語:你有權利(也有責任)讓別人聽見你內心的聲音。第二種話語壓低了嗓子:當然,還是得有限度,基本的規範是必須遵守的。例如,某一天,女兒帶回一個令人出乎意料的男朋友。第一種話語:這是你自己的事。但是,當女兒帶回一個與父母理想中的女婿差距較大的男朋友,隨著兩人感情的升溫,父母就覺得必須插手了,直至提高了嗓門。
可是,如果女兒從未帶回任何男友,父母又會感到困惑。起初,父母的心態是,年輕人不必急著跨人成年生活,尤其是女孩子,她們應當先完成學業。隨著時間的推延,焦慮出現了:到底要拖到什麼時候?她左挑右挑,難道就不著急?她難道打算一輩子獨身嗎?當然,她有權這么做,這是她的生活,可這種生活正常嗎?“正常”,這個詞一旦脫口而出,從此一切就要抓緊了。這種對個人生活標準的疑問反映了周圍的人(朋友、鄰居、親戚)造成的壓力,但直到這時還只是朦朦朧朧地感到“壓力”。“鄰居太太的女兒兩個月後要結婚了,想像一下婚禮的場面”,奧利維亞的媽媽聽到這訊息時感到被觸動了。突然間,一切變得刺激人,她切身體會到那“譴責的手指”正指著她:“作為母親,您不覺得您的女兒古怪嗎?”奧利維亞媽媽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趕快擺脫這種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