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情概況
喜捷鎮氣候宜人,景色優美,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是川南釀酒名鎮。幅員面積87平方公里,人口4.2萬,轄20個行政村,3個社區。耕地約3.5 萬畝。鎮內各項基礎建設比較完善,企業門類比較齊全。鄉鎮企業有釀酒、礦泉水、機械、建材等廠,農業主產水稻、高粱、玉米、特色農產品有柑桔、蠶桑等,其中柑桔產量居全縣第二位。該鎮有大小工業企業128家,其中有規模的企業30家,規模運輸企業1家,建材企業3家,機械企業2家,規模農業企業3家,規模釀酒企業3家。2010年喜捷鎮地區生產總值(GDP)5.41億元。全年實現財政收入7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679元,實現招商引資8000萬元,已步入小康鎮行列。該鎮是四川名酒紅樓夢、萃河老窖的生產基地,該鎮歷史悠久,歷來是岷江重要水路交通要道,民國早期護國運動領袖蔡鍔將軍、解放戰爭時期四川軍閥楊森都曾在喜捷駐紮軍隊,該鎮是全國100個著名鄉鎮之一,是宜賓縣的工業重鎮之一。
行政區劃
截止2017年底,喜捷鎮轄6社區(含農村社區)18行政村。喜捷鎮人民政府駐玉龍社區。
喜捷社區 | 玉龍社區 | 紅樓夢社區 | 宰龍社區 |
新河社區 | 新聯社區 | ||
翠河村 | 落帽村 | 雲豐村 | 樂川村 |
全心村 | 蘭灣村 | 自然村 | 苗兒村 |
新江村 | 新龍村 | 新民村 | 宜屏村 |
乾壩村 | 武安村 | 陳家村 | 五桂村 |
玉泉村 | 鳳雷村 |
交通區位
已建成的宜屏快速通道、喜鴨路是全鎮的交通主動脈,均為高等級水泥公路,全鎮已實現了村村通公路,另外還建成了兩個吞吐能力較大的碼頭,水運條件也較好。這裡距宜賓菜壩機場也僅有10公里。信息網路覆蓋全鎮,交通便捷,信息暢通。
建制轄區
喜捷鎮唐、宋、元、明時期稱牛口莊,據《宜賓縣誌》載:清宣統二年為10個自治區之一的喜捷鄉地,今鄉名由此而來,其地再清末至民國有牛喜場,1951年至1952年宜賓縣人民政府曾遷至喜捷鎮。1956年公館、菜勝併入新喜鄉與喜捷鎮同直屬縣。1958年6月撤喜捷鎮,改新喜鄉為喜接鄉。隨即劃給宜賓地區。1963年回屬喜捷區,置喜捷公社。轄萃河、落帽、 雲豐、 宰龍、樂川、全心、蘭灣、自然、苗兒、新河村、 新江、新龍、新民村、宜屏、乾壩、武安、陳家、五桂、玉泉、鳳雷20個村委會和喜捷、紅樓夢、新聯社區。
歷史文化
喜捷鎮唐、宋、元、明時期稱牛口莊,唐代喜捷鎮盛產荔枝,北宋時期蘇軾、蘇轍、黃庭堅都曾造訪喜捷鎮,蘇軾、蘇轍都留下了《夜宿牛口》的古詩,黃庭堅則留下了《牛口莊題名卷》,也都曾品嘗過當地所產的萃河“荔枝酒”,明代有四川巡撫喬璧星、河南布政使尹伸、清代有張船山造訪喜捷鎮。民國早期護國運動領袖蔡鄂將軍、解放戰爭時期四川軍閥楊森都曾在喜捷駐紮軍隊。
該鎮附近人文景點眾多,主要有:丹山碧水摩崖石壁,位於岷江北岸。岷江下游喜捷至三江口一段,為出產美酒的聖地,這裡依次有萃河老窖、紅樓夢酒、五糧液、敘府酒等知名白酒企業。這裡是川南民間愛情傳說《不老情》發源地,素有“川南愛情河”之稱的萃河就在喜捷鎮匯入岷江,萃河山清水秀,植被茂盛,集奇、險、峭、峻、秀為一體,川鹽入滇的古鹽道也保存完好,這一帶新修建有多家農家樂,旅遊資源十分豐富。萃河上游新聯村還被列為“省級鄉村旅遊示範村”。
鄉鎮發展
喜捷鎮立足區域特色經濟,近年來,在縣委、縣府的正確領導下,喜捷鎮黨委、政府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農業穩鎮、工業強鎮、科技興鎮、生態美鎮、旅遊富鎮”為工作思路,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全力打造經濟強鎮,文明開放先進鎮形象。發揚改革創新、自強爭先的精神,牢牢把握髮展第一要務,圍繞“構築鎮域經濟核心力,增加農民收入,實現跨越式發展”這一目標,切實加大工作力度,全力落實相關工作。
發展規劃
一、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推進產業化進程
按照“挑戰傳統農業、構建現代農業”的要求,我鎮以“最佳化布局,突出特色,培育支柱,建強基地,實施產業化結構經營”為基本思路,認真做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這篇文章。
1、以名優水果、蔬菜、蠶桑、畜牧業為主導產業,著力培育四大農業支柱。喜捷鎮地處城郊,經過多年的發展,畜牧、蔬菜、名優水果(柑桔、茵紅李、荔枝)、蠶桑的生產已初具規模,尤其是柑桔等名優水果很有特色,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2、以龍頭企業為依託,最佳化布局、壯大規模,建強基地。針對海拔差異大,區域環境各具特色的實際,鎮黨委、政府因地制宜,在最佳化布局、壯大支柱產業規模上下功夫,依託縣絲綢公司、祥和兔業公司,高金公司等龍頭企業,推進生產示範基地建設。同時努力放活土地便用權,壯大支柱產業規模。已初步建成四大農業生產基地,實現了規模化生產。新民、新聯、落帽、宰龍、萃河、苗兒、自然、蘭灣等村逐步發展成為名優水果產業帶,初步建成名優水果生產基地3000 余畝;新江、武安等村的優質蠶桑基地已發展到1000 余畝;翠河、苗兒、蘭灣等依託城郊優勢,發展時鮮蔬菜基地已達2000 余畝;畜牧生產基地可年出欄生豬2萬頭,肉兔4萬餘只。
3、以市場為導向,突出特色,實施品牌戰略。努力做強柑桔、茵紅李、小西瓜等名優水果品牌,發揮其品質、風味的特色優勢,擴大了市場占有率。近年來,該鎮名優水果提高了知名度,已遠銷成都、山西、雲南等地。大力推進生豬、肉兔、蔬菜的無公害生產,發展綠色食品。如紅樓夢村和新聯村“九彩虹”的養殖場就是發展無公害生豬養殖的代表。五桂、鳳雷、玉泉、陳家等村以純天然牧草為飼料發展肉兔養殖。新江村的蠶繭質量名列全市前茅。
4、以科技為支撐,加強引導、服務工作力度。通過宣傳引導切實轉變了農戶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觀念。堅持科技興農,利用跨世紀青年農民培訓工程、現代遠程培訓等多種形式培育了一大批“土專家”、“土秀才”和專業大戶。利用“農經網”為農戶提供致富信息和項目,還邀請專家現場指導,不斷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競爭力。
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壯大工業支柱
鎮黨委、政府牢固樹立“親商”思想,強化服務職能,堅持走出去、引進來,認真落實招商引資政策,切實加大了招商引資工作力度。近年來,招商引資成效顯著,累計實現招商引資28000萬元,先後引進了用九電桿廠,匯寶公司、源泉純淨水廠,永寧機械廠、五糧液粘膠公司、普傑建材廠等支柱企業,大力支持和發展紅樓夢酒、萃河老窖壯大了鎮域工業支柱,煥發了工業經濟生機。
三、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以打造場面郊小旅遊品牌為重點,大力宣傳第三產業。以農家樂為代表的城郊小旅遊積極拓展服務領域,突出“農”字特色,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和檔次,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認真搞好勞務輸出工作。近年來,全鎮外出務工人員達12000餘人,實現務工收入9000餘萬元,第三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
2010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2億元,2010年實現工業增加值32616萬元,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708.7萬元,農村信用社存款1.365億元,發放農業貸款5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569元,同比增加60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