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棲息環境
這二種鸚鵡均是紐西蘭境內特有的鳥種,生活於險峻寒冷的高山地區,生活在稀木灌叢中。由於它們時常發出類似“Keeaa”的沙啞叫聲,因此得名。由於卡卡鸚鵡大多在地面上活動,用雙腳跳躍式前進,動作滑稽逗趣,因此又被稱為“高山上的小丑”。因為息的環境相當險惡,加上食物有限,使的它們發展出獨特的生活習性和個性。生活習性
主要棲息於紐西蘭山區森林、以及亞高地灌木從林區,介於300米到2000米的高地;也時常出沒于山區露營區。在繁殖季它們大多成對或是組成至多10隻的小群體;到了秋天,幼鳥們會組成高達100隻的族群。生性活愛玩,相當容易信任人類並且十分好奇,樂於接受任何人手中的食物;平時喜歡在地面活動,破壞力十足,時常對汽車的橡膠輪胎和雨刷、露營小屋、和營區的設備造成嚴重的損害;有著季節性遷移的習性,有些鳥甚至會居住於雪線上的高度。更為奇特的是,啄羊鸚鵡還經常襲擊羊群,所以有“殺羊者”的稱號。不過,據說啄羊鸚鵡最早只是啄食羊身上的寄生蟲,由於一些偶然的機會,它將羊皮啄破,吃到了羊的肉,從而發現羊肉的味道更好吃,於是才逐漸改變了食性。
分布範圍

繁殖方式
在野外主要的繁殖季為7月到隔年1月,會在岩石之間的縫隙、樹木根部下方以及枯死樹木的縫隙中築巢;人工豢養的啄羊鸚鵡相當容易繁殖,一次會產下3到4枚卵;孵化期為29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10周,幼鳥離巢獨立後數周就應該和親鳥分開。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無內容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易危(VU)1種;瀕危(EN)1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