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將心語寄弦索:朱慧珍傳

唯將心語寄弦索:朱慧珍傳

朱慧珍,蘇州彈詞女演員,因嗓音亮麗,有“金嗓子”之譽。50年代起與蔣月泉拼檔,長期合作演出《玉蜻蜓》、《白蛇》,紅遍了江南,譽滿書壇,成為書壇上著名雙檔之一。本書記敘了朱慧珍的藝術發展歷程和藝術特色,以及複雜、曲折的人生經歷。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朱慧珍,蘇州彈詞女演員,因嗓音亮麗,有“金嗓子”之譽。50年代起與蔣月泉拼檔,長期合作演出《玉蜻蜓》、《白蛇》,紅遍了江南,譽滿書壇,成為書壇上著名雙檔之一。這本周巍的《唯將心語寄弦索(朱慧珍傳)》記敘了朱慧珍的藝術發展歷程和藝術特色,以及複雜、曲折的人生經歷。

作者簡介

周巍 博士,副教授。山東泰安人,畢業於上海師範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師從著名徽學研究名家唐力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江南社會文化史、社會性別史。目前,已出版專著《技藝與性別——晚清以來江南女彈詞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等;參與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託項目《中國節日誌·春節志(江蘇省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重點基地重大項目《評彈與晚清以來上海都市文化圈》,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一般項目《評彈與晚清以來上海都市文化圈的變遷》等。

圖書目錄

總序 吳宗錫
引子
第一章 名字相矛盾,阿多與慧珍
第二章 私淑蔣朱檔,兄妹首合作
第三章 結緣吳家郎,終定鴛鴦盟
第四章 復出做馮婦,電台金嗓子
第五章 夫唱又婦隨,立足上海灘
第六章 撲朔迷離意,多舛夫妻情
第七章 日月換新天,評彈革新路
第八章 評彈婦女組,撐起半邊天
第九章 組評彈公會,慶上海解放
第十章 競說新評彈,獲獎《井兒記》
第十一章 獻策婦代會,參加講習班
第十二章 大愛本無疆,公益活動忙
第十三章 窘境傳統書,自覺斬尾巴
第十四章 評彈體制化,加入上海團
第十五章 治淮文藝隊,思想再改造
第十六章 鑼鼓響連天,淮河定修好
第十七章 赴朝慰問團,槍林彈火里
第十八章 雙目望青天,演活劉胡蘭
第十九章 長亭送郎別,燕子集畫梁
第二十章 強強蔣朱檔,接尾傳統書
第二十一章 翡翠玉蜻蜓,難割骨肉情
第二十二章 政治覺悟高,加入共產黨
第二十三章 郊區演出隊,參演二類書
第二十四章 評彈界整風,大演現代書
第二十五章 曲藝會演中,姑蘇好風光
第二十六章 建國十年慶,慰問演出季
第二十七章 世事波中舟,延回安得住
第二十八章 身葬花叉嶺,魂歸鄉梓間
附錄 朱慧珍年譜
後記

文摘

1969年7月5日,一位著名的評彈藝人在離家一街之隔的淮海路與雁盪路交接處,上海婦女用品商店對面的永業大樓,於中午十一時左右從五層高樓墜下,結束了自己49歲的生命。她就是朱慧珍。一位著名的評彈藝人採取這種方式結束自己的一生,實在讓人唏噓不已。非正常的死亡方式,總是讓人浮想聯翩,是為文化而殉道如王國維?是因人言可畏而自殺如阮玲玉?還是……?似乎都不是!朱慧珍的死亡,有多年疾病的折磨,有時代和人為的逼迫,種種心理壓力累積成山,是控訴也好,是無奈也罷,抑或是逃避,縱身一躍似乎成了最好的解脫方式。無論如何,死亡都輕而易舉地令人畏懼,發人深省,當我們回頭掂量造成死亡的各種因素,一切的一切又都連線在一起,變得更加清晰可辨。
因為處於那個人鬼不分的時代,去世之後,進駐單位的工宣隊非但不許舉行任何追悼儀式,還要對她進行嚴厲批判,話語無非“叛黨行為”、“自絕於黨”。直到1973年5月,朱之骨灰匣方埋葬於吳縣洞庭東山鎮陸巷山坳花叉嶺上,墓碑上題寫“先室朱慧珍之墓”。“文革”結束後,上海評彈團方能召開追悼會,總結其短暫而輝煌的評彈藝術成就。
2004年,朱慧珍雕像及其紀念館在其故鄉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落成,而今成為當地社區書場所在地。紀念館公園裡的朱慧珍雕像,一頭短捲髮,身著旗袍,懷抱琵琶,似乎依舊把“往事今朝重提起”,望廣大聽眾“明日早些來”。作為政府的文化工程,猶記得朱慧珍紀念館初建時,陣勢搞得轟轟烈烈,媒體爭相報導。這些行為無非想藉助“朱慧珍”的名頭凸顯唯亭一地的文化底蘊;而今,領導的一時去留,或文化選擇,又成為朱慧珍紀念館未來命運的決定因素。紀念館到底“紀念”什麼?是發自民眾的文化自覺,還是出於政府的文化主導?
終其一生,朱慧珍由解放前的評彈票友而躋身為解放後的名家響檔,被譽為“金嗓子”,日後其參與的評彈作品還獲得“金唱片獎”。這種成就的取得,既有朱慧珍的自身努力,更有新中國建立前後評彈體系發生巨大改變所帶來的時代語境的影響,或者說她是“時勢造就英雄”的典範。她沒有開創彈詞流派唱腔,雖始終是她的一塊心病,卻被許多書迷高度評價為“俞調正宗”;另有一些書迷無論出於真心歡喜還是其他原因,冠之以“朱慧珍調”;還有些新老聽眾或搜求其音像資料,或征索她的遺像玉影以資紀念、緬懷。搭檔蔣月泉先生褒揚她的藝術特點為“正、純、真”;而上海評彈團原團長吳宗錫稱讚她的藝術風格為“圓美工致”,雖無鮮明的個性風格,但能常唱不衰,“恪循正道,遵奉嚴謹的法度,取法乎上”是其成功的關鍵:
朱慧珍的藝術風格特徵不很突出,但她藝術的圓美工致卻為很多人難以企及。鮮明的個性風格能給人以乍然的新異感,但如果沒有深厚堅實的功力作底蘊,就難有恆久地吸凝客群的魅力。正是由於朱慧珍具備著以堅實功底為基礎的藝術的圓美工致和純真,雖不以張揚的個性風格為特徵,但卻贏得了聽眾久久不衰的稱賞和鍾愛。……她還信奉著唱曲唱情,從內容出發,從人物出發,從思想感情出發的準則,以規範的藝術技法為塑造人物形象,表現真情實感服務。……沒有低俗趣味的雜質,沒有個人名利的雜念,這就保證了她藝術的純淨和純真。……今天我們再憶及朱慧珍表演的劉胡蘭、王秀英、黃淑英乃至女尼志貞、白娘娘等人物,由於她在這些人物身上灌注了從生活中得來的切身體驗和感受,寄託了自己的愛慕、理想和豪情,尤其她所塑造的革命英雄人物身上,閃耀著她自身修養的純真正的人格力量,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和深切的印象。規範的傳承,正宗的維護,並不就是亦步亦趨的仿效。不張揚個性並不就是抹殺自己的個性特點。
P2-4

後記

第一次聽說朱慧珍這個名字,似在八年前剛接觸評彈之時。博士論文雖以女彈詞為研究對象試圖建構評彈界細膩的性別關係,今日看來似乎缺乏對個體生命的感溫和理解,即使當時被告知治史應以“人”為主體。七年後,承蒙導師唐力行教授的推薦以及上海人民出版社唐燕能老師的厚愛,原本已成記憶、漸行漸遠的朱慧珍,再次進入筆者視野。她生於民國年間,經歷了時代更替和政權更迭,感受著社會地位改變帶來的巨大喜悅和傷感,藝術上非凡的成就與家庭生活的不幸構成的反差,不失為“知史閱世”的極佳素材和媒介。直覺歸直覺,一旦著手研究,才發現“絕非易事”,也讓我們對歷來藝人入史傳之難,除世俗偏見或士人偏好外,多了一個角度加以理解,即資料的缺乏。縱使奇才如王國維寫就(《宋元戲曲考》,也只能旁搜文集筆記中的零星記載。
為朱慧珍立傳,還是應儘量多地占有史料,以史學研究為基礎。史學研究是通過激活史料的內在因子,從歷史事實里尋求“意義”的闡釋,這樣才足以還原一個立體的、有血有肉的朱慧珍。可惜的是,緣於評彈藝術流動性和個體性的特點,加上影響力僅限於江南地區,相關文字記載付之闕如。評彈藝人本身文化水平不高,朱慧珍也參加過建國後的掃盲班,自述性文字很少。對“求真求實,不落空言,言必及義,義不離事”才是根本的史學工作者而言,這反倒成了最大的難題。沒有辦法,只有改變思路,用“口述資料”加以彌補。“觀念一變,天地寬”,有關朱慧珍的大量信息,還留存在許多人的記憶中。這些記憶沒有行諸文字,也讓我們輕率地作出判斷,認為朱慧珍是“缺少故事性”的人物。但是收集這些記憶卻又不是一件易事,在此期間,蘇滬兩地奔波成為一種生活的常態。“箇中辛酸,唯有自知。”最深刻的是七月七號子夜時分,眼看著時鐘滴答走過最後一秒。坐在火車上思緒翻飛、整理獲得的信息,竟然毫無睡意。聽著坐在旁邊的淮北某君訴說著大學食堂的種種內幕,某女士暢談著六個孩子的苦惱。我想這就是生活,看似無聊透頂,卻又暗含哲理。凡事經歷過,且沒有獲得期望的結果,心裡才會泛起種種不平和悔意,正如我寫朱慧珍。回到家中,已是凌晨兩點。看著酣睡的幼兒,坐等著我回家的妻子和母親,感動之情溢於言表。家庭的溫暖讓我有了充足的時間採訪和寫作,而這也恰恰是朱慧珍所欠缺的。
不過,由記憶所組成的口述資料,還存在著一個問題,即較強的“主觀性”意圖。縱使口述史家建議我們在文字記載和口述資料做出區分,究竟哪一個更能體現真實的歷史。毋庸諱言,“真實的歷史”已隨風飄散,文字記載也好,口述資料也罷,都是建構“真實的歷史”的史料而已,同樣帶有“主觀性”。即便成文成書,也僅是“描述的歷史”,離“真實的歷史”的遠近,取決於資料占有的多寡以及史識水平的高低。採訪過程中,有的受訪者的回答瑣碎、重複,有的受訪者離題萬里,有的受訪者對筆者更是有諸多“指導性意見”,有的受訪者則“諱莫如深”,有的受訪者又極其配合地道盡“所謂真實的朱慧珍”,有的是試圖進行“遮蓋”。種種心態,筆者深有體會,也抱以“同情之理解”,但更相信事物本身的“複雜性”。珍妮特·溫特森在《橙子不是唯一的水果》中說過:“每個人講故事的方法不同,這提醒了我們每個人對事物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真相可以發現,有人認為一切都可以被證明。但我不相信他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事物的複雜性;就像一團系滿了結的線,一切都呈現在眼前,但很難找出哪裡是開始,而結尾更是玄妙莫測。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欣賞這像搭貓翻繩兒遊戲一樣豐富的可能性,你還可以多加一些結使它更複雜。”
筆者慶幸與朱慧珍有一定的距離,儘量減少“當局者迷”的情感左右:朱慧珍固然有書寫的必要,因朱慧珍而引發的現象和反映的社會心態卻又構築了另一番美麗的圖景,更有大書特書的價值。另外,史學研究本來就是要下苦功夫的,將撿拾的文字、口述碎片細心串聯,慢慢拼接在一起,歸納綜合、分析比較之後得出結論,方能形成較為清晰的面貌。有些資料由於人為因素無法閱讀,雖看似遺憾,也不失為一種“完美”。在收集大量資料的基礎上立論,這樣做還可以減少“空泛大言”的情況,比如筆者曾被告知“朱慧珍的作品怎么怎么好”。筆者不否認朱慧珍在藝術上的成就,就此論調進行反問:“如果一本傳記,只寫傳主怎么怎么好,就不需要花費這么多時間了?如果這樣空洞地寫一本書,絕對沒有讀者的,對朱慧珍也是不尊重的。”另外,朱慧珍呈現的作品再好,也僅是一個“結果”,千萬不要忽略作品產生的“過程”和“時代”,如此方能領略社會史和文化史研究的真諦。不過,以人物反映一個時代,或者描寫時代影響下的人物很難,這需要考慮性別、職業、階層、文化層次等方方面面。為其立傳,非只敘述朱慧珍與其他人之間委曲微細之事實,更須揭示這些事實內在的精神實質,暗寓褒貶揚棄,盡力做到“申以勸誡,樹之風聲”。
在撰寫過程中,雖然碰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困難,但也收穫了感動。導師唐力行教授的極力推薦、主編唐燕能先生的信任,以及俞約瑟先生提供的大量朱慧珍先生的照片和生活信息,是傳記能夠完成的保證。另外,吳曉珍女士、馬黎女士提供的朱慧珍先生生前的筆記本和部分照片,是不可多得的感性材料和內心獨白。採訪過程中,還得到吳宗錫先生、王柏蔭先生、陳希安先生、彭本樂先生、何學秋先生、潘關勛先生、高美玲女士、江文蘭女士、鞠秀芳女士、李蔭女士、周雲華女士等的諸多幫助,在此一併致謝。蘇州大學的李明老師、上海師範大學的解軍博士,冒著高溫陪同筆者採訪,感激之情深埋心底。朋友陶春敏、同事嚴萬祺,或提供撰寫建議、素材,或幫忙修補照片,為傳記增色不少。此外,我的研究工作還得到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指導項目“晚清以來蘇州評彈與江南社會——以女彈詞為中心的研究”(2010SJD770001)的部分支持。
妻子的理解,父母、岳父母的支持是本書得以完成的強大後盾。期間,筆者經歷了為人父母的喜悅,深知寬鬆、和諧、美滿的家庭關係才是人生在世最大的幸福。謹以此書,獻給你們!
周巍於姑蘇
2015年7月6日

序言

總序
吳宗錫
評彈發源於文化古城蘇州,得其人文精華的滋養,經歷代藝人的耕耘,在清代中葉,藝術即趨於成熟,書目累增,人才輩出,形成了獨創的美學和表演體系,流傳於長江三角洲各城鎮鄉村。上海開埠以後,進入這一新興都市,隨著其經濟文化的繁榮發展,受“海納百川,改革創新”的文化精神的薰陶,融會進其都市文化。到20世紀30年代,名家薈萃,書目繁茂,流派紛呈,藝術登臨於高峰期。
新中國成立後,有了黨的領導,創辦了國家經營的評彈團,天時地利人和相際會,評彈迎來了藝術繁榮的鼎盛時期,上海成為了其藝術發展的中心。當代傑出的藝術家雲集上海。這門家底深厚、豐贍、精熟的藝術,造就了諸多名家翹楚;同時,也是眾多才華橫溢、勇於創造而又勤奮敬業的藝術精英,推動了藝術的發展提高。人才出書目,人才創藝術,人才的作用是大的。
在燦若群星的藝術精英們成長發展的道路中體現著評彈藝術整體的發展史。可是對這些為藝術作出終身成就和重大貢獻的藝術家卻還沒有詳盡全面地立傳,以記述其經歷和業績。1991年上海文藝出版社曾編過一本((評彈藝術家評傳錄)),為十餘位當代評彈名家著錄其傳略,既敘述其生平經歷,又評介其藝術成就,每篇一萬餘字,受到讀者歡迎。但為篇幅所囿,尚欠詳盡,且僅出了五百本,影響有限。這次,上海評彈團和上海人民出版社計畫編寫一套近現代評彈藝術家的傳記,應該說,這對弘揚評彈藝術,為後起人才傳承發展評彈藝術,樹立楷模,為廣大評彈愛好者欣賞藝術,提供資料,都是很有必要的。
20世紀50至60年代,評彈隨著時代發展,進入了藝術革新發展、推陳出新、生面別開的又一個創業期,產生了大量反映新時代新人物新思想的優秀節目,發展了多種適合當代人民民眾審美需求的演出形式,提高了藝術表現力以及藝術素質、藝術品位,從而也大大提升了評彈在文藝界的地位。這些藝術名家正是藝術開拓、實踐的功臣,也是這些集結於國家評彈團的藝術名家形成了發展提高評彈藝術的主力。
他們的出身不同,性格各異,學藝的經歷也各殊。他們特點鮮明的強烈的藝術個性,使他們形成了卓爾不群的風格流派。但是由於所處的時代相同,事業相同,尤其在進入了新中國後,接受了黨的教育,處身於宗旨、目標一致的評彈團群體以後,使他們的人生和藝術道路,有了顯著的共性。從其共性中,我們可以領悟到新中國評彈藝術,在黨的領導下,從賣藝江湖的民間藝術升華為雅俗共賞的高雅藝術的發展軌跡。
從其共性中,我們還可以看到,這些藝術人才在學藝之初,都曾經歷過勤奮刻苦、艱辛崎嶇的學藝道路,在激烈的競爭和堅毅的努力下才攀登上藝術高地,進入名家的行列。而成名之後,有些人曾在物慾橫流的社會環境中,一度沉湎於聲色享樂,尤其是男藝人們,其風流韻事時有傳聞。只有了解了他們的這段經歷,我們才更能認識到,新社會中這些藝術精英,接受了黨的教育,建立了為人民服務,為事業獻身的價值觀之後,一心敬業,為評彈事業奮力進取、竭誠奉獻的難能可貴。也就更能認識到,在黨的正確方針政策下,成功打造的藝術核心,對於改進提高藝術和推動藝術發展所起的卓越作用。
他們也正是在進入了由黨直接領導的團隊群體之後,認識了人生的價值和藝術的真諦。他們不僅提高了文化學養,更建立了自己的人文理想。在他們的晚年,經歷了“文革”劫難的衝擊,不顧衰病的困擾,依然執著於自己的藝術追求,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或為藝術經驗的記錄整理,或為傳統書目的傳承,或為編演新的傳世精品,或為藝術的發展乃至樂器的改革,孜孜不倦地寫作、錄音、鑽研和教學授業。更有的身罹癌症,在與疾病頑強抗爭的同時,仍時刻以藝術為念。應該說,是藝術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也是高尚的人生理想,提升了他們的藝術境界,而其高尚的藝術境界和人生理想成為了這些藝術精英們的卓然共性。他們是受到人民民眾熱愛的,他們也深愛著廣大的評彈聽眾,深愛著人民大眾。也可以說,對藝術,對人生的熱愛也體現了他們對國家、對社會的熱愛。
因此,為新中國的評彈名家立傳,記述他們的人生和藝術道路,是很有意義和必要的。我們希望傳記作者們在記述他們作為人民藝術家的不平凡的人生和藝術的歷程的同時,並總吉他們的藝術經驗,彰顯他們的藝德藝品、藝術追求和藝術理想。當然,也記述下他們為新中國的評彈事業所作的卓卓建樹和取得的豐碩成果。
劉厚生同志在為《菊壇名家叢書·京昆系列》作的總序中提出了傳記必須真實的警示,十分重要。真實是誠信,真實才有意義,真實才有價值。真實是對歷史,也是對傳主的高度負責。但要真實是不易的,須得傳記作者踏實和艱辛的努力,深入調查研究。即使是當事人的口述,也還需要作認真的核實。此前,我就遇到過多起口述不實的事例。真實,還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只有理解,才能透過表象,接觸並反映本質的真實,由形似而達到傳神。
衷心祝願叢書獲得成功。
2015年5月20日
時年八十有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