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信息
作者: [意] 康馬泰
出版社: 灕江出版社
副標題: 粟特藝術與中國、波斯、印度、拜占庭
原作名: Dawn of Samarkand:Art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Sogdiana and China,Persia, India,and Byzantine
譯者:毛銘
出版年: 2016-11-1
頁數: 207
定價: CNY 36.00
裝幀: 平裝
叢書:絲路譯叢
ISBN: 9787540777463
內容簡介
中國古籍中的“康國”,即指撒馬爾罕;歐洲的粟特學家都希望能以“康”為姓,事實上 唯獨康馬泰因其名為Compareti而獨享此榮耀,而年輕的康馬泰也確實與撒馬爾罕有著不解之緣。《唐風吹拂撒馬爾罕》正是作者康馬泰結合主持中亞布哈拉古城考古的挖掘實踐及多年研究的心血之作。全書分為四卷——《粟特藝術與中國》《粟特藝術與波斯》《粟特藝術與印度》《粟特藝術與拜占庭》,關於撒馬爾罕大使廳壁畫上的唐代端午節,中國北朝墓葬中的粟特藝術,粟特信仰與佛教、印度教神祇的關係等,書中都有精彩論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康馬泰於1989年首先考證出的撒馬爾罕大使廳壁畫西牆內涵,本書對撒馬爾罕大使廳壁畫中考證出的最新關於唐高宗、武則天以及佛教內容所做的分析研究,為揭示整個壁畫主題以及更多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和思路。全書立論新穎,所配插圖皆為最新的考古成果,用譯者毛銘的話說,每篇都有國內學界前所未聞的驚人之語,足可供國內外學者研究參考。
《唐風吹拂撒馬爾罕:粟特藝術與中國、波斯、印度、拜占庭》為“絲路譯叢”的一種。1999年到2007年間,聯合國考古隊在中亞五國和印度北部“玄奘之路”上收穫重大發掘成果:數百尊佛造像,兩萬平米壁畫,足以再造一個敦煌;同樣的八年,中國北方陸續出土中亞來華粟特人在北朝的墓葬文物,其數量與精美度百年不遇,且和“玄奘之路”海外成果遙相呼應;近年絲綢之路國際會議上,歐亞各國學者紛紛把上述兩批文物糅合分析,取得里程碑式的學術突破。這些在中亞、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國的重要考古發現,對於絲綢之路歷史和文明的研究具有突破性的學術價值。
作者簡介
康馬泰 (Matteo Compareti)生於威尼斯,義大利拿波里大學東方學博士。現任加州伯克利大學“阿扎佩傑出教授”,歷任紐約大學古代學院副教授,大英博物館錢幣部研究員,威尼斯大學東方系講師、助教等。考古學家,壁畫學家,漢學家。
在國際絲路考古領域,參加過義大利考古隊在布哈拉綠洲的七處壁畫遺址發掘、義大利-伊朗聯合考古隊在塔克-伊-布斯坦摩崖遺址發掘、義大利考古隊在高加索山區的拜占庭遺址發掘。在波斯和拜占庭學領域的論文有:《粟特移民聚落在聯珠紋樣沿絲路傳播中的角色》《拜占庭與粟特藝術的互動》《帝王獵鹿:塔克-伊-布斯坦摩崖新發現》等。
譯者毛銘,倫敦大學藝術考古博士,倫敦《中亞藝術考古學刊》編輯,在大英博物館講授《被遺忘的絲路:中亞五國》,守護聯合國遺址的中亞考古隊隊員。現任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灕江出版社《絲路藝術》期刊編委。
目錄
序一:玄奘之旅:血汗見證的“絲路譯叢”(徐文堪)
序二:歐亞文明碰撞與交融的壯闊歷史場景(葛承雍)
譯者前言 :重新喚醒的北朝
卷一 粟特與中國
最後的波斯皇室在唐朝
撒馬爾罕大使廳壁畫上的唐代端午節
尋找西域傳中的垡地國
卷二 粟特與波斯
帝王獵鹿:塔克-伊-布士坦摩崖的新發現
薩珊之考古發現
北朝墓葬里的有翼神獸解讀
卷三 粟特與印度
撒馬爾罕大使廳壁畫的印度場景
粟特佛教的雪泥鴻爪
粟特信仰千年
拜火教的印度神祇
卷四 粟特與拜占庭
粟特移民在聯珠紋傳播中的角色
拜占庭與粟特的藝術互動
譯後記:威尼斯的唐代書齋
附錄:北朝粟特考古大事年表
參考文獻
叢書信息
絲路譯叢 (共3冊), 這套叢書還有 《突厥人、粟特人與娜娜女神》,《駛向撒馬爾罕的金色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