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道彬

唐道彬,男,在西南農業大學和西南大學任職,主要承擔“設施栽培”本專科生的教學試驗工作。科研上主要從事馬鈴薯脫毒的理論與技術研究以及能源甘薯新品種選育和新技術研究。

基本資料

唐道彬 實驗師
籍貫:重慶榮昌
出生:1974年10月
學歷:研究生
學位:農學碩士
專業:作物栽培與耕作學
特長:薯類栽培育種、設施栽培
地址:重慶市北碚區天生路216號,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

個人簡介

唐道彬,男, 1996年畢業於重慶市第二農業學校農學專業;2006年畢業於西南大學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專業,獲農學碩士學位。2004年4月至2004年10月赴日本ehime University 農業資源與環境系作國家公派進修。1996年-至今, 在西南農業大學和西南大學任職,主要承擔“設施栽培”本專科生的教學試驗工作。科研上主要從事馬鈴薯脫毒的理論與技術研究以及能源甘薯新品種選育和新技術研究。先後發表論文10餘篇,主研部省級科研項目10多項。於1999-2001年連續二年獲得由西南農業大學和雲陽縣政府聯合頒發的先進科技工作者榮譽證書。

科研項目

1、農業部三峽庫區移民農業科技開發項目: “三峽庫區馬鈴薯脫毒種薯基地建設與種薯生產”, 項目主研人,1998.7-2001.7
2、重慶市科委攻關項目:“馬鈴薯抗病高產新品種選育及脫毒新品種篩選“,項目主研人,1998.9-2001.12
3、重慶市科委攻關項目:“甘薯良種脫毒苗繁殖體系研究”,主研人,1999.6-2001.12?
4、重慶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馬鈴薯脫毒微型薯“空繁”調控機理研究”,項目主研人,2001.8-2002.12
5、重慶市政府農發資金項目:“農業局馬鈴薯晚疫病防治與脫毒種薯良繁體系建設”,項目主研人,1998.1-2003.12
6、重慶市政府農發資金項目:“馬鈴薯微型薯霧化繁育新技術研究與示範”, 項目主研人, 2004.1-2004.12
7、重慶市科委科技平台建設項目:“重慶市馬鈴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建設”,項目主研人,2006.8-2008.12
8、重慶環球石化有限公司校企合作資助項目:“甘薯高澱粉品種篩選與新技術創新”,項目主研人,2004.4-2009.12
9、重慶市政府農發資金項目:“甘薯高澱粉品種篩選與高產潛力研究”,項目主研人,2005.1-2005.12
10、重慶市政府農發資金項目:“能源甘薯豫薯王種源基地建設與高產配套技術研究”,項目主研人,2006.1-2006.12
11、重慶市政府農發資金項目:“能源甘薯的高產示範與種薯基地技術服務”,項目主研人,2007.1-2008.12
12、重慶市動植物良種創新工程項目:“專用型甘薯新品種選育與產業化開發”,項目主研人,2007-2009

科技成果

1. 農業部“三峽庫區雲陽縣移民農業科技開發”,第18完成者,通過重慶市科委組織的成果鑑定,成果水平為國內先進。

研究論文

光調控對霧培馬鈴薯根系發育的影響,馬鈴薯產業與冬作農業(會議論文集),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6 唐道彬、王季春呂長文等,
營養與株型調控對霧培馬鈴薯的結薯生理影響.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7,14(3)。王季春、唐道彬、呂長文、何鳳發、何慶學
馬鈴薯脫毒種薯生產技術操作規程. 山區開發,2002(11)。王季春、唐道彬。
呂長文、唐道彬、王季春,套作甘薯的高產栽培試驗研究,耕作與栽培,(2006)28(2)
楊志平、何鳳發、王季春、唐道彬、呂長文,AMMI模型在馬鈴薯品種區試中的適用性分析,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6,28(2)
楊志平、何鳳發、王季春、唐道彬、呂長文,套用AMMI模型評價馬鈴薯品種的穩定性和適應性,中國馬鈴薯,2006,20(1)
王季春、呂長文、唐道彬等,脫落酸和赤黴素對霧培馬鈴薯內源激素及生理性狀的影響,馬鈴薯產業與冬作農業(會議論文集),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6
王季春、唐道彬、呂長文,馬鈴薯脫毒小薯的GA3催芽效應研究,馬鈴薯產業與冬作農業(會議論文集),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6
呂長文、唐道彬、秦忠群、王季春,GA3和6-BA對霧培馬鈴薯內源激素與生長發育的影響,馬鈴薯產業與冬作農業(會議論文集),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2006
呂長文、王季春、唐道彬等,馬鈴薯試管結薯的光周期誘導效應研究,中國馬鈴薯,2004,18(2)
呂長文、王季春、唐道彬等,不同類型馬鈴薯離體結薯對光周期的反應,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4,26(增)
何慶學、王季春、唐道彬、呂長文、田中,提高霧化栽培馬鈴薯微型結薯能力的初步研究,中國馬鈴薯,2003,2
何慶學、王季春、唐道彬、呂長文等,營養液對霧化栽培不同品種馬鈴薯生長的影響,西南農業大學學報,2003,25(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